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军委反“教条”,粟裕被整不算冤?金门之战早已埋下隐患

星光追梦者 2024-12-14 14:50:27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8年5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席卷了参会的解放军将帅们。

在年初毛主席“军内整风”建议的指示之下,此次军委扩大会议围绕着“教条主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展开了持续时长近2个月的批斗。

而在这次批斗中,粟裕大将成为了被众人“打倒批臭”的目标,造就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大案。

多年后,作为事件中心人的粟裕大将,古稀之年依旧上诉申冤试图为自己平反,但最终也没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直至其去世10年后中央才澄清了事实真相。

粟裕58年“被整”到底因何而起?他多年未洗清罪名,到底算不算冤枉呢?

点个关注,一起探寻1958年粟裕被批的隐秘。

开国大将惨被整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尤其是建国后新中国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军事会议,有着十分特殊的时代背景。

此次会议的召开,实际上是为了响应同年春先后发生的几次会议。

在1月至4月的南宁、武昌、成都三次会议之上,毛主席结合彼时国际时代背景,多次强调提出:军队不能出问题,不要发生朱可夫事件,将苏联军队中存在的问题带到解放军中!

在如此背景之下,主席适时提出了召开军委扩大会议的想法,希望对军队问题进行一次大规模整顿,扼制我军军内苏联“教条主义的增长”,从苏联教训中吸取经验。

作为国防部长、军委负责人,彭老总在与周总理、邓小平总书记商议后,决定以我党历来的整风方式开展工作。

1958年5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召开,全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超过300余位领导参与了此次会议。

在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掌控主持之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会由此拉开了帷幕。

5月27日,军委扩大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式上,作为会议主持人的彭德怀肃穆地宣告了会议的两大任务——整风、整编。

而此次大会整风,所要惩治的第一个典型,便是开国十大将之首粟裕。

实际上,在军委扩大会议召开前一天,军委方面便已经将粟裕总参谋长揪了出来,要求他在“总参与国防部关系”问题上做出自我检讨。

而在第二天的正式大会之上,当着300余位开国将帅的面,大将之首的粟裕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被军委扣上了“个人主义”的大帽子。

在两个半元帅的揭发之下,粟裕成为了“个人主义”的典型,成了此次大会的第一个重点打击目标。

那什么叫做“个人主义”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军委扩大会议上的将帅们给出了答案。

首先,粟裕被认定为犯有“一贯反领导”、“向国防部伸手要权”的问题。所谓“一贯反领导”,指的实际上就是粟裕大将从军经历以来与陈、聂、彭数位领导之间的不和睦。

其中尤指建国后,粟裕大将与彭老总二人之间的矛盾。“向国防部伸手要权”,则是双方之间矛盾的一种深刻体现。

除此之外,军委还以“告洋状”、“里通外国”为理由,为其坐实了不顾家国利益的“个人主义”的大帽子。

甚至后来,一些人更是言辞激烈地表示:“粟裕乃是大盗盗国!”

在如此巨大的罪名之下,粟裕无可避免成为了会议之上众人喊打的目标。

在战友们、领导们、下属们的批评之下,粟裕大将做出了多次自我检讨,希望能够在大会中“过关”。然而,其多次检讨都被大会以“不够深刻”为由,不予认可通过。

在5月27日至6月8日的连续批斗之下,粟裕精神几近崩溃。

最终在夫人楚青的劝说协助下,粟裕将会议之上所有被抛给自己的罪名接下,写下了“深刻”的检讨书。

很快,粟裕到总参谋长身份被撤,调离军事岗位一线,罪行通报全军。自此开始,粟裕被调开始了长期的被污名化生活,直至离世仍未洗清。

粟裕到底有没有真的犯下这些错误?他的“被整”又冤不冤屈呢?

是非曲直难评说

粟裕大将“被整”,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长期以来为我解放军内部和军事和历史研究人员们所关注。

人们普遍认为粟裕大将确实存在错误,但这种错误主要是某些客观原因造成,58年军委扩大会议实际上是放大了粟裕大将的错误。

小编实际上也认同这种说法。但在粟裕大将犯错这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小编认为粟裕犯错不仅是某些客观原因影响,实际上也有其个人的主观“骄傲”因素。

首先来说客观原因,造成粟裕被两个半元帅攻击的主要因素,大多是一些客观事件造成的误会。

无论是总参与国防部之间的权责划分问题,还是总参工作中聂粟二人之间的工作矛盾,亦或是黄花塘事件中粟裕的站队问题,都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存在。

例如粟裕之所以“不接受”上级彭老总指示,是因为总参、国防部之间长期以来权责划分的不规范,很多问题上根本不清楚该不该接受指示。

这属于客观上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也正是因此,才造就了朝鲜战场调兵和擅自计划攻占马祖列岛等事件的发生。

而粟裕不受聂帅领导,总是“越级”向毛主席汇报工作问题,实际上是主席亲自指示的,是主席个人对粟的偏爱。

至于陈老总的“黄花塘站队”问题上,粟裕看似是不接受领导,帮助饶漱石赶走陈老总。

但从实际出发,“黄花塘事件”时期,粟裕正于一线指挥战斗,根本没空管后方两位领导之间的问题。

由此可见,粟裕大将被扣上的帽子,很多是虚构的,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一种假象。

可是除开这些客观原因之外,粟裕大将被人攻击,扣上了“个人主义”的帽子,也是存在个人主观因素的。

而这一因素便是其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为何这样说呢?

