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罗瑞卿跳楼,汪东兴到医院转达中央的意思,毛主席是什么态度?

前言1966年3月18日,罗瑞卿大将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家里,他陷入到了深深的迷茫与绝望之中,不久他写下了一封信,然后看了一
前言

1966年3月18日,罗瑞卿大将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家里,他陷入到了深深的迷茫与绝望之中,不久他写下了一封信,然后看了一眼旁边屋子里的妻子,接着便转身离去了。

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罗瑞卿大将竟然从三楼一跃而下。

地上留下了鲜红的血液,罗瑞卿大将跳楼了

林罗旧事

1929年6月时,罗瑞卿加入到红四军,在这里他与林彪结识。

那会在红四军中,林彪是朱德元帅之后的第二任军长,罗瑞卿是毛主席之后的第三任政委,在林彪担任军长以后,罗瑞卿则成为了政治保卫局局长

林彪女儿林豆豆是早产生的,她的体质从小就很虚弱,时常会高烧不断,那会儿林彪夫妇忙于公务很多时候就无法照顾周到,有好几次都是罗瑞卿及时上门才得以救治。

因此在林家子女们都是会称呼罗瑞卿一声伯伯。这声伯伯假若没有林彪的授意,如何能出口?

由此可见二人当时关系的亲密程度。那林罗之间的裂痕究竟是从何开始的呢?

1959年.林彪出任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在经过他的建议后,当时在公安部的罗瑞卿被调,当上了总参谋长。

后来吴法宪回忆道:

据我所知,在庐山会议以后,林彪就基本上把所有的事情交代给罗瑞卿去做了,军委的工作,实际上全是由罗瑞卿来主持的,肖华是在旁协助他的。那会儿,林彪并没有管多少事。

由此可见此时二人之间的关系依旧是亲密无间的,可是到罗瑞卿担任总参谋长第二年时发生了变化,罗瑞卿能够明显的察觉到林彪对他有一种不满情绪。

1961年时,就如何学习毛泽东思想问题,林彪与另一位元帅也就是他多年的搭档罗荣恒产生了分歧。

罗荣恒元帅是少有的几位敢与林彪较真的人,那天林彪气的直接就离开了会场。

在这件事上,林彪本以为罗瑞卿会站在他这一边,可是却是站在了罗荣恒元帅这边,这就更让林彪恼火了,罕见的对罗瑞卿发了脾气。

这或许就是二人裂痕的开端吧!

1963年时,林彪向中央表示,自己目前的身体不是很好,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军队的工作也没有太多精力去考虑”

9月28日,毛主席考虑到了林彪的特殊情况,于是就在一场会议上建议由排名第二的贺龙元帅来主持军委工作。而这也就让罗瑞卿成了贺龙元帅的助手。

当时由于工作的关系,罗瑞卿与贺龙关系很难不紧密,再加上罗瑞卿大将是一位工作能力极强的人,这无疑是把二人关系拉的更近了。

关于罗瑞卿大将工作能力有多强,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1960年这一年中,罗瑞卿处理了文电3.6万份,平均下来每个月就是3000份,每天100份。

在这段时间里罗瑞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外地进行视察,常常会坐着飞机去往全国各地。

经常的外出,难免会对林彪有所疏远,后来吴法宪说:那时林彪就觉着罗瑞卿变了,开始翅膀硬了,有大事也不再向他进行汇报了。

在《罗瑞卿传》中还有段这样的记载,林彪曾为此隐晦的去敲打罗瑞卿:我们威信是有些不够,因为我们不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而南昌起义的指挥是贺龙元帅,林彪这段意思就是告诉罗瑞卿:我的资历不如贺龙,同时他这也是在暗批罗瑞卿与他疏远了。

然而当时的罗瑞卿却是并没有理解这句话。也没有意识到林彪此刻对他的不满,这时的罗瑞卿出于对林彪身体的担忧,就动员大家,“不要去干扰林总,对干扰林总休息的人,要给与批评。”

这并非是要对林彪权利有所限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就曾在一次会议中说道:对林总我们是要尽量去争取他多活些时间的,其他办法是没有的。

医生都下了论断,那罗瑞卿如何能再去干扰林彪休息呢?

