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我们被小说骗了,明清以前她可不这样

紫山看历史 2023-03-19 13:04:01

嫦娥神话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在秦汉时期基本形成,并在后世的传播与发展中朝着历史化和文学化等方向不断演变,嫦娥形象呈现出复杂的流变体系。当嫦娥形象进入文学领域后,尤其是在明清小说中,它体现出与传统神话大为不同的形象特征。

嫦娥的早期形象

嫦娥形象自产生之后,在不同时代背景和不同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展现,在明清小说中,它有着与以往差异较大的形象重塑。在明清小说以前,嫦娥有着相对固定的传统形象呈现。

1.起源考证

由文献记载可知,嫦娥有着诸多异名,如常娥、姮娥、恒娥、常仪、常羲、结璘、纯狐等,其中受到关注最多的当属“常仪”和“常羲”。明代以后,随着音韵学和考据学的发展,常仪为嫦娥异名这一观点发展到清代已经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

如顾炎武曾在《日知录》中对此加以论述,并解释了嫦娥奔月神话的来源:“常仪,古占月之官也,而《淮南子》以为羿妻窃药而奔月,名曰常娥。”

清代学者毕沅注《吕氏春秋》时:“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云。”现代学者何新也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仪”古音从“我”,读作“娥”,所以常仪应该读作常娥,也就是嫦娥。

最初,羿神话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嫦娥作为羿妻,主要体现为一种依附关系。学者袁珂提出,嫦娥本是天神,也是羿妻,因羿射十日得罪帝俊,而一同被贬,因此嫦娥对羿存在怨恨,由此产生盗药等后续行为。学者陈钧认为,嫦娥私偷不死药的目的是对羿进行反抗;学者屈育德则认为《淮南子》中的描述是对嫦娥背叛羿独自飞升的行为进行批判。由此可见,在研究初期,羿是研究主体,嫦娥是依附状态。

2.从先秦到两汉时期的嫦娥

先秦两汉是嫦娥形象的起源时期,嫦娥奔月的雏形在战国初期得以显现,在先秦两汉之际基本形成。最早记录嫦娥奔月神话的文献资料当属《归藏》。

先秦两汉时期的嫦娥神话,在人物、情节等方面逐渐丰富,但还没有过多的带有感情倾向的形象体现,多为客观陈述式的表达。结合《淮南子》和《归藏》等文献中对嫦娥神话的记载可知,首先,“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中的“恒我”即嫦娥。

这一时期有关嫦娥的文献呈现出由雏形而不断完善的面貌,嫦娥奔月的基本要素渐趋完备,嫦娥神话以客观陈述的姿态得以呈现,并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形象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嫦娥形象发展到两汉之际,在嫦娥飞升的过程中出现了与蟾蜍形象的融合,即嫦娥化为蟾蜍。

3.魏晋到唐宋时期的嫦娥形象

魏晋至唐宋,是嫦娥形象的发展期,嫦娥神话自身在不断丰富,也更多的向神话历史化和神话文学化的方向前进。相关文献资料不断增加,文学作品中衍生出了诸多故事性情节,对嫦娥形象的描述也日趋丰满。

这一时期,文学走向了自觉发展的阶段,诗歌逐渐发展繁荣,志怪小说、唐传奇的产生可看做是小说发展的先声,嫦娥形象由神话进入文学,在文学领域的发展首先体现在诗歌中。

诗人们往往由嫦娥的独身寡居状况塑造出她孤独苦闷,怀有离愁别绪和相思苦楚的形象,呈现出孤寂清冷之态,诗人们也借此抒发个人的孤苦情绪。

这种情绪的表达,恰恰是诗人用主观感情去塑造嫦娥形象并达成共鸣的一种结果,因此嫦娥形象从这一时期开始具有了审美性质。与孤独苦闷相伴而生的,则是嫦娥外在形象的不断美化。

魏晋以后的嫦娥逐渐摆脱蟾蜍这一丑陋形象,在文人笔下不断美化,嫦娥被塑造成倾国倾城的绝色姿态。南北朝时期,嫦娥形象就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美化。

南朝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因姿色出众受宠,陈后主将她的寝宫布置成月宫,做圆门拟作月亮,模拟桂树和药杵,并称张丽华为“张嫦娥”。

从殷商时期的占卜书籍,到两汉时期的道家仙术书,再到魏晋时期神仙志怪小说、唐宋时期的史书、类书,以及明清以后的小说,各种典籍之间有着明晰的时间先后顺序和传承转述。

体现出从神话到神话历史化、神话文学化的属性转变体现出嫦娥形象从神仙类形象到人情化形象的转变。嫦娥形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影响嫦娥形象变化的因素,由此可见一斑。

