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也看不下去了:为寻找关键矿产资源,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现代青年钰钰 2025-04-01 20:11:19

在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领域,美国政府正通过系统性资源围堵策略,以技术管制和投资审查为杠杆,持续冲击中国建立的产业优势地位。这种强取豪夺的态势,清晰展现了其重构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战略意图。如今,连美媒也看不下去了。彭博社当地时间3月28日刊发评论文章警告称,如此这般寻找关键矿产的美国,当心可能“走火入魔”(astray)。

(美总统特朗普)美国并非没有资源,而是缺乏完整的矿产产业链。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4年的数据,美国有15种关键矿物完全依赖进口,另有29种进口依赖度超过50%。其中,用于军事、芯片和新能源等核心领域的镓、锗、稀土等资源,几乎全线被中国掌控。这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局面,中国经过多年耕耘,早已将稀土从“战略矿产”打造成了“国家名片”,不仅掌握了全球60%以上的储量,更在加工环节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美国的稀土企业屈指可数,加工能力更是严重缺失。即便美国在本土开采稀土,最终仍需运往中国进行加工。这种被动状态,正是美国近年在全球资源布局上频频出手的根本原因。特朗普提出“买下格陵兰岛”的设想时,外界一度以为是哗众取宠。但如今看来,这不过是美国资源战略的提前布局。2025年3月,美国副总统万斯不顾当地强烈反对,突访格陵兰岛上的美军基地,声称“格陵兰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还不忘拿“中俄威胁”做文章。这场被冰雪和抗议包围的访问,让人看到美国在资源问题上的强硬和焦虑。格陵兰岛拥有丰富的稀土、铀矿和其他关键矿物资源,是美国眼中的“战略高地”。但问题在于当地隶属于丹麦,且居民拥有高度自治权,美国的粗暴插手无疑激化了地区矛盾,使其原本可能的合作机会变成了外交尴尬。

(环球网相关报道)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加快与乌克兰的矿产合作步伐。3月28日,据乌克兰政府官员透露,美方已提交矿产开发协议草案,内容严苛,引发乌议员质疑:这是否意味着乌克兰正在被“变相殖民”?    美国想在战火纷飞的乌克兰开采关键矿物,既缺乏商业可行性,又存在巨大安全风险。多位专家指出,这些矿藏的开发周期长达数十年,远水难解近渴。

(央广网相关报道)在北美洲,美国原本还有一个潜在的“矿产后花园”——加拿大。两国长期在资源领域有合作基础,加拿大也拥有不少战略矿物储备。但特朗普的外交风格,让这种合作变得步履维艰。威胁、制裁、单边主义,让加拿大政府在关键议题上开始保持距离。曾有意愿与美方合作开发稀土的项目,也因信任缺失而搁浅。如今,美国想通过立法解决问题。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签署新行政命令,试图简化矿产审批流程,并开放更多联邦土地供开采。但业内普遍担忧,即使程序简化,实际落地仍需数年,且环保审查、社区反对等问题层出不穷。    

(美国一处矿产开采地区 彭博社)美国在关键矿产问题上的焦虑,归根结底是对全球主导权滑落的深层恐慌。当它发现靠武力和金融已无法掌控资源命脉时,便开始尝试用“战略协议”“外交施压”这些手段重建影响力。但世界已经变了,资源不再是“谁拳头大就能拿”,而是谁能真正稳定、高效、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中国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和政策支持,已在关键矿产领域构建起稳固的全球话语权。这一优势不是靠掠夺而来,而是几十年产业积累的结果。美国若真要改变现状,就该踏实补课,而不是四处挑事。

0 阅读:66

现代青年钰钰

简介:挥笔扫千军,传递正能量,解析全球热点军情,讲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