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作为上古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虽在众多古籍中均有记载,但在近代却遭受质疑。《山海经》作为最早记载大禹治水的古籍,由于成书年代久远,记载十分简略且零碎,这也为后人对大禹治水真实性的判断增加了难度。
尤其是洪水的来源问题,成为争议的焦点。现在有人提出上古时期出现大洪水的猜测,但在众多古籍中却难以找到详细记载。根据古籍记载与民间传说,这场洪灾被认为是黄河溃堤所致。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在中游冀州平原地区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使得河床逐渐升高成为 “悬河”。为防止河水泛滥,人们修筑堤坝,然而复杂的因素导致了洪灾的发生。先是持久的干旱,接着是特大暴雨,还有人为故意破坏。《大荒北经》中详细讲述了蚩尤作兵伐黄帝,各方势力在冀州之野展开大战,导致了洪水的泛滥。
这场持续数代人的大战起因是蚩尤觊觎冀州共工之台的财富。共工之台是共工氏创建的商品交易平台,汇聚了天下财富,也招致各方势力的觊觎。黄帝打败蚩尤后,与共工氏合作剿灭蚩尤,但后来共工氏不甘心失败,制造混乱,史称共工氏作乱。女魃来到冀州主持工作,对参与叛乱者进行清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长期以来,人们将祝融战共工看作是上古时期的神话,而近年对良渚的考古研究为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新的思路。良渚古城拥有发达的水利工程体系,其水利工程的发现让人们思考良渚文明的消失是否与大洪水有关,也为探讨大禹治水的洪水来源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黄河之患与上古纷争(一)黄河悬河之险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了大量泥沙。当黄河水流至冀州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开阔平缓,水流减缓,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逐渐形成了悬河。这种特殊的地貌使得黄河极易引发洪灾。每年大约有 4 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 3 米至 5 米,部分堤段甚至高达 10 米。
悬河的形成不仅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也极为复杂。为防止河水泛滥,人们不断修筑堤坝,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床不断抬高,最终形成了高于两岸地面的悬河。一旦遭遇持久的干旱后接着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或者出现人为故意破坏等情况,就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洪灾。
(二)上古部落之战
上古时期,以炎帝、黄帝、蚩尤为代表的部落联盟在黄河流域展开了激烈的纷争。
炎帝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姜水附近,其部落渐渐衰落。黄帝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姬水附近,后来搬到涿鹿一带,发展畜牧业和农业,部落逐渐兴盛。蚩尤是九黎族首领,十分强悍,传说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全是猛兽身体,铜头铁额,还制造了各种兵器,常常带领部落侵掠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却一败涂地,只好逃到涿鹿向黄帝求救。黄帝早就想除去蚩尤这个各部落的祸害,便联合各部落,准备人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场大战打得十分激烈,双方各显神通。黄帝驯养了熊、罴、貔、貅、貙、虎六种野兽助战,蚩尤则请来了风伯、雨师。双方你来我往,战斗异常艰难。最终,经过多次较量,黄帝擒杀蚩尤兄弟二十七人,取得了胜利。
此后,炎帝不满黄帝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起兵谋反。炎、黄二帝又在阪泉展开决战,黄帝取得胜利,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经过与蚩尤、炎帝的两次史前大战,黄帝、炎帝与蚩尤部落的首领制定了 “合符” 的盟约,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形成了今日中国的雏形。
三、良渚古城:新视角的曙光(一)良渚水利之奇
良渚古城拥有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其规划和影响范围超过 100 平方公里。这个水利系统由 11 条人工堤坝连接山谷和孤丘组成,根据形态和位置可分山前长堤、谷口高坝和平原低坝三类。
山前长堤全长约 5 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水利系统中最大的单体。其建造工艺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而各异,如在易发生管涌的地方,良渚先民先挖凹槽填进致密土形成防渗墙;在直面山洪的地方,用石头堆起尖锥加强抗冲击性。这显示出当时人们对地形地质研究的精细以及筑坝技术和设计理念的成熟先进。
谷口高坝位于西北侧较高丘陵的谷口位置,包括岗公岭、老虎岭等 6 条坝体,可分为东、西两组,各自封堵一个山谷,形成水库。高坝体高程约为海拔 30 - 35 米。
平原低坝建于高坝南侧约 5.5 公里的平原内,由梧桐弄、官山等 4 条坝将平原上的孤丘连接而成,坝顶高程大约在 10 米左右。高坝与低坝之间的库区略呈三角形,面积约 8.5 平方公里。
整个水利系统工程浩大,估算其总土方量即达 260 万方。良渚水利系统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功能完善,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多种功能。例如,夏季可蓄水防洪抗旱,冬季放水满足需求;还能通过水上交通网运输粮食和大型木材等。其 “草裹泥” 工艺与现代抗洪工艺原理相似,历经 5000 年岁月风霜依旧矗立,体现了良渚先民的智慧。
(二)传说与考古之关联
