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悲催一生的皇帝:被太监欺辱,遭藩镇玩弄,被关黑屋,最后灭满门

“霓裳一曲千峰上,破舞中原始下来。”这说的便是大唐盛世,不仅仅是歌舞升平,更多的是太平盛世。大唐盛世自李渊定都长安,称帝

“霓裳一曲千峰上,破舞中原始下来。”

这说的便是大唐盛世,不仅仅是歌舞升平,更多的是太平盛世。

大唐盛世

自李渊定都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起,中国一代盛唐算是拉开了帷幕。不仅是唐太宗,唐高宗等这些帝王翻新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等闻名后世。

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在盛唐时期都达到了鼎盛的程度,是其他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在文学方面,“唐诗”的背后是无数的迁客骚人。

陈子昂,李白,杜甫,王维等,他们的诗句更是流传千百万年,直到今天依旧是孩子们课本上的必学内容。

文风多样,文辞扎实又不缺乏华丽,这时候的诗人想象力丰富,诗词既是对真实生活的描写,又是厚实的理想主义。至今仍然是不可超越的经典。

但是朝代更迭也是历史前进的必然,就算是空前盛世的唐朝也是如此。

人们常说,一座足够坚强的城堡从外面是打不垮的,如果想要毁掉它,就必须从内部去摧毁它。

打败一个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

唐朝后期,本就是征战不断,民间民不聊生,唐宣宗在位的时候,唐朝的经济就已经在快速地倒退。这对于一直以来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的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而真正打开亡国的八音盒的,其实还是宫中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唐懿宗继位的时候,国内的民众变动,就已经无法镇压了。

这也是亡国之音正式响起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皇宫有一大半的权力,就已经拿捏在宦官的手里了。

就连皇宫中的禁军的掌管大权,也一度旁落在宦官的手中 。这个时候,假传圣旨已经是一件明目张胆的事情。

帝王的更替速度也达到了一个巅峰。而上位的皇帝,也是渐渐地向着傀儡的方向去发展。内忧外患,其实已经奠定了唐朝已经要亡朝的事实。

一个有志向的傀儡皇帝

直到唐昭宗继位,迁都洛阳开始,唐朝亡国音已经达到了高潮部分。

这位皇帝的一生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样一波三折。唐昭宗原名叫做李杰,在继位之后改为李敏,后来又改为李晔。

“晔”的意思是光,光明灿烂的意思。或许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候,唐昭宗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晔”,也许也是希望即将陨落的一代盛世能够在自己的手中,重新恢复到往日生机勃勃的样子。

但是对于这位唐昭宗来说,美好的期望实在是伴随着太多太多的力不从心。

首先在大形势上,决定了他这一生一定会受制于宦官的原因就是,他的皇位就是当时专权的宦官推荐而来的。

这名宦官叫做杨复恭,虽然是一位宦官,但是也是一个非常英勇有谋略的人。早在唐懿宗在位的时候,杨复恭就已经凭借着镇压庞勋的功劳,成为了枢密使。

宦官本是聚在后宫伺候娘娘们的奴才,他们和宫女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由于思想上的开放,有才之士不论男女,不论身份,多年来,宦官的权力也在一点点地被放大。

再加上一部分的宦官时刻,陪伴在皇帝的身边,不仅仅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对于皇帝的秉性脾气也是摸得门清。

皇帝和这些宦官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也就是这样一日日的朝夕相处,才给宦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到了唐昭宗的时候,杨复恭就已经是半个皇帝了。

日常的跋扈就不提了,就连宫中的禁军此时也是唯此人马首是瞻。

要成就这样的一番大业,单单只是公众的专权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背后坚实的靠山。而杨复恭选择了当时军力,权势都非常强大的李克用。

二人狼狈为奸,,里应外合将新继位的唐昭宗给控制得死死的。

大形势上对于唐昭宗就非常的不利,放眼满朝文武都是面善心狠的角色,表面上高呼唐昭宗陛下,但是他们真正的主子确实一旁的杨复恭。

无效的抗争

这样的处境一度让唐昭宗感到非常的绝望,唐昭宗也曾经试过反抗。但是他虽然是饱读诗书,文章写得也很是不错。从小便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实在是,在用兵打仗方面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再加上生在这样的动荡年代,老皇帝去世的突然,他几乎是被赶鸭子上架,没有任何的治国谋天下的经历。

就算是有心反抗,既没有绝对的实力,有没有过人的谋略。要扳倒当时权倾三朝的杨复恭实在是有些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的味道。

本就被宦官拿捏在手里的唐昭宗能用的人就不多,好不容易找到几位将士去讨伐李克用,希望能够有一丝的转机,但是又是大败而归。

后来又下令抓捕杨复恭,这一次倒是赢了,但是逃走的杨复恭就好像是回了狼窝的狼崽子,引来了藩镇的大军。

藩镇举起进攻,虽然唐昭宗的大将李茂英勇扳回一局,但由于唐昭宗的冲动,不听劝,又将自己堵在了死胡同里。

最后的机会已经没有了,唐昭宗很快就落入了敌人的手中,不仅自身性命难保,就连孩子和妻子都一并遭到了迫害。

唐昭宗这一生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好不容易当了皇帝,还是一个傀儡皇帝,一开始就是一枚棋子。又是监禁,又是拷打,吃了不少苦头。企图反抗却发现专业不对口。

可以说是即可悲又可笑。

结语

自古帝王都是踩着众多兄弟爱人的尸骨,一步步爬上龙椅的。治国之才要求八面玲珑,有勇有谋。

就算是大唐这样的盛世,君王的能力也是非常关键的。

唐昭宗一生命运悲惨,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他自己的。论文才或许比得过盛世先皇,但治国平天下却是一窍不通。

不过朝代的更迭也是必然的,那时候的唐朝已经是一个镂空的花瓶,或许就是在强大的君主都无法平息那样一场内忧外患的浩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