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财神范蠡三次暴富三散其财:(1)范蠡把老师计然推荐给了勾践

每到正月初五,人们就要迎财神。这个财神就是文财神,范蠡。范蠡出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出身贫寒学富五车。据史

每到正月初五,人们就要迎财神。这个财神就是文财神,范蠡。

范蠡出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出身贫寒学富五车。据史记记载,范蠡少时“佯狂,倜傥,负俗”,当文种去拜会他时,范蠡曾在家中院墙下的破洞里蓬头垢面冲着文种学狗叫;后来两人一见如故,一起投奔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与吴国开战,兵败会稽山,许多越国大臣在越国战败后投吴或离开,而范蠡与文种对越王献计开导勾践,包住了勾践性命,并随勾践赴往吴国为奴。为奴的三年里,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作劳动,并且不忘和勾践的君臣之别,陪勾践卧薪尝胆三年,不离不弃。在三年的卧薪产胆中,范蠡偶遇老师计然。计然是春秋时期宋国葵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他的祖先是宋国的公子,也是贵族的后裔。计然人熟读诗书,精于算计,博学多才,闻落叶而知秋,通晓天文地理;刚正不阿,酷爱山水,常泛舟出游。不愿意出仕,只喜欢过隐逸自由的生活。年轻时,他曾向老子和孔子学习,周游列国,尽情享受山水之美。计然游历越国时范蠡曾拜计然为师,听说文种与范蠡陪勾践在越国为奴,于是到了吴国游玩,并收下了范蠡作为自己的学生。范蠡非常佩服计然虚心求教,计然这三年专心辅导范蠡,传授范蠡各种为人做事及商业管理强国之道。计然精通国家治理的商业管理策略,善于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探究治国之道。

三年后,勾践被吴王释放回国,此时的越国内饥荒不断,瘟疫肆虐。外部不仅有吴国控制,四周又有其他诸侯国虎视眈眈,经济更是陷入困境。范蠡找到老师计然,将他推荐给越王勾践。

勾践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兵败被捕的会稽山,会见了经济管理专家文子计然。

勾践说“吾欲伐吴,恐弗能取。”

文子说,六年丰收,六年干旱,十二年可能有一次饥荒,必须为之做准备。越国在沿海,土地贫瘠,光靠农业不行,必须靠经商增长财富;但既然要打败吴国,必须有钱买粮,没有粮食储备,是不可以的。

勾践问:如何经商买粮?

文子说:商朝初年的时候,连续七年大旱,却没有一个挨饿的;大禹的时候,连续九年水灾,却没有一个受罪的。因为什么呢?“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旱的时候赶快买船,涝的时候赶紧买车。久旱必雨,未雨之前,造船买都很便宜,这就是经商的道理。

文子又说,为何“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为啥生意人在夏天的时候,就买皮货,冬天就买夏装。贵的时候买进,贱的时候卖出?是因为买的便宜 ,卖的贵才有利润。

勾践问:自己如何去与各位诸侯贸易往来?买哪种货物合适?

文子说:您亲自采购,“其价十倍”“其所择者,则无价矣。”你作为诸侯王,就不要亲自去采购,尤其不要亲自制定要买哪样货物。对方觉得是你的心思,那就可劲地涨价,涨得没边了。

勾践问:该怎样给粮食定价,才不负商业不负农?

文子说:“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农业是本,商业是末。

粮食买卖,每石价格在二十钱,太贱,伤害农民利益;每石价格在九十钱,太贵,就伤害商人利益,包括其他手工业者。粮食价格合理区间,应该往上不超过每石八十钱,往下不低于每石三十钱,则每个人都有利益可得。

勾践与计然会话以后,坚持把计然留到越国重用共享富贵,计然坚持游历于山水之间。后来范蠡与文种根据老师计然的七策中的五策,规划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吴九术”等兴国灭吴的策略规划。根据这些规划越国渐渐富裕起来,越国国富民强,战士如渴得饮,历经十年,打败了吴国,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剩下三条,让范蠡捡去用了,成了天下首富,还被后世封为“商圣”。这是后话。

未完待续:范蠡为何能三次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