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开始有福报的三个征兆,不要后知后觉,发现太晚

寒香情情 2024-02-14 05:55:26

《了凡四训》中说:

“命由己造,福自我求。”

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的福报大多需要自己去追求。

虽然人们无法预料和控制所有事情的发生,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言一行中慢慢积蓄力量。

修身修心,赢得福报,谋得命运的转机。

一个人身上出现3个明显迹象,哪怕只有其中1个,说明离福报不远了。

为人以善,聚和气

《劝世》一诗中说: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凡是坏事,哪怕再微小,也不要去做。

而对他人有利的好事,哪怕是好不起眼的小事也要尽力去做。

帮助他人安然度过眼前的难关,甚至人生的至暗时刻,自己心中也会多一分安然和满足。

老舍先生一生,最是乐善好施。

解放后,老舍先生一直住在如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里。

当时他家附近有一座小破庙,名叫三皇庙。

由于里面住了40多位以乞讨、卖艺、算命为生的盲人,那里又被称为“瞎子庙”。

老舍先生经常能在街头遇见这群衣衫褴褛的盲人。

看到他们每况愈下的生活状况,老舍先生内心隐隐作痛,暗暗决心帮助他们。

但他也明白,仅仅只是送吃的、穿的,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于是,老舍先生开始竭尽所能,积极想办法。

他组织文联的成员开班学习班,学习新思想,让他们适应新社会。

对有文艺特长的盲人,亲自找老师教他们新的文艺。

求人为盲人写新词、新段子,还自掏腰包,给他们添置的许多乐器。

待学习结束,一部分盲艺人组成盲人文艺工作队。

老舍先生又开始到处给他们找能付演出报酬的单位,带他们去表演。

另一部分盲艺人,被安排到了专业艺术表演单位当伴奏演员。

至于没有文艺特长的盲人,老舍先生舍下面子,联系北京的各个工厂,把他们都安排到橡胶厂、皮革厂、纸箱厂、印刷厂等单位的合适岗位上班。

经过一番劳苦奔波,北京好几百位盲人终于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瞎子庙的40多位盲人,也陆续搬进条件更好的房子里生活。

盲人们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更有了做人的尊严。

自此以后,每当老舍先生下班回家经过灯市口西街时,住在那里的盲人们全都能辨出老舍先生的脚步声,然后点亮家里的灯后,赶紧站到家门口。

他们只为给老舍先生照亮回家的路,跟他热情地打上一声招呼。

一直到老舍先生去世之前,这条路上的灯光,都是灯市口西街一道充满温情的风景线。

老舍先生用善意,点亮了盲人们对生活的希望。

盲人们则日复一日,用真情实感为老舍先生照亮一段回家的路程。

老舍先生从精神到行动,都给予别人最大的善意。

这份大善,也在不知不觉间为他积攒了人民的口碑,成就了他“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管子说:

“善人者,人亦善之。”

良善的人,用发自内心的善温暖对方,从来不是为了谋求回报。

而是单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给他人传递温暖,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始终以善待人,周围会凝聚“善”的能量场。

让心田得到滋养的其他人继续传递善意,绵延不绝,让整个世界一团和气。

而他们自己,也必然拥有深厚的福报。

处事以宽,盛大气

王阳明说: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即便是他人犯下错误,也常常能以宽大的胸怀处理事情,令人心服口服。

所谓细微处见人品,宽容之心,往往只用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让人感受到。

朋友大江到一家新开的理发店理完发修胡子时,突然咳嗽了一下,被理发师不小心刮了一道小口子。

理发师紧张极了,吓得不知所措,连老板都亲自过来,连连道歉。

大江微笑宽慰道:

“怎么能怪你呢?

