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只有这两国向中国道歉并归还国宝,现在已灭亡30年

锅锅啊 2024-09-04 02:50:57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却在北京大肆烧杀抢掠,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们抢走了无数珍贵文物,烧毁了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这段历史让无数中国人刻骨铭心。

然而,在这八个国家中,只有两个国家在二战后向中国道歉并归还了部分国宝。这两个国家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为什么是这两个国家?他们归还的国宝有多少?他们的道歉是否真诚?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国家如今已经灭亡30年了。那么,这两个国家到底是哪两个?他们的道歉和归还国宝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00年5月,一场席卷北方的民间运动——义和团运动,因其反帝反教的性质引起了在华列强的高度警惕。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开始了他们对中国的侵略行动。

这支由八国组成的联军,表面上打着"保护侨民"的旗号,实则野心勃勃,意图通过武力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联军总指挥由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担任,这个曾在普法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此时已年过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对即将到来的"东方历险"充满期待。

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炮台,随后一路北上。清政府慌乱之中,一面组织抵抗,一面又派李鸿章南下求和。然而,列强已经胃口大开,岂会轻易罢手?8月14日,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西逃,留下一座繁华的国都任由联军蹂躏。

进入北京城后的联军,彻底撕下了"文明"的面具,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抢掠。他们闯入民宅,抢掠财物;在街头巷尾,随意杀害平民;甚至闯入皇宫,肆意破坏。一时间,北京城内哀鸿遍野,烽火连天。

联军的暴行并未就此停止。他们将魔爪伸向了象征中华文明辉煌的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已经遭到英法联军的严重破坏,如今又面临新的劫难。联军士兵在园中肆意抢掠,凡是能够搬走的珍宝古玩,无不席卷而空;那些无法带走的建筑和艺术品,则被毁坏殆尽。最后,他们放火烧毁了整个园林,让这座凝聚了中华匠心的瑰宝,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创伤。那些被抢走的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见证。

在北京城和圆明园遭受蹂躏的同时,联军还在积极筹划如何从清政府身上榨取更多利益。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十一国(八国联军外加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份条约共十二款,内容包括:赔款白银4.5亿两、允许列强在北京驻兵、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拆毁大沽炮台等。这些条款不仅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更是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

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深重伤痕。它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刺痛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成为激发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就此停止,在之后的岁月里,这段往事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被重新审视?那些参与侵略的国家,又会如何面对这段历史?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参与国中,沙俄作为其中之一,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沙俄帝国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苏联成立之初,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1919年7月25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发表《告中国国民及中国南北政府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承诺归还沙俄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也为日后中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真正的道歉和实质性的国宝归还,要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展开。1951年,一个意义重大的历史时刻悄然来临。当年10月,苏联政府向中国归还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从北京抢走的《永乐大典》残本。这部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凝聚了无数中国古代学者的心血,其归还象征着历史的某种和解。

当时,《永乐大典》的归还仪式在北京举行。苏联驻华大使罗申亲自将这批珍贵的文献交到中国代表手中。这一幕场景,仿佛是在为半个世纪前的劫难画上一个温和的句号。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1959年,一个更加重要的时刻到来。当年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曾被八国联军抢走的清朝镇国之宝"金铁拳"。这件重达44公斤的纯金制品,不仅价值连城,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

在归还仪式上,伏罗希洛夫代表苏联政府正式向中国人民道歉,承认八国联军侵华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番言论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这是八国联军参与国中第一个公开承认错误并道歉的国家。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曲折。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这段短暂的和解似乎又被新的矛盾所掩盖。1960年代初,中苏关系急转直下,双方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日益加深。曾经的"同志加兄弟",如今成了剑拔弩张的对手。

尽管如此,苏联此前的道歉和归还行为,仍然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它证明了即便是曾经的侵略者,也有可能反思历史、承认错误。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为后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处理历史问题提供了参考。

苏联的道歉与归还,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责任的思考。一个国家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如何处理与曾经受害国家的关系,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外交,更涉及一个民族的道德与良知。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宣布解体。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在世界舞台上谢幕。随着苏联的消失,那段道歉与归还的历史,似乎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历史不会被遗忘。苏联的做法,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为中国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先例。尽管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它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仍然值得后人深思。

在苏联之后,是否还有其他国家会效仿这一做法?历史的车轮仍在向前滚动,答案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中,德意志帝国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作为当时欧洲的新兴强国,德国对远东事务的介入,展现了其对全球影响力的野心。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半个世纪后,一个完全不同的"德国",却在这段历史中写下了独特的一笔。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其中,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东德急需在国际舞台上寻求认同和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德开始重新审视其与中国的历史关系。

1955年,一个重要的时刻悄然而至。当年7月,东德总理奥托·格罗提沃尔率团访华,这是东德成立以来第一次派出如此高级别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在访问期间,格罗提沃尔不仅就当前的国际形势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还主动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话题——八国联军侵华。

在北京的一次正式会谈中,格罗提沃尔代表东德政府,就德意志帝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一事向中国人民表示诚挚的歉意。他强调,东德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过去的德意志帝国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东德政府谴责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愿意为消除这段历史造成的伤害做出努力。

这番表态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作为八国联军参与国的"继承者"之一,东德的这一举动无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更是对当前国际关系的一种重新定位。

然而,东德的诚意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访问期间,格罗提沃尔还带来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面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从北京抢走的义和团旗帜。这面旗帜见证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其归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在交接仪式上,格罗提沃尔亲自将这面旗帜交到中国代表手中。他表示,这面旗帜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理应回到中国人民手中。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弥补,更是对中国人民斗争精神的一种尊重。

除了义和团旗帜,东德还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向中国归还了一批文物,其中包括部分《永乐大典》残本。这些文物的归还,进一步展现了东德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诚意。

