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谢谢你
哪个孩子不“熊”?
再乖的娃也有犯浑的时候。
哪个妈妈不暴躁?
再有修养的娘也有心塞无语时——
这种时刻,可长可短。
无论一小时还是一整天,期间你都忍不住要输出。
即便不输出,夸孩子的话也断然说不出口。
以前我干脆爆发,让自己把气理顺了。
现在我会说:谢谢你给我机会修炼情绪控制。
然后,走开,等自己平静。
接下来决不能再说了,要失控哒~
这是跟一本漫画书学的。
两个朋友对话,一个朋友很烦人,另一个朋友说,谢谢你给我很多的锻炼机会。

02、平静之后
平静之后,就观察。
这孩子哪儿好?
有时候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哪儿好——
很可能,你被ta学习不行这个事实束缚住,看ta哪儿都不顺。
哪怕知道不对,可你被情绪笼罩,很无奈。
其实这跟上班差不多。
不想上班,想起来就烦,每天心情都差,但你还必须去。
孩子你也必须夸。
不想夸,就跟上班一样,当个【必须项】。
必须项都是有章程的。
夸孩子也弄个章程。
比如,我给自己写了个行为参考,规定了在什么状态下,如何表现,如何说话。

03、行为参考
下面列举一下我的行为参考,有三个原则,原则下有小项。
孩子的确做得对,要使劲表扬,最好上升到品质的高度。先描述看到的,再说意义,再给孩子知道“正面标签”。
比如,我看到你在做家务,你帮我们分担,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孩子。
孩子表现平平,要努力找优点。比如:
看见孩子写作业,不管状态如何,先说一句:你在为自己的学业负责;看见孩子洗漱,不管认不认真,来一句:你是个讲卫生的孩子;当孩子看我脸色不好,不敢说话时,肯定孩子:你共情了我,情商很高;孩子做得不好,压住怒火,找这里积极的一面。比如: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让签试卷,不要生气,要调侃:你的潜力真大;当孩子懒惰,不想干活不想写作业:嗯,我很庆幸,你是个正常的孩子;很晚了还不睡觉,你再着急也要说:你似乎在做什么有趣的事,连睡觉都忘了;早上不想起,先共情:起床上学的确不如躺着,我相信你不会迟到,你只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就是这样,写出来,时时看,关键的时候,就照章程办事。
无论愿不愿意——公司有章程。
那走流程,会不会把事情弄砸?比如,把孩子惯坏?

04、惯坏?不存在
当我们吵孩子时,我们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
他们听不进去,第一反应是防御、抵抗;再不然就伤心,沉浸在情绪里。哪怕你讲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而当你称赞孩子时:
他们的大脑是开放的,活跃的;此时,他们是愿意对你敞开心扉的。这时候哪怕你没在教育娃,他们也“受益良多”。
所以,何必呢?让孩子高兴,不好吗?
道理谁都懂——
不能做的事,不正确的行为是什么,孩子早就知道。不合作,很多时候是你们关系不好、你说话的方式不对。你改了,孩子就也改了。
盯住做对的事使劲肯定,其他事也会跟上来。
盯住错事反复批评,其他行为也好不了。
平时总挑刺,除了让孩子厌恶,亲子关系紧张,还能带来什么?
因此,不存在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