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如果你想来山西看古建,一定要收藏起来!

星之旅说 2024-05-25 05:08:05

土木华章

暑期即将来临,宝子们快快启程来山西“探宝”吧!山西就像一本“活着的历史书”,这里既写着“最早的中国”,又写着多个朝代的兴衰罔替,也许写在古建筑之上,也许刻在木头、石头上,也许又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总之,要翻完这本“历史书”,可得花点时间了!

当你在山西打开一扇扇尘封的大门、站在一座座古老的建筑面前,可以静静地感受那种再自然不过的建筑本身带给人的想象!相信这一刻你会理解梁思成林徽因,为什么跟上瘾一样地去访古,因为这是一次次奇妙又震撼的体验!

(看古建去哪里?)

这个暑期,如果你想来山西看古建,不如先从晋北开始!一场古建之旅,穿越大唐,看千年遗迹!

DAY1:各地抵达→太原→住太原

DAY2:晋祠博物馆→窦大夫祠→住忻州

DAY3:古建工作室研学→南禅寺→佛光寺→住繁峙

DAY4:悬空寺→九龙壁→华严寺→大同古城墙→住大同

DAY5: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净土寺→住朔州

DAY6:崇福寺→雁门关→住太原

DAY7:山西博物院→返程→各地

(山西古建)

这次旅行,我们将来到宋代美学的巅峰之作感受圣母殿之开阔,欣赏一座献殿的风头盖过主殿的元代祠堂,中国最古老木建筑,最接近盛唐的空间南禅寺,体会唐代东大殿真正的大唐气象,走进悬崖峭壁上1500年的“空中楼阁”,见证中国三大龙璧之首,七彩琉璃见明朝兴衰267载;

领略震撼人心的辽金艺术博物馆“华严寺”,让我们一同沉醉在大同古城的日落里,前往云冈石窟初见千年微笑,仿若前世曾邂逅,研究应县木塔千年不倒之谜,在山西净土寺中可以看到中国古建最美天花板,探寻藏在市井的金代巨构“崇福寺”,眺望边塞上的守护神,最后,走进山西博物院,地上文物看山西,每一眼都值千年......

(晋祠博物馆)

晋祠博物馆 (第一批国保、国家一级博物馆)

晋祠是我国最早的纪念性祠宇,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园林建筑。始建年代甚早,相传为纪念周成王胞弟叔虞而建,因其封地晋国,故名晋祠。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晋祠。《魏书地形志》也有记载,可见创建时限尚古。

晋祠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南北朝天保年间(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又一次扩建。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依山枕水建正殿,是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其母邑姜亦供奉於正殿之中。熙宁年间(1068——1077年)封姜邑为“灵昭济圣母”,遂有圣母殿之称,后来唐叔虞祠堂迁於北侧,形成今日格局。

(晋祠博物馆)

晋祠坐西朝东,沿中轴线有山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献殿两侧为钟鼓楼。其北为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其南面是水母楼、难老泉亭和舍利生生塔。祠内的周柏、隋槐、唐槐与难老泉和宋塑侍女被誉为“晋祠三绝”。

(晋祠博物馆)

水镜台,始建于明代,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为重檐歇山顶。金人台,古称莲花台,因台上四隅各铸铁人一尊,亦称铁太尉。四隅金人每尊高2米有余,以西南隅为最佳,其胸前有“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铸”铭文。经历八百年的风霜雨雪,迄今明亮不锈。据《太原县志》载,祠为晋水源头,故镇以金神,为防水患。

献殿是祭祀圣母的享堂,供献礼品的场所,重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斗简洁,五铺作双下昂。前后当心间辟门,四周槛墙之上安直棂栅栏围护。

(晋祠博物馆)

鱼沼为一正方形水池,沼上架桥曰“飞梁”,建于北宋。其结构为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和梁木承托着十字形桥面,东西平坦连接圣母殿与献殿,南北两翼下斜至沿岸,四周有勾栏围护凭依,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

圣母殿是晋祠主体建筑,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创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崇宁元年(1023年)重建。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殿内宽五间。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是全国建筑实物中木雕盘龙柱子最早的实例。

(晋祠博物馆)

下檐斗五铺作,单抄出两跳,柱头出双下昂,补间为单抄单下昂;上檐斗六铺作,单抄出三跳,柱头双抄单下昂,补间单抄双下昂,并施异形。梁架结构为“彻上露明造”。殿内采用减柱法,共减去12根内柱,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的屋架,扩大了室内空间。

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42尊侍从分列龛外两侧,是我国宋塑中的精品。圣母殿建筑构造与式样上继隋唐,下启元明,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实例。

(窦大夫祠)

窦大夫祠(第五批国保)

“南有晋祠,北有窦祠”,但论名气窦祠却远远不及晋祠,这里少了一份喧嚣,却多了一份幽静。晋祠的圣母殿是北宋原物,窦大夫祠的大殿是正经的元代木构,大有大的气势,小有小的精致,小众,清幽,精致的窦大夫祠好像更适合古建爱好者细细品读。

