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答应:七世祖为孝诚仁皇后曾叔祖,大清唯一同皇后同葬的答应

雍亲王府王妃 2024-10-31 16:18:08

道光帝登基时已经38岁,但是膝下仅有一位皇子奕纬,而且还是官女子出身的辉发那拉氏所生的儿子;道光帝并不喜欢辉发那拉氏母子二人,自然并不考虑将皇位传给奕纬。为了自己的皇位能够有人继承,道光帝登基后便开始选秀,通过选秀,道光二年有三位秀女被选入宫:

全嫔钮祜禄氏,并非出身勋贵家族额亦都家族。其曾祖父成德是兵丁出身,因立下战功其画像得以悬挂紫光阁,门第一下便提高了;其高祖父穆克登布比其父成德还要骁勇善战,凭战功而获得二等男爵位,而这个爵位传给了钮祜禄氏的父亲颐龄,正是因为颐龄承袭二等男爵位,其门第转而成为世家。而钮祜禄氏因为才貌双全而得封号“全”,原本被指定为贵人,但是钮祜禄氏因为被道光帝一见钟情,而直接册封为嫔入宫。道光十三年孝慎成皇后病逝后,钮祜禄氏便开始母仪天下

祥贵人钮祜禄氏,祥贵人虽然同全嫔同为钮祜禄氏,但并非出自一个家族。严格来说祥贵人的出身要比全嫔高贵的多,出身勋贵家族额亦都家族第十房,是额亦都第十子伊尔登的后代。而伊尔登同样也是开国功臣,得以世袭的二等伯爵位。正因为如此,伊尔登的后代大都与世家、皇家联姻。祥贵人以贵人的身份入宫,虽然不及全嫔得宠但也是道光帝名副其实的宠妃,在无所出的情况下便接连晋封,被晋封为祥妃,后为道光帝生下一子一女。

道光二年入宫的秀女除了全嫔、祥贵人外,还有一位睦贵人赫舍里氏。

这位睦贵人便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值得一提的是赫舍里氏跟祥贵人一样同样出身勋旧世家,是道光帝亲自挑选入宫的后妃,按理说应当能得到道光帝的宠爱晋封位份。但奇怪的是,赫舍里氏却慢慢地被降成了官女子。

而且赫舍里氏是大清唯一一位,同皇后同葬的答应。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七世祖为孝诚仁皇后曾叔祖,家族十分显赫

赫舍里氏出身满洲名门穆瑚禄都督大系赫舍里氏家族,道光帝的常妃也是出身赫舍里氏家族,但是她并非满洲正黄旗的穆瑚禄都督大系赫舍里氏家族出身,而是出身满洲镶蓝旗。

之所以将赫舍里氏出身的家族称之为穆瑚禄都督大系赫舍里氏家族,是因为这一系赫舍里氏家族的始祖便是穆瑚禄都督,居住在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穆瑚禄都督的孙儿瑚什穆巴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硕色与次子希福。

在太祖皇帝努尔哈赤还在时,哈达部被建州女真所灭。

硕色与弟弟希福便带着族人一起归附了努尔哈赤,硕色与希福都是通晓满蒙汉三种语言,所以得到了努尔哈赤的重用,让其兄弟二人入职文馆,并且赐予其“巴什克”(博士的意思)的称号。

自此在大清,瑚什穆巴颜大系赫舍里氏家族便分成了两支:

一支的始祖为硕色

一支的始祖为希福

而硕色便是康熙朝初期辅政大臣之首索尼的父亲,内大臣噶布喇与索额图的祖父,康熙发妻孝诚仁皇后的曾祖父。

至于希福,便是我们这篇文章主人公睦答应赫舍里氏的七世祖。

在太祖与太宗两朝,甚至世祖皇帝登基之初,希福要比兄长硕色的仕途发展的好。不仅奉命多次前往蒙古诸部,而且凭战功被擢升为游击将军;在皇太极正式登基建立大清后,将文馆改为内三院,而希福便是内三院之一弘文院大学士,并且进二等参领。

内三院是清朝内阁的前身,也就是说希福在崇德元年便已经入阁拜相,位极人臣。

只可惜在顺治帝登基后,摄政王多尔衮为了柄权,便想要设计除掉希福。最终希福被罢免官爵世职、抄家,好在在顺治帝亲政后,作为忠臣的希福便恢复了弘文院大学士之位,以及世职。

