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 年,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的一张全家福照片,定格了“新疆王”盛世才及其家人的瞬间。
照片中,盛世才身着笔挺的西服,端坐在沙发上,神情看似老实、质朴;妻子邱毓芳身着典雅的旗袍,表情从容淡定;他们中间的小女孩天真可爱,好奇地张望着面前的镜头。
这张看似温馨的全家福背后,却隐藏着盛世才奸诈狡猾、杀人如麻的真实面目,而他晚年的结局,更是令人唏嘘。
盛世才出生在辽宁开原这个地方,等他长大成人了,先是去了上海,之后又前往日本,在那里接受教育,学的专业是经济。
1919年的时候,盛世才回到国内,参与了五四运动,从那以后,他决定投身军旅,进入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接受训练。
在学校里,他得到了同乡郭松龄的赏识,当时郭松龄担任战术教官,从学校毕业之后,盛世才就跟着郭松龄回到了东北,在张作霖的奉军里当了一名排长。
郭松龄被奉军少帅张学良倚为腹心,飞黄腾达,盛世才也因此备受重用,曾担任奉军代表与孙传芳、刘湘等军阀相周旋,并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大学学习。
在这段日子里,盛世才还办了一件人生大事,他娶了邱宗浚的二女儿邱毓芳,这邱毓芳可不一般,她被郭松龄认作了干女儿。
有了这层关系,盛世才和郭松龄的关系那是更铁了,可以说是亲上加亲,他本人本就才华横溢,再加上有郭松龄的赏识和推荐,他就有了去日本陆军大学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巧的是,邱毓芳也跟着一块儿去了日本,她进了东京女子大学,学的是家政专业。
后来盛世才当上了新疆的主政者,那地位可就不一样了,邱毓芳也跟着水涨船高,在新疆那可是相当有影响力,大家都叫她“新疆的宋美龄”。
顺便说一句,有名的新疆伊犁特克斯八卦城,最初便是由邱毓芳的父亲邱宗浚(时任伊犁屯垦使兼守备司令)主持规划营造的。
1929 年,盛世才的人生迎来了重大转折,当时,新疆杨增新刚死,金树仁为稳固地位派人来南京活动。
盛世才抓住这个机会,与新疆方面搭上关系,决定前往新疆闯荡,新疆地处偏远,适合割据。
且前后两任统治者都不是本地人,派系林立,本土势力不强,这对于渴望权力的盛世才来说,无疑是一个用武之地。
到了新疆之后,盛世才就被金树仁安排到军校去当总教官,而且还兼任参谋一职,就在这个时候,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投靠苏联,跟苏联搭上了关系。
到了1933年,“四一二事件”爆发,这盛世才,眼看着上司有难,不但没去救援,反而把政变武装推举出来的刘文龙给软禁起来了。
不仅如此,他还扶持了一个傀儡上台,自己躲在幕后操控,第二年呢,那个傀儡就一命呜呼了。
这下可好,盛世才顺顺当当就成了新一任的新疆军阀,从此开启了他在新疆呼风唤雨的“新疆王”时代。
主政后的盛世才,充分发挥其参谋本领,利用各种手段分化瓦解敌人的武装。
盛世才这家伙可太狡猾了,他利用反日言论来煽动情绪,他深知东北义勇军残部对日本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就故意散布一些反日言论。
把他们的仇恨之火越烧越旺,让他们觉得留下来参与新疆内战,是在为反日大业出一份力,就这么把他们给忽悠住了,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为他卖命。
而苏联呢,为了能在中亚地区扶持一个亲苏的地方军阀,好让自己在新疆的利益得到保障,那可是下了大本钱。
苏联对新疆给予了海量的援助,不光是物资方面,像武器装备、粮食、药品啥的,源源不断地运往新疆。
还在军事上提供支持,有时候甚至直接派军队参战,帮着盛世才打仗,帮他稳固在新疆的统治地位。
盛世才借助苏联的力量,对内解决掉了金树仁旧属张培元,对外抗住了马家军阀的进攻,牢牢坐稳了新疆老大的位置。
可话说回来,盛世才在新疆的统治,那可真是一段黑暗血腥又残暴不堪的日子,他这个人疑心病特别重,看谁都不顺眼,觉得谁都有可能威胁到他的权力。
不管是谁,哪怕只是稍微有点能力,或者有那么点影响力,他都会对人家充满了警惕,心里满是猜忌,感觉每个人都能撼动自己的地位。
在牧区,枪支是牧民的生产工具和自卫武器,但盛世才却逼迫他们缴枪,导致阿山哈萨克族牧民深感自己的生产、生命、宗教信仰都受到威胁,最终爆发了暴动。
1935年6月的时候,联共中央安排了俞秀松等25个人,从莫斯科出发,来到新疆做盛世才的统战工作。
俞秀松他们到了新疆之后,一待就是两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俞秀松身兼数职。
他担任了新疆民众联合反帝会的秘书长,还当上了新疆学院的院长,以及省第一中学的校长,另外还负责《反帝战线》杂志的主编工作。
俞秀松在工作上那可是相当出色,干出了不少成绩,也正因如此,他赢得了盛世才的欣赏和看重。