这里依山傍水,汾河水湍流不息;这里红墙黛瓦,曲径幽深,长长的红墙在山林间若隐若现;这里静谧雅致,闲坐的老人让人感到岁月静好,仿若走进世外桃源。围绕窦大夫祠,周边美景重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树,似乎都在讲述着悠久流长的故事。

(窦大夫祠)

窦大夫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而建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修此祠,后来宋神宗加封其为英济侯。窦犨是谁呢?晋国大夫窦犨(音“抽”),字鸣犊。他生活的年代约在春秋晋定公前后,和孔子是同时代人。

窦犨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推崇孔子的治国主张,与晋国正卿赵简子倡导法制刚好相反。赵简子说:雀入海可变为蛤,雉入淮可变为蜃,而人却不能变化呀!(言外之意是像他自己那样的晋国上卿,应该顺应时代变化,或可随时将晋公取而代之)。

窦犨说:我听说君子可悲的是无人才,不悲无钱财;可悲的是无贤臣,不悲无宠臣;可悲的是名声不美,不悲年岁不寿。范氏和中行氏不顾百姓死活,欲擅权晋国,结果家败身亡。其子孙本在宗庙中为祭主,而今反放逐吠亩之中,这不是人之变化吗?不久,赵简子将窦犨诛杀。

(窦大夫祠)

窦犨曾在家乡阳曲地区兴修水利,造福蒸黎,后人立祠以祀。他与鲁国的孔子是同时代人,又惺惺相惜,后人将窦犨与孔子合称为“鲁阳比烈”。北宋时期,汾河涨溢,乡民在此祈求,屡获感应,因而宋徽宗给窦犨追加了“英济侯”的封号,所以又叫“英济祠”。

宋元丰八年(1085年)祠堂被汾水冲毁,元至正三年(1343年)北移重建,此后历代皆有修葺。在后人的神话世界中,窦犨是以汾河守镇、降雨泽润的神仙形象感应于晋阳汾河两岸。我们今天看到的窦大夫祠是元世祖至正四年(1267年),重建的殿堂,包括献殿顶上那个超级豪华堪称震撼的天宫楼阁藻井。

(窦大夫祠)

窦大夫祠有哪些看点?门口的戏台,是太原地区的明代古戏台之一,目的就是为了给祠堂中的主位唱戏。柱头上的大龙头很有特色,这是山西地区古建筑特有的宗教信仰装饰。窦大夫祠山门左右两边的墙上各有两个团龙,是元代的琉璃团龙,龙年真的要多看看龙,山西的龙真的很好看,每个龙都不一样,但是都很好看。

献殿也称为“祭亭”,是摆放祭品的地方。据祠内碑文记载,元代窦大夫祠曾是官方和民间的祈雨祭祀之地。献殿建在方形台基之上,单檐九脊顶,所施柱、额用材硕大,其额枋通间横跨16米之多,整体构筑浑厚气魄。

(窦大夫祠)

《营造法式》中,将天花的装修分为三类:平閣、平基和藻井,藻井是其中最精美的一种。献殿顶上是精美绝伦如天宫楼阁般的【天花藻井】,藻井完全由木块和木条交错层叠咬合构成,全靠斗拱递叠而成,形成八卦样式,故称“八卦藻井”。

斗拱排列疏朗有序,结构简练而严谨,造型精巧而华美,是元代小木作不可多得的精品。藻井的最上层为圆形,下面则为方形,代表着天圆地方,中间为楼阁,代表人间的烟火,意为天地人合一,彰显着古人在建筑中的美感、灵感与智慧。

(窦大夫祠)

献殿和大殿是连在一起的。献殿的后檐柱就是主殿的明间廊柱,献殿后檐与大殿前檐连构成一体,这在我国古建筑中叫“勾连搭”,这种建筑手法在全国都为数不多。硕大的角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斗拱,配合完美举折的歇山顶让这个藏在汾水之滨的祠堂献殿在不失浑厚气魄,琉璃剪边又显得典雅精致。刚柔并济的风格在现存古建非常难得,印象深刻。

木门为元代原装,板面采用沥粉堆金的工艺,龙鳞在阳光下显的熠熠生辉,立体感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孔雀蓝琉璃瓦剪边,大殿的木门可谓也是国宝,为元代立粉贴金降龙彩绘原物。门上彩绘二龙戏珠图案,门内侧有铁铸“大元国至元十二年”题记,也证明了从元代保留至今的悠久历史。

(南禅寺)

南禅寺(第一批国保)

如今南禅寺孤独地坐在一座土坡上,在大多数人眼里只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寺!然而,鲜有问津的它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比1937年发现的佛光寺还要早75年。

南禅寺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中建中三年(782年),据寺内大殿西缝平梁下保存“因旧名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癸未时重修法显等谨志”,是寺重建年代之证。 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唐代原构,余皆后人所建。

(南禅寺)

寺坐北朝南,总面积307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大佛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殿前设月台,前檐明间装板门,两次间置破子棂窗。屋顶举折平缓,柱之侧角生起显著。

