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蚊子遇见塑料:污染背后的疾病温床

洋凝评国际 2025-03-05 04:49:39

在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塑料几乎无处不在。然而,这种为人类带来便利的材料,却隐藏着沉重的代价:微塑料已悄然侵入人体,废弃塑料成为蚊虫繁衍的温床,将环境问题演变为公共卫生危机。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创新者们正携手探索更优路径,变废为宝,为地球与人类健康开辟新的希望。

近日,在全球健康大学联盟会议的一场分会场上,几位专家提出了一些令人震惊的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塑料人’。”斯坦福大学研究项目经理阿米莉亚·迈耶发出警告。

“塑料中的化学物质会在人类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对健康造成威胁。”波士顿学院全球行星健康观测站主任菲利普·兰德里根严肃指出。

“塑料中至少含有16000种化学物质,但其具体成分至今仍是一个未知数。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80%的塑料化学物质从未进行过毒性测试。”兰德里根进一步补充道。

■ 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万隆市的芝塔龙河,人们从满是垃圾的河中捡拾可回收和变卖的废弃物 / 图源:Sony Herdiana

塑料因其廉价和便利的特性,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玩具、衣物、杯子、家具、电子产品甚至一次性尿布等众多领域。兰德里根解释道,塑料的基本结构由聚合物基质构成,其中可插入成千上万种化学物质,这赋予了塑料极高的可塑性。通过向聚合物中添加不同的化学物质,塑料能够呈现出各种特性,例如颜色、柔韧性、稳定性以及防水性等。

他指出,自20世纪中期塑料工业化生产兴起以来,人类至今已生产了80亿到100亿吨塑料。迄今为止,大约75%的塑料仍未被完全降解,仍然在环境中循环存在。

微塑料(由较大塑料碎片分解而成的小颗粒)已迅速扩散至全球各地,从喜马拉雅山的积雪到北极海底沉积物,几乎无处不在。这些微塑料的长度通常不到5毫米,但它们能够吸附新的化学物质,因此当它们进入人体组织和器官(如睾丸、乳腺、心脏和结肠)时,可能带来更大的健康隐患。

当然,各种大型塑料制品,如瓶子和容器,也对全球的海洋、海滩和陆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微塑料可能通过至少两种途径引发疾病。“一种是通过释放有毒化学物质,”兰德里根解释道,“另一种则是由于它们的物理特性。这些微塑料颗粒一旦进入细胞内部,就可能干扰细胞的正常运作。”

■ 微塑料通常是尺寸范围在10微米到1毫米之间的固体塑料微粒 / 图源:Wikimedia

事实上,2024年3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304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颈动脉斑块中含有微塑料的患者,在三年内发生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50%。 “这仅仅是一项研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兰德里根提醒道,“但这一结果不容忽视。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中观察到的风险增加通常在10%到20%之间,而这次的结果却高达450%。”

根据2024年12月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一篇文章,微塑料的其他潜在影响,例如其与肺癌和结肠癌的关联以及对人类生殖、消化和呼吸系统健康的危害,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那些终生暴露于塑料中的人群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健康风险。”迈耶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从出生开始,塑料就无处不在,并伴随他们的一生。”

亟需解决方案

尽管许多人意识到地球塑料问题需要解决方案,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紧迫性。在未来几十年中,塑料行业预计将大幅扩大其目前每年5亿吨的产量。兰德里根指出,到2040年,产量预计将增长一倍,而到2060年则会达到三倍于当前的水平。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世界上的塑料数量将会远远超过今天。”他说。

更糟糕的是,回收并不是解决塑料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只有10%的塑料被回收利用。“塑料中有如此多种类的聚合物,还含有大量有毒化学品。不同聚合物无法混合处理,否则只会变成淤泥,”兰德里根说,“而且,塑料中含有的有毒化学品,包括致癌物、神经毒素和环境激素,根本不适合用于各类消费品。”

“因此,90%的塑料要么被填埋,要么被焚烧,要么被装上船运往发展中国家,”他说,“这就是现实,与塑料行业所宣扬的情况截然不同。”

■ 孟买的奥纳垃圾填埋场展现了焚烧塑料废物对健康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这片占地132公顷的区域是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由于废弃物(包括大量塑料)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发生自燃,这里经常出现火灾 / 图源:Bloomberg

尽管塑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兰德里根并不主张全面禁止塑料。“首先,这完全不现实。其次,当今世界上许多塑料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是一名儿科医生,如果没有塑料,我无法想象如何行医。许多医疗器械、工具,比如静脉输液管,目前都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

从宏观解决方案的角度来看,联合国正在就一项全球塑料条约进行谈判。兰德里根表示,该条约原定于去年11月在韩国釜山完成。他提到,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了“雄心壮志联盟”,希望通过限制塑料生产和控制有毒化学物质来应对危机。然而,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国家反对这一举措,因为随着化石燃料需求下降,扩大塑料生产已成为他们的经济核心,兰德里根说道。

变废为宝

丽莎·汤普森是埃默里大学罗林斯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在她刚开始于危地马拉工作时,她注意到当地人经常用塑料瓶作为生火的引燃物。然而,焚烧塑料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包括苯、二恶英和重金属,汤普森说道。

汤普森和她的团队与16个村庄合作,开设了制作肥皂的课程(以便参与者用肥皂替代常被丢入河中的塑料包装清洁粉),组织了社区清理活动,并将妇女与回收商联系起来,后者会为她们收集的塑料和金属制品支付报酬。八周后,参与者制定了一份计划,列出他们希望实施的干预措施。研究人员正利用尿液生物标志物和个人监测设备的数据,评估参与者接触塑料焚烧排放物的减少情况,但试验尚未结束,结果暂未公布。

不过,她指出,社区清理活动为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这些社区已经竖起了警示牌,提醒人们不要乱扔垃圾。

在肯尼亚,塑料垃圾为埃及伊蚊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场所,这种蚊子传播的病毒会导致登革热、黄热病、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等疾病。斯坦福大学伍兹环境研究所的儿科教授兼高级研究员德西蕾·拉博说道:“我认为我们需要认识到,塑料的低成本和便利性具有欺骗性,实际上掩盖了严重的危害,包括环境和健康风险。”

■ 被丢弃的塑料正在成为蚊子的理想繁殖地 / 图源:Getty Images/BBC

拉博及其团队与肯尼亚沿海地区的合作伙伴联手,同五所小学的250名学生一起,收集了超过1.7万个蚊虫繁殖的容器。部分容器被用于培育4000多株本地树苗,而剩余的容器因缺乏回收途径只能被掩埋处理。随后,拉博的团队与当地非正式的塑料回收者合作开展了一个“变废为宝”项目,该项目增加了塑料废弃物的交易量,并减少了埃及伊蚊的滋生地,同时降低了媒介传播疾病的发病率。

拉博将她对塑料问题的关注延伸到了医疗领域。她强调,医疗实践中的变革势在必行,这需要贯穿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从手术室到诊所和实验室使用的各种物品,以降低对塑料的依赖,并缓解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此外,她还倡导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推动医疗保健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本文译自Global Health Now官网文章:The Macro Impacts of Microplastics

0 阅读:1

洋凝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