当时盛世才正需要像俞秀松这样有能力的人来大力帮忙,有了俞秀松的助力,这对盛世才政权的稳定可太有利了。
盛世才打听到俞秀松还没成家这个消息后,心里就琢磨出了一个主意,他向俞秀松发出邀请,希望俞秀松能担任他妹妹盛世同(当时刚从北京来到新疆不久)以及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
要知道,俞秀松可是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高材生,而且在苏俄还长期留过学,肚子里墨水多,学问大得很。
对于他来说,当这个家庭教师,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完全能够轻松胜任。
渐渐地,盛世同对这位家教有一种相见恨晚、不愿分开的感觉,从未谈过恋爱的俞秀松内心也悄然滋生了对这位美丽清纯,又追求进步的姑娘的爱慕。
在渐渐的相处中,两人发现都有着相同的爱好,于是志同道合的两人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温馨甜蜜的,俞秀松婉拒了盛世才赠送的豪宅,将新房安置在反帝会宿舍的两间平房里。
那时候的盛世同,正沉浸在和俞秀松相处所带来的幸福生活里呢,她怎么也想不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像暴风雨一样,毫无征兆地朝她席卷而来。
1937年12月的一个晚上,盛世才突然派了几个卫兵,把俞秀松给抓走了,盛世同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不行,立马打电话给盛世才,质问他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抓人。
之后的日子里,盛世同每天都跑到督办公署去大闹,非要盛世才把俞秀松交出来。
她还找了自己的四哥盛世骐、五哥盛世骥,让他们一起帮忙营救俞秀松,可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结果都是一样的,俞秀松还是没能被救出来。
后来,盛世同才慢慢弄清楚,原来是王明那些人,一个劲儿地给俞秀松罗织罪名,想尽办法鼓动盛世才去迫害俞秀松。
自从这件事后,盛世同心里对盛世才那是失望透顶,愤怒至极,为了和盛世才彻底划清界限,她决定改随母亲的姓氏,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了,叫安志洁。
从那以后,她和盛世才之间水火不容,两人从此分道扬镳,再也没了往日的情分。
盛世才是一个极具野心和权谋的人,他在国共两党及苏联之间反复横跳,以谋取自身的利益。
1941年,盛世才看到苏联局势不妙,觉得老大哥靠不住,转身投到蒋介石门下,老蒋也借坡下驴,两人开始以“兄弟”相称。
这倒是让很多人对蒋介石的做法很是不解,盛世才那样器张,为何不杀了他,反而还留在自己帐下?
虽然介石没有杀掉盛世才,但是对盛世才已经不再重视,在新中国成立后,盛世才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
到台湾后,盛世才在总统府担任过很多官职,如总统府的国策顾问、国防部上将高参、行政院设计委员等。
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些官职都是虚头巴脑的官职,没有什么实权,不过那时候的盛世才估计也没有年轻时候的雄心了吧,能有这样的官职已经是不错的了
所以,台湾有一些曾经遭受过盛世才迫害的人,看到盛世才居然还在那儿享受着高官厚禄,过着优渥的生活,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气得不行。
到了1954年召开国民大会的时候,这些人再也忍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对盛世才提出控诉。
他们把盛世才犯下的各种罪行,一件一件地揭露出来,那场面,就好像要把盛世才的罪行都摊在大家面前,让所有人都看清他的真面目。
更有甚者,还直接建议盛世才干脆自己了结算了,由此可见,他们对盛世才那是恨到了骨子里,恨得咬牙切齿。
但是蒋介石当时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理会盛世才,因为蒋介石在忙活可以让自己无限期做总统的宪法的事,加上盛世才的雄厚财力,所以盛世才并没有受到什么处分。
盛世才晚年慢慢退隐,开始经商,还开了家士林西菜馆,悠闲的很,晚年的盛世才主要从事著述,写了《牧边琐记》、《新疆十年回忆录》等书。
1970 年 7 月 13 日,盛世才由于脑溢血,最终在台北空军总医院死去,至此,一代“新疆王”终于谢幕。
1942 年的那张全家福,看似是盛世才家庭幸福的见证,但实际上却是他虚伪面目的一个缩影,照片中的他外表老实,实则内心奸诈,充满了权谋与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