作为多年老革命,粟裕按理说应该是十分清楚组织纪律问题的。多年以来,他也未出现过不满组织领导,做出不当越权之举的行为。

哪怕是红军时期与乐少华那样的蛮横之人为伍,也没发生过这些问题。

为何偏偏是建国后在总参谋部工作时,他却出现了那么多的“傲上”错误,以至于被人抓着不放。

问题的产生不会是一方面,除却客观因素外,难道粟裕大将不存在一点“功高自大”心态,从而才引发与领导的矛盾吗?

淮海一战为解放战争定鼎乾坤,粟裕一跃成为解放军顶级将领之列;人民纪念碑培土仪式上,粟裕赶超诸元帅,紧随主席、朱贺两位老总之后第四位奠基培土。

建国后先后由毛主席点将接任攻台总指挥、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1954年,粟裕更是反超聂帅接任总参谋长,不久后一跃而为军委委员、中央委员,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军事领导干部之一,粟裕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

这样一飞冲天的人生经历,是不是让他产生了一些不易察觉的骄傲自满之情?

当然,要证实这一定论很难,但也并非没有一点依据。

这种骄傲自满之情,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金门战役,实际上便能窥视一二。一定程度上讲,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粟裕大将58年的悲剧便被埋下伏笔。

骄傲自满埋祸患

1949年7月,解放军已经顺利完成对江浙等地的收复工作,浩浩荡荡开进福建等南方沿海。

在粟裕的指挥下,三野出动8个军兵力顺利清扫了福建地区的残存国民党势力,将部队摆到了厦门一线,等待着后续进攻金门等地,对台湾发起总攻。

然而,让人感到惋惜的是,金门战役我军却迎来了解放战争中的一次大败。

负责防御金门的国民党22兵团,名为兵团但主力早已在淮海被打残,仅有两万余老弱病残,没多少战力可言。而与他们隔海相望的则是三野最为彪悍的十兵团。

作为三野王牌,叶飞带领的十兵团兵强马壮,无论是单兵作战素质、部队人数,甚至是武器装备都比国军更具优势。

可就是这样鲜明的对比,最终呈现的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

我军三个团的登岛先头部队,在古宁头遭遇大败惨遭全歼,留下了解放战争史上最大败绩。

金门大败,事后引起了我军方面的高度关注。多年以来,无论是解放军内部还是后世的研究学者们也对此做出了详尽分析。

而在经过仔细分析后,无论是我军将帅还是研究人员得出此次大败的首要原因便是——轻敌。

据解放军上将刘亚洲介绍,十兵团司令叶飞早在入闽期间便展现出了轻敌自傲之心。

他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拿下金门是易如反掌之事”,甚至作为福建彼时的最高军政长官,他都已经任命好了金门县长人选。

不仅是叶飞本人,十兵团以及负责主攻的二十八军领导集体对金门战役实际上都不怎么上心。

十兵团司令叶飞忙着处理福建事务,主攻的二十八军军长抱病上海、政委困于福州政务、参谋长也不在其位。

如此重要的任务,最终竟只交由副军长萧峰一人统辖。相关作战方案提交后,一干人等更是没人关注审核,匆匆做出了作战指示。

毫无疑问,二十八军、十兵团甚至于三野领导层都要为金门的失利负责。如果他们任何一层能够不被骄傲占据大脑,都不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金门失利主要还是十兵团骄傲轻敌,怎么能认定代司令粟裕也骄傲轻敌,并将这种不扎实的推论作为日后其悲剧命运的缘由呢?

实际上,金门失利三野代司令粟裕是一定要负领导责任的。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在于金门大败实际上不是个例!

就在金门大败后不久,三野王建安7兵团在登步岛战役中再遇败绩,不仅没能顺利夺下岛屿还付出了上千解放军战士的鲜血。

1952年11月,十兵团防守的南日岛遭国民党军突袭,我军超1300余人牺牲,八百余人遭俘虏,其中包括上百女性。

三次重大失利,均是粟裕麾下三野造就。更为关键的是,在三次重大失利事后的反省中,我军指战员们多次提到了“轻敌”“骄傲”等关键词。

那是什么导致他们轻敌自傲呢?是什么让他们在岛屿战中受挫,与解放海南的四野形成鲜明对比呢?

还不是因为三野淮海战场一战消灭国军80万精锐,葬送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三,拿下了解放战争的不世功勋。还不是三野南渡长江,横扫江浙的辉煌战绩嘛。

“7个纵队包打天下”,彼时恐怕是三野不少人心中的彼此的共识。长江以南的战事,在不少人看来不过是大战后的扫尾罢了,哪里值得关注。

这样的气氛和想法,不可能是仅仅停留在基层的,否则作为决策层的粟裕和三野领导人们不会接连三次犯下大错。

如果粟裕等领导没有一点儿骄傲之气,叶飞、王建安这些兵团司令们,真的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轻视组织交代的任务吗?

前半生勤恳革命而稍显暗淡,壮年一战成名、位列中央,这样的人生经历,出现骄傲自满之心,实际上也并不让人意外。

加上建国后,毛主席的一再看重,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骄傲之心,最终导致粟裕大将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催生了58年军委会议上的“被整”。

尽管对粟裕大将而言,58年的失意影响了其大半生。但这种打击却在一定程度上搓掉了他的峥嵘锐气,最终在主席的帮助下,他平稳躲过了动荡的60、70年代。

也正是那些年里他犯下的错误、遭遇的人生变故,丰满了他的人生形象,造就了开国大将之首的传奇人生,让他成为后人们孜孜不倦的讨论话题。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