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环保专家:沙漠种树弊大于利,中国不懂危害还自称环保大国

“三北”防护林工程如今已经进行到了第六期,根据当年的规划,这项工程总共预计耗时七十三年,历经八期工程来完成,如今进行了一

“三北”防护林工程如今已经进行到了第六期,根据当年的规划,这项工程总共预计耗时七十三年,历经八期工程来完成,如今进行了一半多的时间。工程进行到现在,其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在我国的大片沙漠边缘,已经出现了一条绿色的“包围圈”,这象征着我国的绿化工程逐步实施并取得成果,而这些防护林带来的绿色,也不断地反向“侵蚀”着黄色的沙漠,“三北”工程可以说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工程。

而就在一片欣欣向荣,事态逐渐向好时,美国的专家却说,中国自称是世界上的环保大国,却把树种在沙漠里,这样做的危害十分巨大。甚至,这个专家还列出了他所认为的弊端。他说的弊端是什么?是确有其事还是胡编乱造?

破坏自然景观

中国专家的第一点弊端就让人感到可笑,他认为沙漠作为地球上原本就存在的一种自然景观,中国实施造林防沙工程,将大片的沙漠变成森林,是严重破坏自然景观和沙漠风貌的行为。

这句话一出来,就知道这位专家实在是没事找事强词夺理。尽管他说的破坏自然风貌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就知道他的话不讲逻辑,罔顾事实,也不联系前因后果,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如果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所治理的沙漠确实是原本就存在的沙漠,那这个专家姑且说的还是有点歪理。但事实上来说,现今世界上存在的沙漠,很多都是由于人类活动才导致的。

长久以来,人类发展科技,采掘矿物,将大量自然景观改造成矿场,农场,大批树木被砍伐,植物也逐渐因为污染消失在原本生存的地方,土地则逐渐变得荒芜甚至成为沙漠。

这种因为人类行为导致原本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的现象被称为荒漠化,而荒漠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沙漠化。在我国实施“三北”工程的地方,在很久以前并非是沙漠,而是草原,树林等自然景观。

因此,我国所实施的“三北”工程绝非这位专家所说的,是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相反,这项工程是为了将现在的沙漠重新变为绿地,将黄沙固定为土地的伟大事业,也是人类主动向自然赎罪的行为。

自“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全球的绿地面积都有了显著的增长。根据相关数据,世界上增加的绿地面积中,有四分之一都是中国的绿化工程带来的。而且,我国原先的每年都要有绿地消退面积的数据,这些年也反过来变成了每年绿地的增长面积的数据。可以说,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绿化成果都称得上是立了头功。

地下水问题

美国专家所说的第二点弊端则是地下水相关的问题,据这位专家称,在沙漠种植大量的树木,会导致沙漠中的地下水被树木吸收,从而导致沙漠地下水变少甚至消失,从而影响沙漠中的绿洲以及进一步缺水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美国专家所说的更是无稽之谈。诚然,在“三北”工程实施的一些地区确实存在地下水超采的现象,但这种现象的成因并非是树木种植过多,而也是因为人类活动的问题。

而对于那片地区的树木,则是因为过了成熟期,保水能力、防沙能力都有所下降,而树木的寿命也差不多到了时候,同时,由于该地区常年干旱,因此,地下水的存量才受到了影响。又因为人们仍在使用地下水,这才导致那个地区的地下水出现了问题。

但实际上,其他地区并不存在地下水枯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种植树木反而能帮助地下水的积蓄。在沙漠没有树木时,水资源一旦离地面太近,就会因为温度太高而逐渐蒸发。

沙漠地区的土壤上部是沙子,空隙大,水分就更不容易附着在其中,再加上沙漠表面没有植物等覆盖,导致水分根本无法在沙子之中留存,于是沙漠就愈发干燥,而水分也愈发缺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在沙漠种植树林,树木的根系将沙子牢牢裹住,树荫则减少沙子内部的温度,如此一来,原本应该被太阳蒸发掉的水分留存了下来,沙漠中的土壤也更加湿润。

沙漠中其实也会下雨,但雨水很快就会消失殆尽,在树木的影响下,更多的雨水会留在土地之中,反而会对沙漠水分缺失的现象进行改善。而浇灌树木所需的水资源也会越来越少,最终随着沙漠变成森林,树木也就不太会需要进一步的浇灌了。

况且,就算是对于最开始的种植来说,我国也有相应的用水规划,包括不浪费水的滴灌方法、“一水四定”的用水模式,亦或是工程中生态用水的监测和监管,我国都在积极推行,甚至对相关内容立法。

另一方面,“三北”防护林工程所涉及到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防护林的生长也遏制住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速度,连带着黄河中的泥沙含量也降低了很多,这绝不是专家口中所说的对地下水有所破坏,影响水资源的情况。

投入问题

专家的另一点就是在抨击我国在“三北”防护林工程上的投入问题,他认为我国在这项工程上的花费太高了,按照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在“三北”工程上的花费已经有了一百多亿人民币,如此开销骇人听闻。

与我国的绿化工程开销巨大相对的是,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的结果。这项工程用了七千五百万美元,就达成了很好的绿化效果。但与如此投入相应的则是,在这么多年过去后,美国这项绿化工程所造的林带仅仅只有四成左右还发挥着功效,其他林带都在当地人的放牧砍伐活动中无法发挥作用了。

但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除了一部分树木成熟期已过,效果不太好需要更换之外,其他地区的森林几乎没有问题,一直为全世界的绿化做出着应有的贡献,两项作比,高下立判。

况且,“三北”防护林的种植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新的收益项目,有的地方将林子开发为旅游景点,修建人工湖等,到了特定的季节,树林的叶子颜色变化后的景象极其美丽,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去欣赏。

有些地区则是依靠防护林中的果树采摘果实,并售卖出一个好的价格。据统计,三北地区的水果产值高达两百多亿元,已经超过了在“三北”工程上的投入。而另一些地方则直接发展林业,将所在地区的林业产值增长了接近三倍。从这一点上来看,“三北”防护林工程也绝非是一个耗费巨大又没有收益的项目。

更何况,在我们自己看来,对于“三北”工程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在整个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就需要加大投入来解决。我国在绿化工程上的投入确实有问题,只不过并不是专家说的太多,而是投入的还不够多。

自“三北”工程实施以来,我国每年的绿化面积就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距离这项工程彻底完工还有很久,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会继续改善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将工程进行下去。而那些故意抹黑,避重就轻的言论,终将会在事实面前被狠狠击碎。

信息来源:

“三北”防护林工程——百度百科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筑牢绿色长城 守护祖国北疆——“三北”工程的治沙奇迹——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