东德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也与其他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在东德的历史叙事中,义和团运动被视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这种解读与东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密切相关,也反映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历史问题的独特看法。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变数。1990年10月3日,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德正式并入西德,成为统一的德国的一部分。东德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

尽管东德已经不复存在,但它在处理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上的态度和行动,依然值得后人深思。它展示了一个国家如何通过反思历史、承认错误来重建与他国的关系。同时,东德的做法也为其他国家处理类似的历史问题提供了参考。

在东德消失后的岁月里,统一后的德国是否会继承这种态度?其他曾参与八国联军侵华的国家,又会如何看待这段历史?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要在未来的国际关系中慢慢揭晓。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中,日本无疑扮演了最为积极和激进的角色。作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日本对中国的野心远不止于北京城内的几处建筑和文物。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侵略者最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过去。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重新构建了政治体制。然而,对于其在近代史上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造成的伤害,日本的态度一直是含糊其辞,甚至有时否认历史事实。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进程,也成为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关系改善的障碍。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终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就日本过去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表示了歉意。这被视为日本首次在官方层面对其侵略历史表态。然而,这种歉意的表达方式和程度,远未达到中国人民的期望。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一方面,有部分日本政要和民间团体开始反思历史,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弥补过去的错误。另一方面,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又使得历史问题成为中日关系的一大障碍。

在文物归还问题上,日本的态度同样复杂。1965年,日本首次向中国归还了一批在甲午战争时期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其中包括部分《四库全书》。这被视为日本在文物归还问题上的一个重要突破。然而,这次归还的规模有限,远未涵盖日本在历次侵华战争中掠夺的全部文物。

1998年,一个意义重大的时刻悄然而至。当年11月,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访华,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了《中日联合宣言》。在这份宣言中,日本政府首次以书面形式对其过去发动侵略战争表示了"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这被视为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一个重要进展。

然而,文物归还问题并未在这份宣言中得到明确解决。直到2010年,日本才再次有大规模的文物归还行动。当年2月,日本国会议员、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家族向中国归还了一批在侵华战争期间掠夺的文物,其中包括晚清名臣李鸿章的遗物。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视为民间力量推动历史和解的重要尝试。

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在文物归还问题上的态度仍然模糊。许多中国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至今仍存放在日本的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家手中。日本政府一直未能就这些文物的归还问题做出明确承诺。

2015年,中日关系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当年11月,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时隔三年后重启,中日两国领导人举行了会晤。在会晤中,双方同意推动两国关系改善发展。然而,历史问题仍然是横亘在两国之间的一道坎。

日本在处理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上的态度,与其他参与国相比显得更为复杂和微妙。一方面,日本是唯一一个在二战后仍然保持着原有政治体制的八国联军参与国,这使得其在面对历史问题时的立场更为敏感。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与中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的密切联系,又使得两国不得不寻求某种程度的和解。

在文物归还问题上,日本的态度同样充满矛盾。虽然有零星的归还行为,但大规模、系统性的文物归还计划至今仍未出现。这种状况不仅反映了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犹豫,也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复杂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其影响却仍在延续。日本如何处理这段历史,不仅关系到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将影响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中,除了德国和日本,其他参与国的态度和行动同样值得关注。这些国家在面对这段历史时,展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立场和处理方式,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历史认知的多元化。

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强国,在八国联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对这段历史保持沉默。直到199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才首次就历史问题表态。女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国宴讲话中提到:"历史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这种委婉的表述虽然没有直接道歉,但被视为英国对历史问题的一种承认。

在文物归还方面,英国的态度一直较为保守。大英博物馆至今仍藏有大量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尽管中国多次提出归还要求,但英国一直以"文物保护"和"全球共享"为由拒绝归还。这种态度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也成为中英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敏感话题。

法国作为八国联军的另一个主要成员国,其对历史的态度同样复杂。1997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时,就中法两国的历史关系发表了讲话。他承认两国关系曾经历过"阴暗时期",但强调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这种模糊的表述反映了法国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谨慎态度。

在文物归还方面,法国的行动比英国更为积极。2013年,法国向中国归还了一批圆明园文物,其中包括十二生肖兽首中的兔首和鼠首。这一举动被视为法国在文物归还问题上的重要突破,也为其他国家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

俄罗斯作为沙皇俄国的继承者,其对八国联军侵华历史的态度颇为独特。194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苏联(俄罗斯的前身)即宣布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在随后的岁月里,俄罗斯多次表示愿意正视历史,并积极推动中俄关系的发展。

2006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中俄关于二十一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在这份声明中,双方强调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被视为俄罗斯对历史问题的一种间接回应。

美国作为八国联军中的后起之秀,其在处理这段历史时的态度也颇具特色。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八国联军侵华事件鲜有官方表态。然而,在民间层面,美国的学者和公众对这段历史有着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反思。

2001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希利(James Hevia)出版了《英帝国的虚荣:军事仪式与权力政治》一书,对八国联军侵华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批评性分析。这本书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也促进了美国社会对这段历史的重新认识。

意大利和奥地利作为八国联军中的小国,其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态度相对低调。这两个国家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文物归还行动,但在文化交流方面表现积极。例如,意大利多次与中国合作举办文物展览,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比利时和荷兰虽然在八国联军中的角色相对次要,但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这段历史的问题。2005年,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访华时,对中比两国的历史关系表示了认可,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两国的友好合作。荷兰则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与中国开展了多项合作,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八国联军时期的文物,但这种合作精神被视为对历史问题的一种积极回应。

总的来说,八国联军参与国在面对这段历史时,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的国家选择直接道歉,有的国家采取间接承认的方式,还有的国家试图通过文化交流来化解历史矛盾。这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各国对历史的不同理解,也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反思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案例。各国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仅影响着它们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