学者们发现,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与传说中的 “不周山”“天柱”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良渚古城外围有一圈高大的堤坝,用于防洪和灌溉,这与传说中支撑天地的 “天柱” 功能类似。良渚古城内部还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河道和水渠,这些河道和水渠不仅可以用于灌溉农田,还可以用于交通运输,甚至可以用于军事防御。
如果我们将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看作是 “不周山” 和 “天柱” 的原型,那么,“共工怒触不周山” 的传说或许可以理解为共工氏为了报复,故意破坏了黄河流域的水利设施,导致洪水泛滥。虽然这只是一个大胆的推测,但良渚古城的发现为我们解开大禹治水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发现,让我们对上古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敬畏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洪水来源的多元猜测(一)气候说与地壳运动说
有研究表明,史前大洪水的爆发可能与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有关。在地球的历史上,气候曾发生过多次剧烈变化。大约 12000 年前的 “Younger Dryas” 时期,就是在末次冰期结束后,进入到当前温暖气候时期之前的一个寒冷和干旱时期。在这个时期,全球气候异常剧烈,可能是由于北半球大陆冰盖的融化引起了一系列洪水事件。例如来自北极地区冰盖融化形成的巨大洪水,以及其他地方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洪水。这些洪水可能导致了当时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如迁移和灭绝等。
同时,地壳运动也可能是引发洪水的原因之一。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可能导致河流改道、堤坝崩溃等情况,从而引发洪水。大禹治水时期,恰逢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结束,全球气候开始逐渐变冷变干。这种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降雨量增加,引发大规模洪水。据古气候学研究,在地球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剧烈的气候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会导致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彗星撞击假设
有学者提出,彗星撞击可能导致洪水从天而降。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体系中,有 1200 多个文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其中很多神话都提到这场洪水是从天上来的。比如《圣经》中提到,上帝因为见到当时的人充满了罪恶,于是降下了 40 天的暴雨引发了洪水用来清洗世界,也有了著名的诺亚方舟的故事。苏美尔神话则是说众神之王因为人类太吵闹,所以放了一次大洪水灭绝他们,只是暗中告诉好人让他们提前搭船避难。和《圣经》很类似,玛雅文明说人类忘记了造物主的存在,所以天神降下洪水毁灭人类。希腊神话说的是宙斯看到当时的人太坏了,于是用洪水灭绝人类。
如果彗星撞击在海洋里,会掀起滔天巨浪,足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全球性的大灾难。另一方面,如果彗星本身携带了大量水,就会使这些水从天而下,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天降大雨再加上突然间海啸爆发,古人自然会认为这些水都是从天而降的。于是就形成了神要毁灭人类放下大洪水的传说。也许后羿射日那一期的视频里猜测后羿射下来的九个太阳有可能是当时彗星撞击地球是分裂的碎片,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的传说可能讲的都是同一件事,即彗星撞击地球引发的一系列灾难。
五、传奇的意义与启示(一)大禹治水的精神传承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它所体现出的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不畏艰难险阻,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事迹千古流传。这种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需要大禹治水的精神。无论是在抗击自然灾害、推动科技创新,还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征程中,都需要我们勇于担当责任,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良渚考古的历史价值
良渚考古的发现为我们解开大禹治水的洪水来源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良渚古城遗址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包括宫殿、祭坛、城墙、道路等各类建筑遗迹,被誉为 “中华第一城”。其精美的玉器、先进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技艺、高度发展的农业,都体现了良渚古人的高超智慧和文明程度。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我们了解中华文明早期的发展情况、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和研究也为全球范围内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历史传奇的启示
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和良渚考古的重大发现,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让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们承载着人类的记忆和智慧,是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只有保护好文化遗产,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