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之下》:套马的汉子啊,路在何方?

杨戬看电影 2020-07-24 22:35:22

《白云之下》:套马的汉子啊,路在何方?

陈枰编剧、王瑞导演的《白云之下》,作为新冠疫情以来电影院复工的首批电影,片中故事与现实有着相当的精神同构。本片在2019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入围主竞赛单元,斩获最佳艺术贡献奖,电影提出的艺术问题,就是当代人(无论TA在哪里)如何选择人生路的根本问题。

日木图、塔娜分别饰演的朝克图、萨如拉,貌似是最为普通的蒙古族青年夫妻,然而他们一个过度向往远方的不确定的生存与历险,另外一个则是沉浸在传统的放牧生活里无法自拔。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没有冲突则没有戏剧效果,他们的选择本身都没有错,尤其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同情他或她,也不能简单的批评他或她,也就是说,通过电影这一媒介我们作为围观群众,其实是难以站队的,即便是电影里的其他人,作为他们的熟人,也无法给出肯定的支持或发对,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现实困境”,事业、疾病、脾气、新事物,没有谁能够一成不变。朝克图一再脱离草原,到大城市里闯荡、晃悠,又似乎“良心发现”的归来。作为部落里最威武的套马的汉子,他却不能说服妻子到城里去、到远方看一看,他的路在何方?

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中,除了鲜花灿烂的铁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路标和岔路口,人生的路,向左走还是向左走,过程和结果大概率有大不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林中路》里,对于存在的真理和意义进行了足够的诗化哲学的沉思。而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以《未选择的路》给出了世人普遍的迷惑和惘然,在十字路口,也许诗人更多会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在姜文的电影里,角色可以在城乡之间通达。在海德格尔的哲思中,物与我是思的同一,林中多歧路,而殊途同归。到弗罗斯特的诗歌内,抉择意味着坚定向前走,但也可以在未来表示一些遗憾。

在选择与妥协之间,朝克图更多的选择出走,如此的他一再伤害了萨如拉,即使她看着他套马时发出爽朗和自豪的笑声。萨如拉则不同,她就是草原生生不息的代表,她希望能够在老式而扎实的放牧生涯中,收获更为简单的真谛。城市里的楼太高、马路太宽,五色令人目盲,还是白云之下的蒙古包更为舒展从容淡定。萨如拉面对的是千年级别的难题,城市化进程势如猛兽,内蒙古也不例外。无论是他的丈夫,还是别的邻居,始终有不同的方式去到城市,或远或近,或工作或娱乐,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已然难以维系,这其中的逻辑铺开来说太长,就拿电影中某一次归来的朝克图送给萨如拉一部手机,他就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给近在咫尺却不是面对面的妻子,说出来心中深藏的爱意和歉意。他们的身份认同,有着诸多的不同,似乎难以调和,朝克图并非浅尝辄止,然而他动辄卖牲畜随机搞车却让家庭稳定指数上蹿下跳,还差点儿让萨如拉不能有孩子。当他又一次远行,再度归来时,却不见了妻子。

萨如拉,一个人无法照顾牧场和拉扯孩子,到了满洲里姐姐家。满身行囊的朝克图,疲惫而坚毅的走向满洲里。当城市的轮廓出现在眼前,《白云之下》结束了叙事,但是曲终人不散,萨如拉和朝克图的故事在未来会如何发展呢?他们的选择和妥协,一定还会上演,下一代是在草原还是城里成长呢?套马的汉子,会有套马的儿子吗?

0 阅读:26

杨戬看电影

简介:与杨戬一起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