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赵光辅三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有唐吴道子遗风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柴宗训被逼禅位于赵匡胤,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1126年靖康之变后,金国军队兵临汴梁,次年灭亡。
北宋建立以后,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绘画内容极为突出。尤其是宋徽宗时期,设立画院,一批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包括帝王宋徽宗在内的诸多画作,使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两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顶峰,花鸟画经过了唐五代的发展,终于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彪炳后世。而且随着元代之后文人画兴起,追求写意风尚的盛行,以崇实为主的两宋花鸟画在中国花坛上独领风骚,成为后世学者临摹玩味的对象。
从五代开始,以徐熙为代表的野逸风格和以黄筌为代表的华丽富贵画风,影响了之后花鸟画的发展,黄荃画派影响宋初的画坛长达百年之久,北宋中后期之后随着文人画的崛起,经过张仲、王若水,到明代沈周、陈道复、文征明、徐渭等人的发展,徐熙画派影响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花鸟画坛。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这里介绍我们再分享北宋赵光辅大画家绘画赏析。
北宋著名画家赵光辅绘画作品有:《蛮王礼佛图》《赵孟頫行书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散牧图》等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北宋著名画家赵光辅绘画作品
赵光辅,生卒年不详,(公元10世纪中-11世纪初)〔北宋〕耀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五代南唐时布衣,北宋初太宗朝为图画院学生,性喜幽旷,无仕进意,潜归乡里,故乡里呼为“赵评事”,“评事”系“大理寺评事”之简称,在北宋前期为文臣迁转官阶,为从八品下。
他们主要职责包含为皇帝、皇室成员及朝廷大臣写真;为皇宫殿宇楼阁、政府各部署、太学及政府筹建之寺、观、塔等建筑物上图绘壁画;帮助政府搜访散佚于民间的绘画名迹,鉴定、品评御府所藏的古今画迹;为皇帝代笔;绘画全国各州、府、军、监、县、镇之地图 等等。画艺活动在宋太祖、太宗、真宗(960-1022)间。
善画佛道人物,坐立观听,皆得其妙;兼精蕃马走兽,气势不凡,列为神品;亦工竹木花卉,其笔锋劲利,名“刀头燕尾”。所作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清楚,骨骼厚重,刻画细致入微,设色典雅沉稳,有唐吴道子遗风。
他常在寺院作壁画,许昌开元、龙兴两寺皆有他的壁画,其中开元寺的摄摩腾、竺法兰传教图,画出了“慈觉悲悯之相”(《圣朝名画评》卷一《人物门》)。又画500高僧,其姿质风度,貌若悲觉,尽见于画。他画的蕃马形象栩栩如生,神态活灵活现,如戏风拽绳,吃草饮水,奔走立卧,嘶啮跄蹶,瘦壮老嫩,驽良疲逸,以至羁絷疾病之状,非常逼真,称为神品。
传世作品有《蛮王礼佛图》《赵孟頫行书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散牧图》等。还有《骏马图》、《功德图》、《蕃马图》等无图。
北宋著名画家赵光辅《番王礼佛图》赏析
北宋著名画家赵光辅《番王礼佛图》又名《蛮王礼佛图》,卷绢本,设色,纵28.6厘米横103.5厘米,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此画绘酋长、番王朝拜佛祖的情景。身披红色袈裟的佛祖坐于莲花台上,双手交叠于胸前,头上和下巴上多枚“佛螺髻发”,面相和蔼;正前方众多信徒拜佛,神色严肃虔诚。
此图画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朝拜佛祖的形象。佛祖高坐莲台,诸番王作礼拜、贡献之状,服饰皆异域装束。画面气势宏大,人物安排疏密有致,表情各异,生动自然,是宋代人物画的一幅杰作。
