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界常说《周易》是万经之王,其实讲的是儒家的《易经》。
这么说有两个层次的意思。第一层是因为孔子开启了私人著述说法立教的先河:北宋时有夸张的讲法,“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们且不谈这句话是否夸大,但有一个事实就是如果没有孔子为《易经》作《易传》(即《十翼》),《易经》始终是仅限于“贞人”这个特殊团体,师徒相传、家族口传心授,它的专业性导致对普通人不具备可读性。孔子晚年读《易经》“韦编三绝”,他读的不是“贞人”的书,而是鲁国国家档案文献关于周公治理的史记记载(周公旦是鲁国先祖),让孔子入迷的不是算卦技巧,而是周公的言行,“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让孔子把一生的政治生活经验心得融入《易传》,并且把它传授给学生,才使得《易经》广为流传。在此之前,学术不存在公开普及,而是具有相对的排他性——这是吃饭的绝活,没有随便传给不相关的人那种做法。
第二层意思是说,孔子作《易传》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教授卜筮,而是为了传授《周礼》,通过《易经》繇辞(即最初未经人为加工的卦辞爻辞)阐述周公旦的言行,宣扬封建礼教秩序,所以《易经》经孔子手变成《周易》,就是在宣扬儒家思想,从孔子开始就在淡化卜筮成分,但是由于中古时期识字启蒙——文字主要是记载卜筮的(甲骨文就叫甲骨卜辞),想识字就从《易经》开始,所以以后社会儿童启蒙无形中就是儒学《易经》启蒙,所谓的“易学”,往往是指儒学圈子对《周易》的研究。即传统易学走的是一条“由《周易》得到儒家思想启蒙,然后用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周易》”的路子。
那么其他学派的《易经》就没有研究成果?或者干脆说还有没有儒家《周易》之外的《易经》?
做学问,人们印象中,往往会联想到儒家。儒家之外,必须讲道家。
道家是自家修行,道在天地间好好的,不用人来修,人“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需要修行的是人本身,而且“为道日损”,“绝学无忧”,道家讲究一个不事雕琢、返璞归真,一旦刻意,就“离经叛道”了。
更有高道言说,“道不可说,来说道者,即不知道。”除非是师徒有缘,否则坐而论道是人前献丑之举。《道藏》浩如烟海,谈易经的寥寥无几。
道家不修治《易经》吗?显然不是。道家也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形而上的“道”,主要是老庄;一个是形而下的“术”:人生下来“一受其形,不亡以待尽。”就必须吃喝拉撒,道家不像其他人伸手讨要,为了修道,谋生存身的本事是必须课,“山医星相卜”,过去是个道士,就必须都懂,而且不同的宗派,传承手法绝不对外,门人作奸犯科,宗门往往要收回“传承”——清理门户,一杀了之。我们都知道,道士画符灵之外的特点就是算卦准。
说到道士算卦,道家的道术,其实已经把儒家之外的《易经》基本囊括了,因为是谋生手段,方士、跑江湖卖艺的、行侠仗义的、江湖八大门(惊疲飘册封火绝要)其实都和道家有渊源。
这些谋生手段和儒家易学最大的区别,在老百姓体会中就是一个字“准”!儒家易学,都是吃饱了翻闲篇的事;街道上、红尘里讨生活,没有个准字,就是砸饭、踢招牌的结果,所以说“妇孺的三个铜板,吓死多少铜牙铁嘴”,所以街上的卦摊,尤其是多年的铺面,里头都是绝活!
那么道家的“道”和《易经》无关吗?追根溯源,黄老学派,要比《易经》早,甚至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易经》植根于黄老学派。有人发现了,谈《易经》起源,我把“道家”换成“黄老学派”了,原因很简单,东汉末年、幽燕青兗徐杨一带兴起了太平道、巴蜀兴起“天师道”,都是打黄老学派得旗帜,魏晋以后的“三山符箓”和金元以后的全真,都是先有组织后修黄老,老庄不得已称作“道”是唐以后的事,道教出现后很长时期,老庄不被称作“道”,而是称作“玄”,“道”是相对于外来“佛”而言的,最早的“道人”指的是宣扬佛教学说的人(见刘义庆《世说新语》)。
前面已经有章节说殷商使用甲骨卜,西周以后才用蓍草筮,这一点《史记·龟兹列传》也有提及。但是1979年《甲骨文合集》的出版揭示更深层级的事实:甲骨卜辞和《易经》占卜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占卜手法,具体的例证就是甲骨卜辞按照灼烧裂纹判断吉凶,并形成典型的卜辞文体,没有八卦的任何迹象,而且周原祭祀占卜也有甲骨和金文卜辞,这里有周武王伐纣的占卜记载,“贞人”即占卜者是从殷商逃亡到西岐的辛甲、尹伊。
《史记·周本纪》记载了两次孟津会盟的占卜、纣王鹿台自焚后武王对商纣三箭射尸、枭首插在白旄上宣告罪行的占卜,使用的都不是以八卦为主体的《易经》。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共识是商用甲骨卜(现存殷商中早期一直到晚期安阳卜辞甲骨4万片),没有使用《易经》的迹象,而西周早期也是采用甲骨卜筮,周公以后才逐渐使用蓍草,按照《易经》八卦记载卜辞。
我们现在从《史记》和孔子《易传》得知,《易经》起源于伏羲,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文王求羑里而演八卦,为什么武王伐纣祭奠周原不采用文王的八卦占卜,而是启用殷商的“投奔革命”的辛甲、尹伊?也就是说《易经》在殷商到底存不存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