而这也就再次加深了林彪的误会,他认为这是罗瑞卿疏远了他。

后来有次林彪回到北京,刚下飞机他便给罗瑞卿打去电话,让罗瑞卿去见他,可很不巧的是,此刻的罗瑞卿正在开一场很重要的会议,也就没能及时赶往。

林彪为此大发雷霆,在听到电话那头罗瑞卿说散会后去时,他直接就把电话给摔了。后来他写道“回京以后根本不来见……让他做绝。”

字里行间中有着太多对罗瑞卿的不满了。

真正让林彪下定决心的还是在1964年的全军大比武中。

这一场罗瑞卿安排的比武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赏,可是在这时罗瑞卿提出了为了能够让新老干部交替他说出了“让贤”的话,而这让林彪听的万分刺耳。

于是也就在这一年,林彪分多路搜集罗瑞卿“罪证”交给毛主席。

同时,林彪在与总政副主任刘志坚的谈话中,批评道:

今年的比武工作把政治工作给冲垮了,明年就要去反对单纯的军事观点。比武挤掉了政治上的工作,第一步是要先恢复以前政治工作的地位,第二步是增强政治工作。

尽管说罗瑞卿大将这时提出了不同异议,可是在林彪的“突出政治”口号下,他还是败了阵来。

1965年,林彪向中央提议,要由杨成武将军代替罗瑞卿主持军委办公会议。

罗瑞卿跳楼

1966年夏天,有天,周总理的保健医生张佐良正准备回家打饭时候,忽然一位护士满脸焦急的走上前来叫道:“张大夫,等一等,别走了。”听到这里,张佐良不由的停下了脚步看向了护士。

只听护士十分焦急的说道:有急诊,请您赶紧出诊。

听到这里张佐良不得不放弃之前回家的想法,跟随着众人上了救护车准备去救人。

很快救护车就到了罗瑞卿大将家的院子二楼上。当看到眼前的一幕时张佐良不禁有些呆住了,只见二层小楼前有一摊鲜红的血液,不久,他就知道了这是罗瑞卿大将的鲜血。

至于罗瑞卿大将的鲜血为何会在这里,那是因为他跳楼了。

1966年3月18日,罗瑞卿大将一个人呆呆的坐在家里,他陷入到了深深的迷茫与绝望之中,他的夫人十分担心罗瑞卿的情绪,就上前与他聊天道:怎么搞的呀,我看东西看不进去,睡觉也睡不着,坐吧也坐不住……

此时的罗瑞卿大将有些木讷回道:我也是这个样子。

夫人郝志平看着丈夫现在的状态十分的心疼,她想让罗瑞卿转移一下注意力,就劝说道:我看见有一本小错,感觉还不错样子。

这时的罗瑞卿大将或许是领会了妻子的意思不想理会,也或许是此时的他由于情绪,并没有与妻子过深的探讨这个问题,而是说道:你觉着这个书好,那就可以去看看吗,我现在一个人坐这里想想东西。

妻子郝志平知道不适宜再过多的安慰丈夫了,便走出了房间,罗瑞卿大将趴在了桌子上,呆呆的想了良久,很快的他写了一封信,在写完以后他又去看来一眼妻子,便转身离去了。

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罗瑞卿大将从3楼纵身跳了下去。

没有过去多久毛主席就得知这则消息,他听到以后直接骂道:“没出息!”主席对罗瑞卿的这一行为既感到气愤,又感到心疼。

毛主席还记得当年他访问苏联时候,曾经指着罗瑞卿这位学生说道:此人外号“罗长子”,天塌下来他也可以顶得住,这寥寥数次,道尽了主席对罗瑞卿大将的器重。

可是如今到好,这位在主席心中天塌下来都能顶住的大将,竟然被那帮人逼的跳楼了,这让毛主席如何不气愤,如何能不心疼他的学生。

为了能够让罗瑞卿大将不再去自寻短见,毛主席特意让汪东兴前去看望他,同时让其转交一句话。

在看到病床上的罗瑞卿大将时,汪东兴也是深受触动,他说道:中央让我过来告诉你,中央与毛主席是爱护你的,是保护你的,是关心你的。

这让刚刚苏醒过来的罗瑞卿大将很是感动。接着就他便看到满脸疲惫又被泪水充斥了的妻子与儿女,不禁有些后悔当时的冲动。

就当罗瑞卿准备继续迎接狂风暴雨时,很快林彪等人的新一轮进攻也随之而来。

在同年12月,有一伙人冲进了医院劫持罗瑞卿大将而去。不久罗瑞卿大将就被这帮人放进了筐子里,同时也连拖带抬的将他抬到了一处台子上,所过之处留下了一路的鲜血。

毛主席很快得知了消息,他十分愤怒的准备亲自干预,这才让罗瑞卿大将安然度过,不过却也再次住进了医院治疗。

时间来到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事以后,那会的罗瑞卿大将也明白了一切,在此以前,他一直不理解以前视为好友的林总为何会这样对自己,认为这一切都是一场误会,可是随着事情的明朗化,罗瑞卿大将释怀了,革命年代的情谊,建国以后的分道扬镳,他都放下了。