都是我咳嗽没来得及跟你打招呼,幸亏你的刀收得快。”

简单的一句话,立刻消融了对方的紧张感,拉进了与他人的距离。

宽容之心不仅能消除他人顾虑,化解矛盾,有时还能留下美名,传颂千古。

在明朝,有一个名叫董笃行的山东济阳人,在京城做官。

一天,他收到一封弟弟寄来的家书,说家里正在盖房子,却因为地基的事情跟邻居发生了争吵,希望他能出面解决这件事情。

董笃行明白了,这是弟弟希望借助自己的权势撑腰,争取更多的土地建房子。

他马上写了一封回信说:

“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

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里人收到信,深感有理,也为董笃行的胸襟折服,接下来建房子时主动让出几尺。

邻居见状,不好意思了,也让出去几尺。

最后,这两家一共让出八尺宽的过道,等房子建好后,过道就成了胡同,被称为“仁义胡同”。

在切实的利益面前,双方都能以宽容之心各退一步,展现了中国人的大气。

正因如此,才使得“仁义胡同”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子孙后代的精神遗产。

《史记》里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受到伤害时,宽容,能让人不会动辄打击报复,而是设身处地谅解他人的难处。

遇到利益冲突时,秉持宽容之心,则能主动吃亏,让利给对方,不纠缠于是非纷争。

以宽待人,既要有容人的雅量,也要有智慧处事的气度,让心田如海,容纳百川,盛天地之大气。

待人以诚,蓄贵气

孔子曰: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说话办事讲诚信,原本是一个成年人立足于世的基本要求,现在却成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

最怕遇到明明答应好自己的事情,对方临了却由于各种原因推脱说不行了。

但凡发生过一次、两次,即便是情有可原,下次再有事情的时候,对方也不会再会是脑海中的第一人选。

言而有信、处事真诚的人,一旦允诺,必定会竭尽全力说到做到。

也让托付他的人安下心来,再无后顾之忧。

秦末汉初,有个叫季布的楚国人,是项羽的一名爱将,曾多次带兵打败刘邦。

季布为人非常仗义,因为信守承诺在军营里威望很高,并且享誉四方,跟很多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有这样的谚语: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刘邦称帝后,依然记恨季布打败过自己的事,下令全国通缉季布,还告知天下:谁要是敢窝藏季布,一律灭三族。

季布在逃亡的路上,总是遇到曾被自己应允帮助过的人,他们心甘情愿冒着被灭三族的危险保护季布。

季布先是被濮阳一户周姓人家收留,以奴隶的身份暂住。

后来又来到山东的一户朱姓人家,不仅受到朱氏礼遇,朱氏还为了季布铤而走险,专门到好友夏侯婴那里为季布说情。

朱氏说,季布先前打败刘邦,是因为身处敌对阵营。

如果一直逼迫季布,像他这样的人才一旦去投奔敌国,只会加剧汉朝和敌国的矛盾。

夏侯婴认为朱氏说的有道理,跑去成功劝谏了刘邦。

就这样,季布不仅成功保住性命,还入朝为官,成为历史上辅佐项羽后,接连辅佐汉朝三位皇帝的传奇人物。

正是季布与人交往时保持诚信,种下了因,才在逃命途中得到诸多贵人相助,化险为夷。

爱国将领冯玉祥说: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

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诚信”的人之所以受人敬重,是因为他们既在心理上百分百重视诺言,也在行动上千方百计兑现承诺。

做人做事,秉持诚信,会不断为自己赢得信任。

得到的信任越多,愿意与之合作的人就越多,心甘情愿提供便利的贵人也会越多,共同合作时的凝聚力也就越强,成功的几率自然也越大。

以诚为本,以信致远,积蓄各方力量,势必无往而不利。

《小窗幽记》里说: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

人无法改变出身,无法选择天生的资源,但是可以完善自我,改变命运。

保持良善,将善意传递给他人;

处事宽容,不计较眼前得失,修炼容人雅量;

秉持诚信,营造"信任"的朋友圈。

人生短暂,愿你在有限的人生里,持续修身修心,用心经营,赢得更多福报。

作者 | 紫翘·凌灵七

摄影 | 紫翘·摄影爱好者投稿。

0 阅读:11

寒香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