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包产到户取代人民公社大集体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历史园园丁说史 2024-10-11 10:03:42

很多人一提包产到户就是分地种田,其实包产到户更大的意义是放权和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好理解,就是打破了束缚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破除了姓社还是姓资的思想顾虑。

所谓的放权:其实通俗来说就是由原来包产到人民公社,现在改为包产到户了。

那么为什么包产到户就是放权?

经历过人民公社生产队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生产队也没有自主权,县里把征购计划下达到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再根据全公社的土地和产量水平,造出种植计划,然后再分解到各村。

因为责任在人民公社,所以公社就要组织生产,这种集体生产必然导致出工的程序化,要按班按点,类似于工厂化管理,而且也会造成农民类似于打工者,虽然理论上说,农民是集体的主人,但实际操作起来,怎么种、怎么管、收了怎么分,农民其实做不了主。

知道了这些,也就知道为什么农民没有积极性的原因了。

咱抛开集体劳动是不是存在大锅饭、是不是存在平均主义,是不是影响农民干活的积极性不说;就凭前面这几条,种、管、分如果自己不能自主,农民的没法主动。

你没法参与计划,最后的粮食分配也没法参与,如果一年一年,别管产量高点低点,分配都不会有改变,你让农民还怎么积极。

这样势必造成社员出工只是例行公事,很多农民干着活还想着散工后,到那里能多拔点草或拾点柴火。

那时农民想改变生活状况也只能这样,其他“致富”的路都被堵死了,庭院种植、养殖,即院子里种点菜、养点猪、羊鸡、鸭之类的也有规定,因为这属于资本主义的尾巴,虽然当时经济困难,不能完全割掉,但也要警惕,不能让它长大了。

年轻人可能想不通为什么那时对农民管的这么死?

其实只有在当时的环境下,当时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问题,才能理解,那时是集体大生产,要确保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就不能有私心,如果放任大家发展“资本主义的尾巴”,必然造成人心涣散或者说人心浮动。

有人说人民公社大集体没必要解散,可以逐步完善,其实那时没少采取了措施,比如:

那时采取学习雷锋、张思德、白求恩、王铁人等等先进典型,逐步去掉私心杂念,塑造共产主义新人。

采取办学习班、游街、批斗会等形式改造和警示一些人。

同时采取忆苦思甜、对比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地狱般的生活,来体味当时生活的幸福,别生在福中不知福。

虽然努力不小,但收效不大 ,为什么?

我想可能是应了那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提高人民的思想水平。

我就想一些网友,老是拿现在的进口粮食说事,那么反过来说:如果那时咱们不出口粮食,不帮助那些穷哥们,而是进口一些粮食让农民先吃饱肚子,是不是更能体现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吃饱肚子的农民会不会反过来努力生产,农业生产会有进一步的提高,那么人民公社生产队是不是就不会解散了,当然这些都是假设。

当然了现在人们想象的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也是建立在如果的基础上的,什么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什么一心为公,公而忘私。。。

果真如此,什么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

果真如此,七十年代末就实现机械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了!

果真如此,人民公社也解散不了,即使强制解散,绝大多数村子也会重新合起来。

说到这里,我就想包产到户,解散人民公社,其实是把原来人民公社农业生产的责权利下放给农民。

你农民不是说人民公社是大锅饭、干多干少一样吗?

那么好!国家直接把地包给你,你只要完成征购任务,把原来人民公社每亩地该交的粮食交给国家,你愿意怎么干怎么干,干完地里的活,你愿意打工就打工,愿意做小买卖就做小买卖,你如果有能力、有魄力,能办大工厂,能贷款、能雇工,也不用担心走什么道路问题了。。。。国家省心、农民舒心,何乐而不为,想想公社时期,政府操碎了心,农民并不满意,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

包产到户其实就是尊重农民的意愿,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