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成人礼:刘书记遗憾错过,有人不知道这个礼节,有人心虚吓得删掉2年前的文字

文/桐城一派可能连刘红英书记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一夜曝红不说,连带“成人礼”也成了炙手可热的热词。“成人礼”肯定不是郑州的

文/桐城一派

可能连刘红英书记自己也想不到,自己一夜曝红不说,连带“成人礼”也成了炙手可热的热词。

“成人礼”肯定不是郑州的社区书记刘红英发明的,但是通过刘书记之口,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个名词。

所以,说是刘书记带火了“成人礼”这个词,恰如其分,一点没错。

在这之前,我是知道有“成人礼”一说,但印象不深,如今经刘书记一提醒,我有点后悔莫及,因为我有可能错过了儿子的成人礼了。

11年前,儿子18周岁,我不知道学校有没有举办成人礼,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肯定是错过了儿子的“成人礼”。按照刘书记当时噙着眼泪称这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的说法,我应该痛心疾首才对。

什么是成人礼?通俗的说法,就是在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国内一般都是在高三的上半学期,学校统一为学生举办一个18周岁的成人仪式。

古代的成人礼可用一个词概括,叫“冠笄”。冠笄(jī)是指古代男女成年时分别举行的冠礼、笄礼,男曰冠,女曰笄。《礼记·乐记》载:“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郑玄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

用现代话说,男子年满20岁,称“冠礼”,女子15岁,称“笄礼”。但这两种仪式是“士大夫”以上阶层才有的“礼节”。普通老百姓既没有财力,也没有物力,更没有资格享受这种礼节。

当然,现代人取消了阶层观念。生活也好起来了,经济条件允许,非要举行一个什么“成人礼”也不是不可以,也没人会来指责你。

但你在一个公众都在关注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在大庭广众面前声泪俱下诉说自己如何错过了女儿19岁的成人礼,那么味道就变了,也怪不得引发众怒,活该挨骂。

挨骂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说了这句话,而是这句话说出来的时间、场合、身份,全都不对。

在中国,多数普通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成人礼”这个概念的。

三年疫情,有人一推再推,错过了相爱十年等来的婚礼,只能“隔空成亲”;有些人错过了亲人的葬礼,只好“跪地朝拜”。

那些承受着莫大委屈和痛苦的人,是没有机会在公众面前,诉说自己的苦难的。

他们只能隐忍着。

而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在更多人还陷在某些痛苦之中时,刘书记的“错过成人礼”煽情言论,就显得格外刺耳。

刘书记的“成人礼”不仅刺耳,还具有威力无比的杀伤力,河南《中原女性之声》公众号一听到“成人礼”三字,吓得浑身发抖,赶紧将发表在两年前的一篇文章进行修改,删掉了带有“成人礼”的句子。

《中原女性之声》是河南省妇联的官微,2020年2月15日推送了一篇《疫情无情 巾帼有爱——记奋战在郑州市杜岭街道办事处社区防控一线的姐妹们》,文章讲述的是社区书记张保红的先进事迹,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就连女儿成人礼那天,她也始终在岗位中”。

两年前的文章,一直静静地躺在公众号里,文字不增不减,但有心细的网友,在11月7日打开这篇文章,发现那句“就连女儿成人礼那天,她也始终在岗位中”不翼而飞了。

仔细一看,公众号上显示,这篇文章已于2022年11月7日修改过了。

写公号的都知道,已推送的文章允许修改一次,但最多只能修改正文中20个字。好巧不巧的是,被删的这句话文字连标点,恰好是19字,可谓是删得“天衣无缝”。倘若当年推送时这句原话多几个字,修改起来就尴尬了。

不知道河南省妇联删掉这句话是几个意思,心虚呢,是想撇清自己呢,还是想撇清自己呢。

其实,你们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