柱间用阑额相互联系,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无普拍枋。殿内无柱,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四椽通达前后檐外。上设缴背承重,再上为驼峰、大斗、捧节令承平梁与平,平梁两端施托脚,其上用大叉手承负脊。檐柱之上用斗承托屋檐,无补间铺作。

(南禅寺)

柱头斗五铺作,双抄单偷心造。前后檐二跳华乃四椽伸出檐外制成,梁架与斗构成一体,合理而坚固。柱头枋上置驼峰、皿板、小斗承压槽枋。各卷刹五瓣,每瓣微向内幽。

殿内有一长8.4米,宽6.3米的大佛坛,坛上满布唐代彩塑。主像释迦,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弟子、菩萨、天王、仰望童子及撩蛮、佛霖等共计17尊塑像,分列两侧,面容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虽经后代装修,依然保存了唐塑风貌,为我国唐塑中的佳作。寺内还保存角石2块、石狮三躯、小石塔一座,雕工精练,均为唐代原作。

(南禅寺)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考察山西古建时,虽距佛光寺仅50公里,但始终没发现南禅寺,究其原因南禅寺位置过于隐蔽,仅是李家庄内的一座村庙,当地地方志中更无此庙记载;其凭借“地理优势”躲过了唐武宗会昌灭佛。

作为目前所知唯一一座唐武宗灭佛前留存下来的佛寺,南禅寺从长久以来的籍籍无名到如今“亚洲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一千余年仿佛也只是转瞬即逝,它度过了大自然的天灾,也抵挡了战火纷飞的人祸,穿越时间而来,为我们讲述大唐的荣光与落寞。

(佛光寺)

佛光寺(第一批国保)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根据《敦煌石窟图录》中第61窟的壁画,五台山图中的大佛光寺图按图索骥,终于找到了几乎隐身于深山老林中的佛光寺,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当即推翻了日本学者关于“中国没有唐代木构建筑”的论断,让这座因地处偏远而得以保留下来的千年古寺重见天日!

据《古清凉传》记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大灭佛教,寺宇被毁。唐宣宗继位后重复佛法,至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由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布施重建。

(佛光寺)

寺坐东朝西,依山而造,高低层叠,气势雄伟。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寺内殿、堂、楼、阁120余间,高低错落,主从有致,巍峨壮观。现存建筑有北魏遗物祖师塔,依山而建的唐代建筑东大殿,前院的金代建筑文殊殿,其余建筑山门、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及厢房、窑洞等皆为明清所建。很难想象一座跨越千年的木结构建筑竟然保存如此完好,连大门后面的唐代涂鸦都能保存下来,最绝的就是这么小的寺院里面的文物跨越北魏,唐,金,明,清。

金代建筑文殊殿,位于佛光寺山门内前庭院北侧。殿宇坐北朝南,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重建。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悬山式屋顶。殿顶仰覆板瓦铺盖。正脊翘起显著,鸱吻卷尾剑把式,脊刹为黄绿釉琉璃制品,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烧造。

(佛光寺)

殿身前后檐柱上设置斗,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单造。前檐各间补间斗,在华两侧出45度斜,是辽金建筑独特的构造形制。檐柱直径较大,柱头卷刹和缓,侧角生起显著。殿身前檐明间和两次间设板门三道,两稍间安直棂窗,后檐当心间设板门一道,前后可以通行。殿内使用减柱造,梁架全部彻上露明造,前后槽均用长跨三间的大内额,后槽在内额间用斜材传递负荷,构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

寺内主体建筑东大殿,座落于佛光山腰,位于高13米的台基上,其上又筑0.95米高的基座。殿身坐东朝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庑殿顶。殿顶仰覆板瓦覆盖,正脊两端矗立两只仿唐式雄健硕大的鸱吻,为元代遗物。檐下内外柱头和补间处,均设置体积硕大、形制古朴的斗。外檐柱头斗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偷心造,补间斗五铺作,双抄无昂。内槽柱头斗七铺作,偷心造;内槽补间斗,下无栌斗,从第三层柱头枋上出华三重,偷心造。

(佛光寺)

殿身四周檐柱,侧角生起明显,柱头卷刹和缓,柱础石形状内柱素平无饰,檐柱石雕有宝装莲瓣。柱间用阑额相互联系,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无普拍枋。前檐中五间装板门,两尽间砌坎墙设直棂窗,两山及背面筑以厚壁,抱框及板门背面保存有唐咸通七年、咸通八年、乾符五年、天十八年、同光三年等游人墨书题记。

殿内梁架结构分为“明”、“草”,明即平以下构件,砍削规整。平以上为草,制作粗糙。平梁上不用驼峰与侏儒柱,仅用两支大叉手斜向支撑,以承平上荷载。四椽下留有唐人墨书题记“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与殿前石幢相互验证,是该殿建年的重要史证。大殿檐头不加飞椽,无飞檐翘起之感,平直古朴,殿顶举折较平缓。

(佛光寺)

