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美之间必有一战在美国的舆论里变成了事实:高层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周边拉帮结派;而在华投资的美国资本家们也开始担忧这一件事情,这样的事件将会逐渐蔓延到普通人身上:中美一旦爆发了全面战争,那么两国人民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两个有核大国的正面对抗,一旦演变成全面战争,后果将会十分重要。而在假设中美战争爆发的前提下,美媒给出了这样的一个方案。近日,据美国军事与国防新闻报道,在中国投资了40年的美国资本家Ray Dalio表示,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中美两国将面临着战争的危险。因为美国鹰派为了赢得大选、提高在国内影响力,将会向中国加大施压力度,可能会采取更多的极端手段。
因此,其通过媒体这样发声:中美两国在爆发战争时,应当在交战规则上达成一致。比如,任何一方的军队都不准直接杀死对方的军事人员;不准利用军事手段打击对方本土;任何一方都不准使用核武器、太空武器、网络战等等。美媒认为,这样一来,中美之间若爆发战争,战争的规模和烈度也会有所限制,成为局部战争。那么,这对于中美两国和对于世界的影响将会被降到最低。
美媒提出的论点中明显表示有“任何一方的军队都不准直接杀死对方的军事人员”。这个“不直接杀死”的定义太过于宽泛,如果是连杀伤对方军事人员都全面禁止,难道要中美双方打一场“静坐战争”?那么,我们能否理解成,可以利用中国各种导弹的性能优势,在战斗爆发时抢先发射、攻击敌方的军机和军舰、军事基地?
比如,中国的鹰击-18反舰导弹有效射程达到600公里以上,而美国海军惯用的“鱼叉”反舰导弹最大射程315公里;又比如中国空军的PL-15空空导弹最大射程在300公里左右,美国的AIM-120C/D最大射程160公里。如果中国先下手为强,打掉美军的各种作战装备,理论上也符合“不直接杀伤”吧?
如果在中国这样的打击手段中有美军丧生,那也不算“直接杀死”,因为中国瞄准的是军用装备而非人体。倘若有美军人员伤亡,也是因为导弹爆炸,进而导致载具、建筑物产生破片或是发生火灾的“间接”杀伤;中国肯定不会用导弹来杀伤个人目标。
至于任何一方都不准使用核武器、太空武器、网络战,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核武器当然是不首先使用的,一旦核战争爆发那将是全球的末日;这一点中美双方都心知肚明。网络战说白了是双方之间的攻防,虽然从军方层面上说可以制止,但如何禁止民间个别团体、人员向对方的民用甚至军用网络发动攻击?
所谓的“太空武器”又如何定义?中美两国时至今日,都并没有将太空武器投入到使用中。难道利用卫星或是其他电子对抗手段,干扰对手的卫星这样的操作要算作动用了太空武器?要知道,世界多国研制的反卫星干扰系统,虽然对北斗导航和GPS同样有用,但北斗导航具备一定的反干扰能力,适用于恶劣环境和条件下的导航。关于这一点,恐怕正因为中国有优势,美方才认为需要禁止“太空武器”的使用。
但无论如何,局部战争也是战争,战争实际上就是政治的延续。发生在欧洲土地上的俄乌战争,如果没有西方国家势力的介入,那么对于俄罗斯来说当然是一场局部战争,美国却如临大敌,拉帮结派俄罗斯背上了来自多个国家的全面经济制裁。
为什么美国对某一国家的制裁,就一定会被其他国家遵守?因为美国能够让违背制裁的国家遭到损失,那么,制裁就有效。同理,如果中国能够给越过雷池的势力一记迎头痛击,杀鸡儆猴,那么其他势力为了避免损失,也就不至于再踏过这一条红线。而如今的中美态势也相当明显,美国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上大做文章,挑战中国的底线,一旦践踏了中国的底线,势必要令其付出代价,尤其是血的代价,才能换来和平。
美国来势汹汹,不惜要以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当成最佳选择。如果选择合作而非拆台,相信中国并不会主动挑起中美对抗。但既然如此,在对美博弈这方面,中国根本无法退让,也没有退让的余地。人类历史上的长期和平,就从不是忍让出来的:澶渊之盟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而是打出来的:中国历次自卫反击战同样是例子。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句话放到中美博弈中,也仍然有效。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