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曾经想把我扔到江里头自生自灭,那个时候,我才15个月。"1966年,一个叫彭云的中年人,在参观博物时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年轻的女人正抱着一个孩子看着前方,眼神中充满了决绝与不舍。
彭云看着照片中的女人,沉默了许久,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然后别过头,哽咽道:"真的很想她,也很谢谢她。"脸上挂满了泪水,
那个女人是他的母亲:赵一曼,怀中抱着的孩子就是他。
1928年11月,赵一曼莫斯科返回上海,刚到上海,就接到要求,要她立刻赶赴湖北宜昌建立联络站,开辟秘密工作。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已经怀孕8个月的她,只能独自一人住在长江边上的一个木板房里。
这天,她正在执行任务,可一阵眩晕感突然传来,肚子也一缩一缩地传来阵痛,强烈的疼痛感让她根本无法站立,她死命地扣住桌角,低头一看,原来是羊水破了。可此时,她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她深深地呼吸着,强忍着疼痛,用尽力气将桌子上的水杯扔到地上,杯子碎裂的声音引来了在隔壁房间的房东老太太。
看到赵一曼满头大汗的模样,老太太急坏了,抓着赵一曼的胳膊就往门口外面赶,一边拉扯还一边说“你一个外人怎么能在我家生孩子,不吉利的,你赶快走!”全然不顾赵一曼是一个即将要分娩的孕妇。
可为了守住自己负责的联络点,赵一曼怎么都不肯离开。剧烈的疼痛让她根本无力与老太太对抗,终于还是被老太太拖到了门外,没有办法的她,只能强忍着疼痛,钻进了屋檐下那堆乱草里……
第二天清晨,老太太一开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家里用来生火的草垛里蜷缩着一个女人:脸庞青紫、嘴唇乌黑,那是一天前被她从家里赶走的赵一曼。
看到赵一曼虚弱的模样,老太太非但不肯让赵一曼递进屋,反而“咚”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后来,还是在一个搬运工人帮助下,赵一曼才得以进了屋,当晚,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她为他取名为宁儿,意思是平安宁静,名字虽然简单,却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她希望儿子能安安宁宁过完一生。
只是,生于战乱年代,生于烈士家庭,他的一生注定不会安宁。
宁儿出生后不久,赵一曼的身份就暴露了,遭到反动当局通缉追捕。
听着门外面砰砰砰的敲门声,赵一曼又气又急,她她既担心敌人追上来夺去孩子,又害怕不能及时将江西省委机关暴露的消息告知党中央,令同志无辜枉死。
为了不落入反动派手中,赵一曼拖着还没来得及恢复身体,抱着宁儿在黑夜里拼命往前跑,鞋子掉了,也不顾不上捡拾。终于在傍晚的时候赶到了九江,趁上下船拥挤之机,登上了一辆开往上海的客轮。
由于逃跑的匆忙,襁褓中的宁儿,被寒风呛入肺部,身体的不舒适感让他哇哇直哭。而宁儿的哭声也引来了很多人的注意。她只能带着孩子躲在船上的角落里。
寒风扑扑地吹在赵一曼的脸上,还夹杂着一些江水,怀抱着宁儿的赵一曼心中一阵凄凉。作为一个中国人,赵一曼早就立志要将自己的命奉献给国家,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坦然接受。
可作为母亲,她既害怕年幼的孩子会暴露自己,又不忍心他跟着自己东撞西闯,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知不觉间,她的手越来越高,她想把宁儿扔到江水之中。
就在她准备奋力一丢的时候,宁儿突然大哭起来,寒风中,他的两只小手在空中无意识地挥舞着,他太冷了,想要寻找妈妈的怀抱。
宁儿的哭声,让赵一曼一下子清醒过来,她抱着孩子流下了无奈的泪水。
到了上海后,赵一曼找到一家照相馆,抱着儿子拍了一张照片,这是母子两人唯一的一张合影。
她抱着宁儿亲了又亲,然后将他托付给了一个亲戚,尽管心中充满了不舍,但为了千千万万个像宁儿这样的孩子,她还是狠下心肠,闭上眼睛转过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从此这对母子再也没能活着见面。
1935年,由于叛徒出卖,赵一曼不幸被俘,为了从她口中获得想要的消息,日军对她使用了各种酷刑,比如老虎凳、辣椒水等,甚至曾经对她进行了长达7小时的电刑,当她从审讯室出来时,身上有些地方的皮肤都被烧焦了。
如果没有战争,宁儿会和无数的孩子一样,在母亲的疼爱下快乐长大,但时势使然,为了更多的孩子可以幸福长大,他的母亲只能无奈的暂时舍下他。
尽管没能在母亲身边长大,对于母亲,宁儿充满了尊重与爱戴,为了纪念母亲,宁儿用蓝墨水用针挑着在右手胳膊上刺下了“赵一曼”三个大字。
赵一曼是伟大的,理解并支持她的宁儿也是伟大的,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我们才能够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谨以此文,致敬赵一曼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