东大殿南侧的祖师塔,建于北魏。塔平面呈六角形,青砖砌筑,高8米。为佛光寺创建时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实物。寺内还保存唐代墓塔4座、经幢2座及唐、金彩塑等珍贵文物。佛光寺的精彩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尽的,里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值得细细品味。而佛光寺东大殿是坐东朝西的格局,只有下午进入佛光寺,这才见识到了真正的“佛光真容禅寺” 。

日落时分,整座大殿逐渐笼罩在金色的“佛光”之下。斜阳刚好照进这座古刹,殿内佛像顿时熠熠生辉,也终于使殿内梁底的字迹清晰可辨。且大殿地势极高,站在殿门外望向对面的落日余晖与山峦剪影,竟形成了一处如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可得解脱处,唯神佛前与山水间 ”在佛光寺,两者兼备了。

(悬空寺)

悬空寺(第二批国保)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悬空寺位于大同浑源县恒山翠屏峰的悬崖峭壁上,以“奇、悬、巧”闻名于世。悬空寺原名“玄空阁”,玄取自“道”,空取自“佛”。因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后改名为“悬空寺”。悬空寺规模放到今天不算大,但其在悬崖上的力学与美学造诣实在令人惊叹。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

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六世纪),后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皆明清遗构。全寺建筑悬挂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崖壁呈90度垂直,崖顶呈倒悬之势。寺坐西朝东,寺门南向,全寺建筑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开,渐次增高。

(悬空寺)

寺院呈长方形,长数十米,宽约5米,有大小殿阁四十余间。共分三组。第一组建筑以三官殿为主体,是奉祀道教之所,几座殿内供奉道教塑像。中间一组建筑是以三圣殿为主体,殿内供奉佛教造像。最后一组建筑是以三教殿为主,奉儒、释、道三教之祖。三教殿为全寺最高的建筑,为三层檐歇山顶,内奉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像。

悬空寺由北魏一流的工匠打造的皇家建筑,它当时地位和云冈石窟齐名,现在是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既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

(悬空寺)

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

据说悬空寺的建寺缘起为北魏天师道长的遗训:“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天师弟子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建成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店琮楼阁40余,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依靠榫接结构,嵌入崖内而不倒。

(悬空寺)

悬空寺作为世界十大危险建筑之一,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俗语,因为以木柱为基础将建筑腾空地架在悬崖之上,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特例。

从远处望去,似乎只有几根单薄的木棍支撑着悬崖峭壁上的重檐高楼,令诗仙李白都为之赞叹,称其为“壮观”,据说巨石上的“壮观”是李白的亲笔,壮字旁边多一点,是因为普通的壮观不够还要多一点。明代“游圣”徐霞客到此,也留下路“天下巨观”墨宝,金庸的《笑傲江湖》对悬空寺有多次描述“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有如此仙境”。

(大同九龙壁)

九龙壁(第五批国保)

大同九龙壁,是全国现存享有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建造年代最早,体量最大,制作最精美的一座五彩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他两座九龙壁都在北京,一座在北海公园,一座在故宫皇极门前,都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大明江山,达到朱家统治天下的目的,便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当藩王,其中封第十三子朱桂到大同做代王。

(大同九龙壁)

朱桂就藩后,依照南京宫殿为蓝本,在大同城内大东街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代王府,其是在原有辽金西京国子监的基础上,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成的。代王府落成后,相当宏伟壮观,如同皇宫一般,但朱桂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决定在代王府门前建九龙壁一座,以此烘托王府气势。

龙壁坐南朝北,为单面五彩琉璃照壁。壁长45.5米,高8米,厚2米。由三部分组成,下层为基座,也称须弥座,为束腰形。中为壁身,上为斗拱装饰,庑殿式琉璃瓦顶。龙壁东西两端分别是“旭日东升”和“明月当空”的图案。须弥座上雕有两层琉璃兽,一层是麒麟、狮、鹿、马等;另一层是小型行龙。走兽生动形象,各具特色,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同九龙壁)

龙壁中九条巨龙采用大的曲线造型,主要采用了U形、S形、O形和8形。正中心的坐龙位于王府的中轴线中心的位置,也是主龙的位置。其左右两侧为两条米黄色降龙,头部朝左,身体相背;依次往外为两条棕黄色升龙,样式基本相同,首尾都朝向左前方;再次为两条紫色的降龙,头部朝左,尾部相背;最外两侧为两条棕黄色升龙,头部相背,尾部朝左。从左向右前八条龙两两组合,组成四组二龙戏珠的画面,第九条龙单独为一组。

壁身是龙壁的主体,用426块黄、绿、赭、紫、蓝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九条巨龙以各种姿态出现,腾云驾雾,翻腾于波涛云海之中。龙与龙之间用山石水草图案紧密相连,互相映衬烘托。

(大同九龙壁)

壁前修一倒影池。池长34.9米,宽4.38米,深0.9米。倒影池中间建石桥,以石柱栏围绕,石柱上雕有各种动物形象。每当夏秋之季,经过光的折射,在一定的时间内,九条巨龙映在池中,池水流动,犹如真龙再现。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大顺军在挥师北进的过程中,代王府再罹烽烬,惨遭兵燹。代王朱传㸄全家及明朝官员被杀戮殆尽,代王府就此变成了农民军的行营。之后不久,驻守在大同的大顺军总兵张天琳纵火一炬,代王府最终化为灰烬,唯有隔街而立的九龙照壁巍然独存,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六百多年的辉煌历史。

