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地处山西省南部,黄河中游,位于东经112°56′至113°01′,北纬35°19′至35°50′之间。全市总面积为1992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
河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位于运城盆地和汾河谷地之间的黄河沿岸,境内有西侯度、大禹渡、桑干河、龙门等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古渡口——安邑渡口和中国古代最大的铁冶场——铁冶场遗址;还有河津老街、关帝庙等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中条山抗战根据地、张之洞黄河第一桥、万泉寺等一批历史人文景观。河津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山西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的五个地区之一。这里有世界地质公园——龙门石窟和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鹳雀楼。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寺。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卢舍那大佛被称为“龙门第一品”。
龙门石窟以其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第一石刻艺术宝库”。主要有卢舍那大佛、宾阳中洞、奉先寺三座洞窟组成,各窟之间有通道相通。其中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耳朵宽1.38米,耳朵深达7米。大佛由龙门山和香山寺组成。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也是整个石窟群中唯一的露天大佛。
从头部到膝盖以上全身都是雕刻而成。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涅盘像。两耳垂肩,面部丰润,眉目清秀,神态安详。
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河津市鹳雀楼景区内,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被誉为“天下绝景”,“古今楼观之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重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总高度为34.7米,底边长22.2米,檐口高14米,砖木结构。楼分五层、高约20米。全楼共有殿宇楼阁80余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质结构楼阁式建筑之一。
鹳雀楼于2001年10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鹳雀楼的命名是由两个词组而成:其一为“鹳雀”,因其“飞入芦花都不见”的奇特景观;其二为“鹳雀”,因其“白日依山尽”的雄伟气势。这两个词组组成了富有诗意、意境深邃的命名。
关帝庙
关帝庙,俗称“城隍庙”,位于河津市老城,是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道教庙宇。据《河津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建城隍庙于安邑西门外,至元二年(1265年),乃建于河东之滨”。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扩建为庙宇,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现存建筑主要由山门、戏楼、关帝殿、东西厢房及东西配殿等组成。
据《河津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年,建城隍庙于安邑西门外”。山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160平方米。戏楼位于山门的最上面一层,为四柱三间的仿古楼阁式建筑。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为东配殿,西厢为西配殿。关帝殿是大殿与配殿之间的过渡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供奉着高3米多的关帝圣像。东、西两厢各为五间建筑,这是关帝庙的主体部分。
永济水帘洞
永济水帘洞,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城东10公里处的中条山腹地,地处中条山北坡,这里峰秀而林幽,洞深而石奇,水帘洞全长1200米,宽20米。在水帘洞入口处的对面石壁上有一条长约30米的石梁直穿而过,石梁上有两个小洞口,一个小洞口下有一座小石塔,小石塔上刻着“水帘洞”三个大字。水帘洞中有“三清殿”、“玉女十八娘”等大小18个景点。在水帘洞中,还有一个水帘洞瀑布。从远处看,此瀑布宛如一条白龙挂在山崖之上,落差30米。
水帘洞的景点以三清殿内的玉女十八娘最为出名。玉女十八娘是根据中条山的神话传说创作的一组雕塑。玉女十八娘是由一块神奇的玉雕琢而成的,她是圣母补天留下的七块神玉之一。她长着三只眼、一张嘴、两只手和一条腿。她手捧神火盆,脚踩祥云,头戴花冠。她头上戴着花冠,手上拿着神火盆;她身穿花衣裳,脚踩祥云;她昂首挺立在大殿之内,右手托着神火盆。这组雕塑生动传神地再现了玉女十八娘补天的情景。此外还有玉女十八娘、玉女望夫等塑像。玉女十八娘为一组大型浮雕,表现了玉女和圣母的形象。
中条山抗战根据地
中条山抗日根据地位于河津市南部,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中条山以其独特的地形,复杂的战争环境和独特的战争形式,成为八路军“抗战第一枪”、“华北抗日大后方”和“山西抗战大本营”。
1942年8月,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离开太行山,到达中条山,并在此召开了有国民党代表、八路军代表、地方政权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重要会议。
12月11日,朱德总司令在中条山发表重要讲话,对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给予了充分肯定。此后,八路军根据朱德总司令的指示,在中条山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游击战争。1943年9月13日,朱德总司令在中条山战役中不幸殉国。
中条山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敌后抗战的缩影。其所开辟的根据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兵员充足、物资丰富、民风淳朴。
河津老街
河津老街,位于河津市龙门镇境内,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一条商业古街。它东起古柏路,西至北大街,全长920米,宽约15米。老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老街的建筑结构、装饰风格、人文内涵以及空间布局等均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河津老街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形成。明嘉靖年间,在原旧街的基础上由商贾集资,筑起一条长约1000余米、宽约10米的街市。由于这里地处黄河岸边,地势高峻、交通不便,而这里又是通往晋西北和陕北的必经之路,因而成为山西南部商品集散地。
河津老街上现有的店铺有:“三间店”(以经营布匹、绸缎、杂货为主)、“五间楼”(以经营百货为主)、“老药铺”(以经营中药为主)经营杂货为主)、“金号”(以经营金银首饰为主)等。其中“老药铺”为清乾隆年间所建,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余年历史;而“五间楼”则是民国时期所建。从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来看,这两座店铺的建筑都是典型的明清古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