北宋绍圣元年,金石、书画家游师雄,游览云阳孟店镇西寺时,看到赵光辅的壁画也大为赞赏,当即写下《题赵光辅画壁》一碑:“云阳孟店镇西寺殿后画《自在观音》一壁,曲尽端严闲暇态度。其左有外国胡王与人从焚香状,貌极恭虔。其右有衣王者服,罄瞻礼之容,旁有衔花野兽,麋鹿虎豹各尽驯伏情状。至于竹木花卉,无不精至,南向画魔女恼佛,云雷震电,其势可怖。魔女变形,揽镜自照,遽作惊惭自失之状,尤为奇绝。然后知光辅不独工于马也。……”
虽然当年的壁画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从文中可知,此壁画的主题与《番王礼佛图》颇有些相似,都是胡人番王虔诚礼佛的场景,从这份八方来朝、唯我独尊的构图中,一丝盛唐威仪不禁透纸而出。
此画中展现了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向佛祖礼拜、贡献的情景。身披红色袈裟的佛祖坐于莲花台上,双手交叠于胸前,头上和下巴上多枚“佛螺髻发”,面相和蔼;正前方众多信徒拜佛,神色严肃虔诚。与汉人相比,这些朝拜者的面部刻画充分体现了异域人的特征。在着装上,也凸显服饰的异域风情。其中一位番王恭敬地双手捧着一件香炉。香炉上刻画有花纹样式,广口折沿,筒腹。此式香炉在早期是礼佛用具,宋代时流行于民间,出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赵光辅不仅是通过人物的衣着服饰来区别各国番王,这些人物的脸型轮廓也并非虚构,显然赵光辅在当时是见过这些“外国人”的。仔细分辨,这里面的番王大约有突厥人、蒙古人、契丹人、龟兹人、波斯人、高丽人、越南人、大理人等等。
画面场景开阔,人物众多,其位置的安排注重疏密对比,空间富有变化。在人物的塑造上,笔墨条稳劲流畅,人物刻画细致优雅,生动自然,细致入微,设色典雅沉稳。所以,不少人认为他的画作有唐人遗风。
此画描绘来自不同地域的番王恭敬礼佛之态。番王们或钏臂赤膊,或单衣裸足,或靿靴长袍,或裘衣短刀,反映了宋代发达的文化交融状况。有研究者认为,此作是画家为西夏开国皇帝所绘,为典型“西夏范式”,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该图为宋元仿作。全图笔墨精妙,构思精巧,正如赵孟頫题跋:“佛法入中国千余年,殆是家有其像,见之者悉起敬心,不当以古今画手生分别也。”
北宋著名画家赵孟頫《赵孟頫行书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赏析
北宋著名画家赵孟頫《赵孟頫行书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克利夫兰美术馆藏。赵孟頫题跋:“佛法入中国千余年,殆是家有其像,见之者顿起敬心。”寥寥三十二字,笔笔提起,字字挺拔,舒展秀媚,苍劲浑厚,规整庄严,遒劲浑厚,舒展隽秀,潇洒韵致,魏晋遗风呼之欲出,全面展示了赵子昂高超的书法艺术风韵和神采。在中国千年书法史上,赵孟頫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书法奇才。他继承二王正统,大胆融入自家个性,书风规整庄严,而不失潇洒韵致,魏晋遗风呼之欲出。
北宋著名画家赵光辅《散牧图》赏析
北宋著名画家赵光辅《散牧图》设色绢本,24.5×24.5cm,此图是唯一仅见的鞍马题材作品,稀世难遇。图绘蕃马48匹,有的在岸边追逐,有的步入河中饮水,有的互相嬉戏,有的引颈长鸣,神态各異。鞍马的线条工细劲健,严谨中蕴隽秀,设色上,作者巧妙的使用色彩的“冷”与“暖”、“明”与“暗”的对比,黑色、赤色马中夹杂白色、赭色马匹,穿插有致,使整幅色彩鲜艳,生动活泼,极富装饰美感。配景中,山石、平坡的画法取法唐代大、小李将军的“金碧山水”法,以泥金、石青、石绿涂染、钩勒山石,泥金主要钩染山廓、石纹与坡脚。面面左上部方钤“缉熙殿宝”朱文印一方。右部山石处落:“臣赵光辅” 款。
北宋时期,将风俗画推向高潮的。画家根据自己细致的观察理解和创作需要选择了既具有形象性而又具有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作了细心的描写。画家在画卷的整体构思上,以宁静的郊外为开端,从农村走向城内,最后结束与最繁华的市区街巷,有引子、高潮、结尾等完整的叙事过程,在情节的处理上也技巧的展示了生活的洪流。它是一些杰出的现实主义绘画,真实地揭示了当时城市工商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可谓登峰造极,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百花齐放,梁楷极简的画风可谓在当时独树一帜,他用简练的笔墨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容,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