(华严寺)

华严寺(第一批国保)

华严寺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依照契丹族崇尚太阳的习俗,坐西向东而建(因为契丹人认为,他们所得到的天地万物的东西都是太阳之神赐予的)。是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据《辽史地理志》载:“清宁八年(1062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末兵火波及,寺院局部建筑被毁, 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

寺院依据《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而命名。辽、金两代平城(今大同)定为别都,该寺受皇室重视,数百年间为云中巨刹。明初寺被没为官产,明宣德、景泰年间重修,成化、万历年间(1465-1613年)分为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代几经修缮,始成今日之规模。

(华严寺)

寺内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橱和天宫楼阁等。除两座主殿为辽金建筑外,余皆清代重建。

1933年9月,梁思成先生与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开始大同古建调查之行,首站就是大同华严寺。在《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中记述到:“大同古雁门地,北魏时号平城,自道武帝宅都于此,迄孝文帝南迁洛阳,凡九十余载,梵刹名蓝,遗留至今,有华严善化二寺,驰名遐迩。”,叹为巨构。

(华严寺)

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金天眷三年(1140年)在旧址上重建,基本上保留了辽代风格。大殿建在高4米青砖台基上,月台敞朗,宽33米,深19米,与石级、勾栏构成“凸”字平面,两侧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身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面积1443.5平方米,为迄今国内辽金佛寺中的最大殿堂。

大雄宝殿使用了减柱法构造,空间极为广阔。供奉五方佛与二十诸天,均塑于明代。这二十尊护法天王身体都向前倾斜,衣着精美,姿态各异,属明代雕塑中的精品。殿内四壁满布清代补绘的21幅巨型壁画,描绘各种人物5000余个,可惜只能看见少许。

(华严寺)

殿顶举折平缓,出檐3.6米,筒板布瓦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系金代原物,历时八百余年,光泽依旧。南吻系清代补制,亦是我国古建筑最大的琉璃吻兽。经风吹日晒数百年,一直牢牢地屹立在殿脊上。镇水避火,也象征着吉祥与威严。

薄伽教藏殿,华严寺中唯一尚存的辽代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八大辽构之一。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古人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形容此殿优美的造型再合适不过。两侧琉璃鸱吻为后制,真品收藏在大同博物馆。殿内设三组精美的辽代彩塑佛像共29尊,群像结构紧凑、外表贴金。殿内四周倚墙而建壁藏天宫楼阁,这是国内现存的唯一辽代木构建筑模型,楼阁雕工极细,梁思成先生称其为“海内孤品”。

(华严寺)

其中以一尊“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高约两米,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发束高冠、身姿略侧、颈项微斜、双目半睁、露齿微笑。这种造型方式极为少见,也是其最动人的地方,堪称“神品”。

被郑振铎先生惊叹为“东方维纳斯”,身姿婀娜,皓齿浅露、合手微笑,体态丰盈,优美婀娜,披天衣,着长裙,潇洒自然。她打破了千年来女子“笑不露齿、衣不露体”的成规。对契丹豪迈不羁的艺术创造力而感叹的同时,又好奇这与西方从古希腊就延续下来的以直白、明晰、奔放的姿态形式,这种给视觉带来冲击力的展现手法是不谋而合的文化的碰撞。

(大同古城墙)

大同古城墙

很多人都说大同古城墙是新修的,那么来大同古城能不能看到曾经的残垣断壁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大同城墙在修复之初,原始土夯城墙保留超过70%,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算新建的。

巍峨几千载,威慑御敌震北疆。大同古城墙区别于其他城墙不同的是,它将各个朝代层层叠压起来,最里面是北魏的夯土,之后是辽金加筑夯实,最外层青砖是明代建设,将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用夯土融合在一起。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大同城墙遗址陈列馆位于西城墙南段,展馆分上下两部分,展陈总面积约一千九百二十平方米。上层以三十六幅城墙老照片再现了大同城墙及城墙建筑物的历史风貌;下层展厅展陈面积约一千八百平方米,以北魏、辽金、明代城墙夯土遗迹为主线,城墙出土遗物为辅线,采用模型和图文展板方式,全方位地展示了大同城墙的历史演变、修复历程、建筑结构及文化內涵等內容。

(大同古城墙)

大同曾经是北魏的国都,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为陪都,辽金时期亦是陪都。明朝时,大将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夯土墙的基础上,对大同城墙增筑包砖。建成巍峨壮观的大同城墙。顺治六年,因久攻大同不下,清军进城后将城墙削掉五尺,后经民国混战、日军攻占、解放战争,大同城池均有不同程度之损坏。

解放后,为拓宽及改建道路,1952年拆除了北城门、东城门、西城门,1981年拆除南门城门洞。至此,大同城墙除夯土遗址外几乎毁坏殆尽。现大同城墙为2008年政府在遗存的古夯土墙上进行包砖修复,加盖复建塔楼而成。

