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阴之战:这是大秦向东方进军的首次战役,经过了秦惠文王初年的商朝鞅改革,秦国实力大增,已经能够和已经没落的魏国掰一扳手腕。因此,魏国病之时,秦国欲取魏国命;秦惠文王一见河西已成定局,遂与魏国展开连番战争。到了魏惠王时代,因为四面受敌,实力大减,所以对河西的关注远不如文侯、武侯时代。调集了一部分兵力,应付赵韩两国的齐楚之战。在龙贾带着下镇守河西的,是一支不足十万的大军。龙贾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对付秦国,所以他建造长城,抵御秦国的入侵。
到了330年,魏国虽然渐渐衰退却也能比得上秦国,可魏军的主要力量已经不在河西一带了,所以秦惠文王立意要改变对魏国的战局,便派公孙衍出兵河西。面对秦军的突袭,龙贾措手不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长城一下子就被冲垮了,所以他只好匆忙应战,可是魏国的边军哪里敌得过秦军的大军,尤其是经过改良之后的精锐士兵,更是势如破竹,一战之下,秦军大胜,生擒了他。
魏国在这一战中损失了四万五的兵力,被迫退守潼关,并把河西十五座城池交与秦国。至此,秦魏两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秦国的国力超过了魏国,一跃而上,马上就要向东方进军,而三晋则要被秦国一点点吞并。
修鱼之战:到了公元三百一十七年,秦连横政策开始奏效,国力快速增长,力压三晋。公孙衍又怂恿魏王与韩赵三国联手,以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发动一次灭秦灭国的战争。五国攻秦,但并没有真正的出兵,楚国只是静观其变,真正和秦国抗衡的,是三晋的军队。秦国在樗里疾、司马错两人的带领下,于修鱼与三晋联盟的公孙延交战。
三晋都有各自的想法,并不是铁板一块,所以在秦军的猛烈攻势下,仍是各行其事,最后一败涂地,魏国损了八万多士兵,而赵国的伤亡则更是惨重,达到了十几万之巨。山东诸国首次抗秦失利,经此一役,魏国更是元气大伤,连国内事务都被秦国插手干预,韩国一败涂地,难以恢复元气。而魏韩则逐渐沦为任秦齐之食的弱势国家。
[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