马上就要入睡了,4个好消息接踵而至,太振奋了!
第一个好消息:世界首颗!中科院立功了。近期,中国科研领域在AI技术上迎来了重大突破。据报道,中科院成功利用AI技术研发出世界上首颗自动生成的芯片,显示出AI在芯片设计领域的潜力。
尽管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起步较晚,且曾对国外的高端技术产品存在较大依赖,但现在面临的技术制裁和限制使得自主创新变得尤为重要。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芯片法案》让中国面临技术封锁的困境。对此,国家加大了科研领域的投入,寻求技术自主和创新。
芯片研发过程复杂,涉及需求分析、架构设计、逻辑设计等多个环节。一旦出现失误,整个工作可能要重头开始,这对技术人员的逻辑思维、操作能力和耐心都是严峻考验。
随着科技进步,AI技术越来越普及。中科院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芯片。这个初步尝试已经取得了成功,中科院和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启蒙一号”CPU问世,虽然它的技术水平仍与主流有所差距,但这是第一个完全由AI生成、无需人为干预的芯片,创造时间仅为五小时。
这一成果被许多外国媒体关注,被誉为技术界的一个重大事件。
第二个好消息:《央视网》数说我国“碧水保卫战”新成效,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水是维持生命的基石,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近些年,中国在对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进行全面统筹与治理,使得众多河流和湖泊发生了显著的转变。至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数据显示,我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的断面比例达到了87.9%,而我国的管辖海域海水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近岸海域的优良水质面积比例高达81.9%。
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在过去三年里干流的水质都持续达到Ⅱ类。而且,长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也在逐渐恢复。比如,从2020年的鱼类种类数目为168种上升到2022年的193种。值得庆幸的是,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数量也正在回升,到2022年,其在长江流域的种群数量已达到1249头。
与长江一样,黄河作为中国的另一条重要河流,其干流在2022年也首次达到Ⅱ类水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努力下,植被覆盖度得到显著提升,形成的“绿线”甚至向西扩展了约300公里。同时,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也在稳定提升。自1992年建区至今,鸟类种类从187种翻倍增加,达到了370余种。
第三个好消息:《央视网》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部分珍稀物种频繁现身!中国近年来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一系列的保护和修复措施,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整体的改善,珍稀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的恢复尤为明显,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重要进展。
央视记者焦健曾报道过在三亚出生的一只非澳毛皮海狮幼崽及其母亲。这只雌性的幼崽是在两只五岁半的海狮通过自然方式繁衍出来的。为了确保海狮母子健康,工作人员为它们设立了专门的“海狮月子中心”,并为其提供了专门的月子餐。这只反映了国家对珍稀海洋物种的关注和保护。
国家在加强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保护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包括设立以自然保护区和海洋公园为主的保护体系。其中,为了保护海龟,三沙市在北岛建立了一个海龟保护中心。值得注意的是,海龟产卵通常在偏远的沙滩上,它们会回到出生的地方进行繁殖。但如果这些地方被破坏,海龟就会选择新的产卵地。
第四个好消息:科技助力海底“植树造林”,推进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珊瑚礁被誉为海洋生态的晴雨表,尽管它们只覆盖了海底不到0.2%的面积,但为近三成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家园。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许多地区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威胁,急需恢复。为了保护这一宝贵资源,我国沿海多地现在正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方式,积极推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
其中,海南三亚蜈支洲岛上的海洋牧场是我国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现在正在进行珊瑚移植和调装鱼礁的工作。记者焦健跟随工作人员深入海底,实地体验了这一令人震撼的“海底造林”活动。他描述了移植珊瑚的过程,其中包括培育珊瑚幼苗,并选择适宜的位置进行移植。
但这一过程并非易事,潜水员们需要穿着沉重的设备,并在变化多端的海底环境中,准确地将珊瑚移植到指定的位置。在过去的五年中,蜈支洲岛已经成功移植了3.5万多株珊瑚,修复了近5万平方米的珊瑚礁区域,并成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海洋生物圈。
据生态环境部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多个沿海地区的活珊瑚种类数量现已稳定或增长,这些珊瑚礁生态系统目前均处于健康状态,显示出人工恢复工作的成果已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