(大同古城墙)

有人说现在的大同古城城墙是新建的,这是不准确的。复建后的大同古城面积3.28平方公里,周长7.24公里。其中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大致呈正方形。古城有城门四座,分别是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与北武定门,承载着“和阳同心、永泰同德、清远同律、武定同力”的精神。

走进大同城墙遗址陈列馆,从一座城墙,了解一部历史。 馆内以北魏、辽金和明代城墙夯土遗迹为主线,城墙出土文物为辅线,通过“千古名城”、“盛世重光”、“金城汤池”和“京师藩屏”四部分内容全方位地展示了大同城墙的历史演变、修复历程、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等内容。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国保)

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雕饰奇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主要洞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之前,其余小窟龛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历时65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五周川水又东南流,其水又东转,经灵岩南,凿山开石,因岩结构,真容巨大,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描述了其壮观景象。按其时代早晚,石窟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三期的造像特征、窟龛形制、题材布置、雕造技巧各具特色。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早期的代表为“昙曜五窟”,即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16至20窟,开凿时间在和平初年至和平六年(460――465年)。早期石窟的特征为椭圆形的大像窟,草庐式窟顶。窟形和造像继承了印度、中亚的雕造特征和鲜卑拓跋草原牧场上穹窿顶的毡包形式,造像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塑刻五尊大佛,巧妙地将北魏佛教中“拜天子即礼”的实用宗教与石窟雕刻结合于一体。

造像肩宽体壮、身材粗短、面相丰圆、深高鼻,身着通肩式或袒右式袈裟,每窟造像内容为三世佛。五窟中较有代表的为第18、20窟。第18窟内主像为一立佛,身着袒右肩袈裟,高15.5米,袈裟上刻有随衣着起伏而趺坐的小佛,人称“千佛袈裟”。第二十窟内主佛为一坐像,高13.7米,结跏趺坐,禅定印,肩宽壮,深目高鼻,着袒右袈裟。此窟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云冈石刻的象征。

(云冈石窟)

中期开凿时间为和平六年至太和十八年(465――494年),共有12窟,即1窟、2窟、5至13窟及未完的第3窟。此时为冯太后和孝文帝于平城执政期间,云冈石窟的雕造进入鼎盛阶段。此期在武周山斩出高达30米、长近600米的摩崖巨壁,连续开凿了12个大型石窟。

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雕刻均超过早期石窟。它吸收了龟兹(新疆库车一带)、凉州(甘肃敦煌)石窟的艺术精华,结合中原地区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新的融合创造,窟形上出现了佛殿窟和塔庙窟,造像内容丰富多彩,汉化色彩渐趋浓厚。佛、菩萨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褒衣博带式佛装亦在北魏太和十年(486年)以后的造像中出现,从而开启了云冈乃至北方石窟造像中国化的帷幕。

(云冈石窟)

第5、6窟,第1、2窟是中期云冈石窟的典型代表。 第5窟窟前为五间四层绕廊楼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窟内主佛释迦牟尼,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壁后为诵经道,供信徒礼佛绕行。四壁满雕佛龛造像,门两侧,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六窟平面近方形,中央雕两层方形塔柱,高15米,下层四面雕有佛像,上层四角各雕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其余各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像。绕塔柱四面和窟的东、南、西三壁刻有三十三幅佛传故事,内容丰富,规模宏大,雕饰瑰丽,是云冈石窟中期雕饰艺术之精华。

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迁都洛阳,虽然政治中心南移,但北都平城仍属佛教重地。由留居平城的中、下层官吏和信仰佛教的民间团体开凿的中小型窟龛,如蜂窝般从东到西遍布崖面,分别为第4、14、15、20至45窟及第4至6窟间的小窟。这些石窟是云冈晚期石窟的代表,开凿时间为太和十八年至正光五年(494――524年)。

(云冈石窟)

此期流行三壁三重龛行列式洞窟,窟内方整,窟外门楣处雕饰繁缛,佛像面形清瘦,长颈、削肩,均着褒衣博带式服装。此期云冈造像艺术更臻成熟,尤其是许多窟顶的飞天伎乐,构图典雅,线条流畅,雍容中透着秀雅,夸张中微含敛意,宁静中充满意境艺术美的典范之作。这种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早期昙曜五窟中深厚、淳朴的西域式情调,与中期石窟中复杂多变,气度恢宏的太和情调各异其趣,表现了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显著转折。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成就,吸收并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第一批国保)

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已近千年。金昌明二年至六年(1191――1195年)、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塔的位置在寺内中轴线前隅,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平面布局是南北朝时期佛寺建制的延续,如今寺毁塔存。

塔坐北朝南,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通高67.31米。底层重檐,四周环廊。二层以上皆设平座围栏,挑檐层层举折平缓,每层檐下各种形制不同的斗如云朵簇拥,塔上瓦顶八角攒尖式,与高达10米且制作精细的塔刹组合在一起,从气势上就能看出是辽代“皇家项目”,古人的摩天大楼。挺拔秀丽,雄伟壮观。2016年,应县木塔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应县木塔)