明清小说中对嫦娥进行重塑

1.明清小说中的演变

在传统的神话系统和小说系统中,嫦娥通常以美好、曼妙、能歌善舞,或孤独寂寞等形象示人,作家们的塑造重点通常放在了外在形象上,或塑造她在月宫中的冷清环境,以此凸显她孤独的情绪形象。

但是很少有作家将描写的笔墨重点放在性格上,而明清之后的小说中的嫦娥形象则是以另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的,这里的嫦娥形象具有了更为主观的性格展示,并且呈现出了与以往神话和小说中截然相反的形象描写。

嫦娥形象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从传统的神话形象中脱离出来,转而进入了小说领域,并在小说中不断发展变形,并由于小说的世俗化特性,从神仙类形象逐渐发展演变为人情化形象,与嫦娥神话本身渐行渐远。

2.文化内涵

嫦娥神话进入明清小说和民间故事之后,其形象在不同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塑。不同时期的创作者受到时代、宗教或个人因素等影响,会在创作中赋予嫦娥形象不同的文化内涵。

明清小说的创作中,有一部分作品会受到宗教思潮的影响,从而在作品中有一定的体现。嫦娥在进入文学之前,本身就植根于传统神话,进入文学后,最初是以神仙类形象示人的。

因此这种神仙形象自然会寄托着古代时期深厚的宗教意味,从而在小说作品中有一定的体现。

小说的创作及人物形象的重塑,都离不开作家的主观意识,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改变往往透露着这个作家,或当时那个时代所蕴含的文人情怀,明清小说中嫦娥形象的重塑自然也离不开文人情怀的传达。

嫦娥形象由神话进入文学,这正是世俗民众和文人墨客创作的结果。在明清小说中,嫦娥形象主要体现为神仙类和人情化两种重塑方向。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对嫦娥形象的重塑越来越多的朝着人情化的方向迈进。

小说中嫦娥人情化形象的塑造体现着大众的心理认知和审美期待,世俗伦常和历史故事成为了嫦娥故事展开的依托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嫦娥形象和文化内涵渐趋丰满,明清小说对嫦娥形象的此类重塑是世俗情调的集中体现。

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明清小说中对嫦娥形象有着较为明显的重塑,根据重塑形象的类型不同,主要将其分为神仙类形象和人情化形象,对嫦娥形象的重塑也体现在外貌、性格、地位、行为等诸多方面。

1.思想变化

嫦娥形象最早出自于上古神话,在神话的不断发展演变中,嫦娥走进了文学、历史、宗教等多个领域。上古神话的起源反映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无知与幻想,是原始先民对世界最初的认知与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嫦娥神话进入文学中不断演绎,嫦娥形象也被不断重塑,这与历史演进过程中注入的新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环境中伦理道德因素对于嫦娥形象重塑的影响是贯彻始终的,这种影响在明清小说中则体现的更为明显。

2.社会时代背景

嫦娥形象在后世的流传中,受到了如诗人、小说家、历史家、道士等不同创作主体对这一形象的重塑与改造,从而使嫦娥故事结构不断的更新,不同时期的嫦娥形象也有着诸多不同点。

当嫦娥神话结束其历史使命,转而沉淀为文学素材时,其精神元素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复活为文学家笔下的题材和意象。在从神话到文学的移位过程中,嫦娥故事的盛衰消长,正反映了不同历史环境下各种社会价值观念的取向,因此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也是造成这种形象异同的一大原因。

到了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发展,心学盛行,世俗文化发展,人们普遍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整个社会推崇真性情,追求大团圆式的美好结局,小说这一文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小说中的嫦娥形象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不断重塑。

3.文本差异

由于文本差异而造成的形象重塑上的差异非常明显。小说相比于诗歌,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去掉了篇幅、格律上的限制。不受字数限制和格律规则限制的小说,给了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够在嫦娥形象、叙事行动和艺术想象三个部分进行任意创造和重塑。

此外创作主体的不同,也是造成文本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的创作主体多为文人、知识分子,小说是文人进行的案头创作,更多的是文人自身思想情感的体现,或是文人借小说这种体裁对社会背景进行的宏观展现。

总结

神话是原始先民创造出来的,以故事和想象的方式表达原始先民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与理解。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神话逐渐向文学领域发展,呈现出神话文学化的特点。

嫦娥奔月神话正是这样,原始的神话体系随着发展逐渐庞大且复杂化,并向文学领域不断迈进,嫦娥形象便成为一种文学母题,在诸多文学作品中不断被重塑。

嫦娥形象在中国文学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时代和文学的发展,嫦娥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不断被重塑,这种重塑现象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