最后的岁月

1975年时,罗瑞卿大将的生活逐渐好转了起来,他恢复了工作。

当1976毛主席去世的噩耗传来时,罗瑞卿大将夫妇二人抱头痛哭,他们为此生不能再见主席感到万分的悲痛。

那会儿,罗瑞卿大将也顾不上自己的腿部疾病了,一瘸一拐,又十分坚定的要去毛主席的追悼会。

在前往毛主席追悼会的路途中,罗瑞卿大将被指定与谭政以及陈再道坐同一辆车前往天安门。

三位全是军委顾问,一辆车哪里能全坐下,这让在场的众人脸色变得很难看,就当众人努力想解决办法,看看哪里能弄来一辆车时。

只听罗瑞卿大将说道:“没有车,我就是爬也要爬到天安门去!”这一刻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罗瑞卿对毛主席那份感情。

不久组织上又再次派来一辆车,这才让几人抵达天安门广场。

站在主席的遗体旁,大将夫妇泣不成声,在走过毛主席身边时,罗瑞卿大将坚持要从轮椅上站起来。

在儿子的搀扶之下,罗瑞卿大将走下了轮椅,他拄着拐杖,对对毛主席遗像,再难去控制情绪,眼泪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落下,此刻的他已是泣不成声。

遥想当年他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可如今已经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了。

这让罗瑞卿大将不禁想到了以前他说过的一句话:“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件事,就是和毛主席干革命。”

是啊,这就是那个年代,无数老一辈革命家共同的心声。

就像聂荣臻元帅说的一样:

我们这一代人啊,跟随着毛主席去革命,对主席有着极深的感情,没有毛主席,那我们还不知道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呢,在我的心里头,主席他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毛主席就如同一盏明灯,指引了一个时代所有的人。

1977年8月时,罗瑞卿大将重新担任了中央军委秘书长,这份任命十分的突然,秘书班子也没有来得及建立,无奈下罗瑞卿大将的妻子郝治平只能仓促上阵,担负起了秘书的工作。一位是年过七旬,一位是年过花甲,却又当起了“拼命三郎”。

对此罗瑞卿大将很是开心的说道:要把72岁当成27岁嘛

在上任以后,罗瑞卿问军区借来了这10年的文件资料,开始每天没日没夜的工作了。

在经历过林彪事件后,罗瑞卿依然不怕得罪人,他说:既然把我放到了这个位置,那我就要担负起责任来,大不了就是再打到我一次么。

那时的罗瑞卿大将已经是72岁的高龄了,可是他依然坚持着每天10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别说是一位老人了,就算是一个年轻人恐怕也很难受的了。

没有多久,罗瑞卿大将就再次病倒住进了医院里头。

在住院时,邓公很是关心罗瑞卿大将,他听闻之前叶帅的弟弟就是在骨科专家卢世璧治疗下,能下地的,于是便再次请来这位专家为罗瑞卿大将进行治疗。

然而当时有两位同志为了保险起见,同时还请来了两位德国的骨科专家。在征询过罗瑞卿大将一件后,最终决定采纳德国专家给出的方案。

1978年8月2日早上,罗瑞卿被推进了手术室中,门口的郝志平焦急的等待着,在经过五个小时的手术以后才结束。

到晚上时罗瑞卿大将缓缓的醒来,医生告知他要在明天才可以尝试下地活动,这让罗瑞卿大将夫妇都十分的激动。

然而谁能想到的是,就在凌晨2点40分,罗瑞卿大将就突发心肌梗塞,经过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他走时是72岁。

抚摸着丈夫慢慢变得的手臂,郝治平悲痛欲绝,无论其他人如何劝说,她就是不愿意放开丈夫的手。

在场的众人擦拭着眼泪,将郝治平从罗瑞卿身拉走,那一刻的郝治平痛苦万分,她并不想要离开罗瑞卿。

郝志平撕心裂肺的哭道:你们放开我,放开我,我不走,我不能离开他,我是离不开他的,我不能就这样没有了他。

万分无奈下,医生只能给这位老人打了镇静剂。

在5天后,罗瑞卿大将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那天在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全部降下了半旗致哀。

评论列表

赵保平
赵保平 3
2023-06-18 08:08
传奇经历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