木塔建在4米高的石砌台基上,上下两层分别为八角形和方形,转角处安角石并凸雕辽代石狮。平面柱网布列依宋《营造法式》副阶周匝之制,除底层增设廊柱一周外,各层及平座皆设檐柱和内柱两周。柱之侧角、生起显著,柱头作卷杀。

塔身立柱为辽金时期盛行的叉柱造手法,逐层檐柱向内收半柱径,形成塔体收分的优美轮廓。梁枋层层叠架构成庞大的筒形框架,利于空间布置与构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塔身的强度。围廊柱头斗上用乳加缴背,设蜀柱、叉手、承椽枋。

(应县木塔)

一至四层外槽用乳和草乳贯固内外,内槽用两道六椽,纵横联以枋材。平座外槽设承重枋,当心立柱,两向设斜撑,各间梁与内槽柱间均施立柱与内柱与斜撑。外槽和塔顶梁架使用明草两种做法,明层梁枋规整,暗层多使用斜撑稳固塔身加强承载能力。

应县木塔在平旷的大同盆地中央曾经是孤高的存在。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曾经在1244年游访浑源南山玉泉寺,行至山腰凉亭时就能远眺西南方向百里之外的应县木塔,他在那次的记游诗中写下了“金城百里才一俯,半尖浮图插苍烟”的诗句。

(应县木塔)

在建成后的900多年中,它经历了7次大地震,40余次地震、无数次电闪雷击;以及军阀混战时的200余发炮弹(甚至有一发炮弹穿塔而过),却依然挺立至今。

塔身悬挂匾额,六十有余。正面顶层的“峻极神工”为明永乐大帝朱棣所题。第三层的“释迦塔”为金明昌六年所题,是全塔最年长之匾额,据今 828 年。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还供奉着大量的佛像,均为珍贵的佛教历史文物。塔内还有众多的佛教经典、壁画和艺术品,反映了佛教在辽代时期的繁荣,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整座塔每一层的塑像造型都不一样,供奉的最多的就是释迦牟尼。

现在为了保护木塔早已不让游客登塔(目前塔内地面第一层对外开放,其余层均不可登临),但即便只是坐在塔下看着木塔,看燕鸽飞舞、看日暮晨曦、看木塔静立,依然会为这古老的木构建筑倾倒。

(净土寺)

净土寺(第六批国保)

看完应县木塔别急着走,不然就亏大了。1933 年秋,梁思成先生考察应县木塔时,发现离木塔几百米处有一处大型寺庙群。他走进去一看,惊喜不已,连连称赞说应县有三宝,一宝为佛宫寺释迦塔也就是应县木塔,另外两宝均为距应县木塔不远的净土寺所有!一是“天宫楼阁藻井”,二是“披头散发”的石狮!

净土寺金天会二年(1124年)奉敕创建,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修。据《应县志》云:“净土寺据传原为后唐明宗之家庙”。唐明宗李嗣源,沙陀人,后唐第二位皇帝。在位初期诛杀贪腐,整顿吏治,可以说是五代时期较为平和安定的时代,也就是这位皇帝,建立了净土寺的前身--李嗣源的祖庙。

(净土寺)

全寺建筑分布在东西两条轴线上。大雄宝殿,为金代原构建于金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用筒、板瓦覆盖,檐头镶以绿色琉璃。檐下斗拱四铺作,出琴面昂。角柱有显著的侧角升起。历经金大定、明景泰,成化、崇祯多次修葺,尚存原貌。

整个大殿外观轮廓稳健端庄、古朴大气。大殿天花、藻井及天宫楼阁的混金作法,是金代少见的珍品。 整个天花藻井的构图繁复,反映了金代室内装饰绚丽多彩的时代特点。天宫楼阁,既是精致的建筑模型,又是出色的工艺品,其仿木构建筑形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形制,对研究金代建筑具有参考价值。梁思成称赞其“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是国宝一绝!

(净土寺)

藻井以梁枋划为九格,形成九眼,极尽华美,采用宋代《营造法式》中“天宫楼阁”的典型制作方法,构造精美绝伦,雕工巧细,每格当中有“二龙戏珠”木质浮雕,共有二九一十八条龙形图案,殿内金龙盘绕,气势磅礴,动静結合,气韵流动,营造出一个神秘的佛性空间。如此高规格的藻井国内罕见,是山西乃至全国古建筑中享有极高声誉的小木作实物珍品。

寺中门口有一对“披头散发”对石狮子,梁思成先生曾在那里看了很长时间,赞不绝口。”石狮,造型独特、雕工精美、全国罕见!可惜的是特殊时期。这对石狮被人捣毀了面部,埋入土中,后来才被当地人挖出来存放在净土寺大殿内的角落中,虽然石狮面部己无法辨认,但从总体形态上,仍然能看出石狮的“披头散发”。

(崇福寺)

崇福寺(第三批国保)

