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去书店吗?可以放松身心的那种

“在书店里,人永远不会感到孤独!”这是电影《书店》最后的一句话,耐人寻味。在文字包裹的空间里,哪怕只剩下一个阅读者,也可

“在书店里,人永远不会感到孤独!”这是电影《书店》最后的一句话,耐人寻味。在文字包裹的空间里,哪怕只剩下一个阅读者,也可以尽情享受精神的充实感,忘却时间,忘却烦恼。

开一间书店,这是很多人的梦想。当晨光洒满门扉,打开书店的大门,冲上一壶好茶,在茶香悠远中开始一天的忙碌。整理书架,与进门的顾客打招呼,挑一本喜欢的书自己阅读,一定是件幸福的事。

只是,商业与梦想终究不同。硕果仅存的那些书店,大多靠着“书+咖啡+文创+别致的环境”的模式杀出重围,转型成为了网红的打卡地。

不必觉得“网红”是什么贬义词,能够被大众认可接受,本身就是书店的胜利。在临海,网红书店同样存在。

1、余丰里书店

临海赤城路南段更铺巷口的余丰里书店,是在余同丰当铺旧址上改建而成的。这里保留了民国风格的建筑,有着鲜明的时代感。书店门口,余同丰的石雕牌匾还完好保存着,比起书店的招牌,更有辨识度。

余同丰当铺旧址的前厅,是一座两层的四合院建筑。经过改造,落地式的玻璃窗使这个不大的院落瞬间开阔起来,暖黄的灯光透过窗子,老远就能望见里面一排排布置得满满当当的书架,三面皆是。

书店内部的空间划分,依赖于书架和几根斑驳的梁柱,没有指示牌,没有桌椅,只有茫茫书海。置身其中,随意翻阅图书,遇到心仪的即可买下,即使没有合适的,在这古屋书香中走上一遭,也颇能赏心悦目。

穿过一道木门,后面是余丰里民宿,在民宿入住的客人可以在书店挑选两本书带回房间阅读。窝在二层观景露台的藤椅上,吹着风,翻着书,在青砖灰瓦的幽静里,打发掉旅行中的时光。

像这样由传统建筑改建而来的店铺,在临海还有很多。老店沉积的文化与新的业态叠加,衍生出别样的味道。

1、立本书斋

和余丰里一样,立本书斋也是由历史建筑改造而来。

立本书斋坐落于括苍镇张家渡老街,原为闲置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重修设计时秉承“新旧结合”的原则,在保留老建筑风格的前提下进行改造,结合街区历史文化挖掘,盘活资源。

书店外立面基本保留了原建筑风格不变。内部增加了大量现代元素,采用玻璃窗引入自然光线,使得整个阅读环境更加明亮通透,空间也更开阔。

立本书斋是临海市图书馆括苍分馆,因而多了一份公共服务的情怀。馆舍面积140平方米,有图书万余册,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这里还提供自动化借阅服务,与临海市图书馆通借通还,是中心城区向乡镇延伸的文化窗口。

书店里还设置了亲子读书区、阅读阶梯、休闲吧等区域,如果恰好来到括苍镇,空闲时间不妨到立本书斋里转转。

3、再望书苑

时下的书店不单纯是卖书之店了。在小小的空间里,不仅可以买书、阅读,也有咖啡、香茗以及精美的点心。当然,还有窗内外赏心悦目的风景。这些书店有个更准确的一个名词,叫做“书咖”。

临海的再望书苑满足了文艺青年们对书店的全部期许,和那些只把咖啡、小食当作噱头的书店不同,这家书店是真的在认真照顾读者们的味蕾,很多客人进来并不为读书,只为尝一口甜点,品一杯咖啡。

再望书苑有两家门店,一家在灵湖景区内,另一家在紫阳街三抚一宅旁边。两家店环境不同,但布局、服务等都类似。日常会举办许多文化分享会、阅读分享会、诗画展等,颇能吸引人气。

相比之下,紫阳街上的再望书苑人气要更高些。楼上楼下两层,书架不高,在明亮的灯光照射下,一摞摞的图书像是精美的艺术品。桌椅在店内分散布局,沙发很舒适。窗边的吧台、庭院里的桌椅都可坐下阅读,处处透着雅致。

走过临海,看见古老的建筑被图书赋予了全新的生命,看见人们热爱读书、崇尚读书的精神,也看见了当地书店不可替代的气质。尽管现代科技阅读产品改变了我们读书的习惯,但书店从未消失,它在文明的演化中,渐渐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甚至是精神地标。

【陈少非作品/《依山临海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