在山西朔州老城区有一座寺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崇福寺。而其中弥陀殿是一座“完整”的金代木构建筑,无论以何种角度欣赏它,都美得不可方物,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建筑技艺上的五绝,即琉璃、匾额、彩塑、壁画以及棂窗,让每个到这里的人都会大饱眼福,绝对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55年),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监造。辽代官府占居,称林衙署。后改为僧舍,名曰林衙院或林衙寺。金熙宗崇佛,于皇统三年(1143年)敕命开国侯翟昭度主持增建弥陀殿、观音殿,改寺为净土宗佛刹。金天德二年(1150年)海陵王完颜亮赐额“崇福禅寺”。后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始成现有规模。

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寺宇前后五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千佛阁、三宝殿、弥陀殿和观音殿。东西两侧从前至后有钟鼓二楼、文殊堂(西配殿)和地藏殿(东配殿)。现存建筑中除弥陀殿、观音殿为金代遗构外,余皆明清建筑。

(崇福寺)

弥勒殿外观四立面屋檐的架构犹如飞鸟起翘,极富美感。殿顶单檐九脊歇山式,具有典型辽代建筑特点,并覆以金代琉璃瓦。门前竖匾“弥陀殿”,为金代原物。殿内面阔七间,正中有佛坛四间,与五台山南禅寺唐代佛坛、大同华严寺辽代佛坛、长子法兴寺宋代佛坛形制相似。

坛上九尊彩塑,皆为金代原作。主佛像为“西方三圣”,其旁为四尊胁侍菩萨,及哼哈二将。它们形神俱备,展现了金代彩塑匠人的高超技艺。殿内壁画,现存大部为金代原作,内容以说法图为主,南壁西尽间绘有千手千眼十八面观音巨像一幅,东尽间绘有三佛三菩萨,分上下两排,他们无论用色还是造型均带有浓浓的唐代风格。

(崇福寺)

弥陀殿作为中国知名的早期大型木结构建筑,也是辽金木构的典型代表,这座大殿不管是木结构营造技术,还是佛像和壁画艺术,都是中国古建史和艺术史登峰造极的存在。辽金建筑继承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出檐深远,大气磅礴。参观完弥陀殿,你真的会对这座建筑佩服的五体投地,那种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审美带给你带来的后劲真的太大了。

观音殿位居寺之最后,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殿前有月台。单檐歇山顶。檐下斗六铺作单抄双下昂计心造,耍头砍成批竹昂式。殿内梁架为四椽对乳前后用三柱,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增大了空间。为了减轻其荷载,四椽跨度增大至10米,平梁上和平梁前端施通长的人字叉手,将前槽上部荷载传递到前后檐柱上,这一结构上的大胆创新,反映了当时建筑上独具匠心的技术水平。

(雁门关)

雁门关(5A级景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里,是李贺看到的雁门关,不知道今天,你到这这天下第一关,可否体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情壮志?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建关,将近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代名将李牧据守在此。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后,想要挟余威平定匈奴,从此北上大同,不想在白登被围。

汉武帝策划的马邑之谋,也是经过这里,准备对匈奴进行围歼。卫青、霍去病从此出发,一举击溃匈奴,打出四百年和平。王昭君出塞的和亲之路也由此穿过。这里有雁池,据说是被她迷倒的落雁之地。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从大同迁都到洛阳,也是从此经过。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导致这里成为北宋与辽对峙的战场最前沿。杨家将满门忠烈、英勇抗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靖康之耻,宋徽钦二帝经雁门关,被虏出塞。

(雁门关)

明代为解决边塞物资运送,采用开中法,晋商走西口的马铃声从此穿过。乔致庸把晋商的影响力带到顶峰。现在这里还保留一段关道,深深的车辙印刻在石板上,记录那段历史。李自成不屈命运安排,带领农民军从此经过,给明王朝致命一击。

这是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九塞之首”的雁门关。,如今是人们研究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重要地方。对于诸如我一般的普通游人而言,去往雁门关是为了离历史更近一些。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一级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它不仅仅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不仅仅积淀了百年的风霜和荣光,更在于它承载着岁月,承载着山川,承载着各个朝代的生命,承载着一部山西华夏文明史。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岸,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览中心。目前,它拥有超过40万件文物,是山西百万年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山西博物院于2008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成为11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这些展览遵循历史的时间顺序,汇集了文明的亮点,显著展示了山西对中华文明5000年演进的独特贡献。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历史舞台。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孜孜不倦地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晋文明的灵魂。

(山西博物院)

结束语

三晋大地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它的古建筑尤为显著,每一座建筑都如同一本厚重的古籍,记载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山西的壁画、彩塑也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从东汉以来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存留,种类极其丰富。

穿越时空,踏入山西的古建筑,仿佛一下子来到了另一个时代。那些古老的瓦屋,青砖红墙,檐角斜挑,屋檐下雕刻精美的图案,流畅的曲线,神秘的符号,仿佛是一幅幅千年前的图腾,倾诉着华夏文明的川流不息。

山西的古建,主打一个看不完,即便是看完了,也是根本不够看,意犹未尽。山西能够带给你的惊喜,这个暑期,如果你来山西,那么你将一定会有收获,被历史文化震撼的一天又一天!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