顺治九年时,因希福是两朝元勋,所以被顺治帝进为三等子爵,爵位世袭。

希福去世后,三等子爵位由其长子奇塔特承袭,奇塔特位至内大臣。

不过赫舍里氏的六世祖并非承袭三等子爵的奇塔特,而是奇塔特的弟弟帅颜保。

帅颜保在康熙元年时便被授予国史院学士之位,之后又担任世祖章皇帝实录副总裁。

当然帅颜保之所以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除了自身有才外,跟他的堂兄索尼也有分不开的关系。

毕竟康熙朝初期索尼是四大辅政大臣之首,其孙女更是在康熙四年便被册立为皇后。

此时的赫舍里氏家族已经成为康熙朝最强外戚家族,帅颜保作为孝诚仁皇后的堂叔祖,自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康熙八年时,帅颜保任漕运总督,之后又位至礼部尚书之位,位至重臣。

正因为如此,帅颜保的女儿要么嫁宗室,要么嫁勋贵世家出身的子弟:

帅颜保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奉恩镇国公根度,根度是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曾孙、贝勒尚善第六子

帅颜保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头等侍卫博色,博色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玄孙,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曾孙。额亦都、图尔格父子二人,皆是配享太庙的开国功臣。

至于帅颜保的儿子赫奕(五世祖)更是值得一提:

赫奕一开始担任侍卫,后任总务府总管大臣,甚至在康熙五十二年时担任工部尚书,仕途十分顺遂,而且赫奕为官十分刚正,因此在朝中的威望极高。而赫奕最值得一提的并非其位至重臣,而是其在作画上的造诣,赫奕所作的画在清朝画坛上的地位极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康熙皇帝从不会轻易在别人的画作上留下自己的墨宝,然而赫奕的画作不仅让康熙皇帝留下了御题字,而且还是多个画作都有康熙的御题字。甚至赫奕有一副画作,竟然有乾隆、嘉庆与道光三位皇帝的印章。

赫奕的子女:

长子图南,娶宗室女爱新觉罗为妻,任郎中;

次子慧中,任兵部以及吏部侍郎;

三子嵩寿,位至礼部侍郎、内阁学士等职;

幼子肇敏便是赫舍里氏的高祖父,娶雍正三大宠臣之一鄂尔泰的女儿西林觉罗氏为妻,位至侍读学士。

赫奕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康熙皇帝皇长子胤褆的嫡长子弘昱为嫡福晋

赫舍里氏的曾祖父建照,任员外郎;

赫舍里氏的祖父增保,给过继给了赫舍里氏五世祖第三子嵩寿的儿子瑞苓,承袭三等子爵位,并且任哈密办事大臣、副都统。

也就是说从赫舍里氏祖父这一辈开始,就在三等子爵位便改由赫舍里氏这一脉来承袭。

有了世袭的爵位,赫舍里氏这一脉自然比之前更加显贵,增保的一个姐妹嫁给了被追封为和硕礼亲王的锡春(礼和亲王全龄的父亲)

增保去世后,由赫舍里氏的父亲奎善承袭三等子爵位,奎善曾在乾隆末年的时候在宫里担任侍卫

被封为贵人入宫

就这样出身显赫的赫舍里氏,在道光帝第一位外八旗选秀中被道光帝选中,并且在道光二年二月入宫,被册封为睦贵人。

作为世家出身的女子,刚入宫被封为贵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同赫舍里氏同年入宫的还有:

道光帝的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咸丰帝生母,在选秀时便被道光帝一见钟情,所以刚入宫便册封为全嫔。能够刚入宫便是嫔的,在大清屈指可数,比如咸丰帝的皇后慈安,作为备选皇后入宫直接册封为嫔,仅三个月时间晋封为皇后。

祥妃钮祜禄氏,出身勋贵家族额亦都家族第十房

虽然赫舍里氏同钮祜禄氏都是勋贵世家出身的女子,比孝全成皇后的出身要显赫的多,但很显然二人都不及孝全成皇后才貌双全,得道光帝宠爱。

钮祜禄氏最起码曾得到道光帝的宠爱几年的时间,得以晋封为祥妃,为道光帝生下一位皇子一位公主;而赫舍里氏却是三人中最不得宠的一个。

不仅如此,赫舍里氏却接连被降低位份,最终溺水而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接连降低位份

赫舍里氏入宫后居住在延禧宫,而且赫舍里氏虽然在选秀时被道光帝看中选入宫为后妃,但是很显然赫舍里氏入宫后并不得宠。作为勋贵世家出身的女子,或许道光帝是因为朝政的需要才将其选入宫为妃;又或许是因为赫舍里氏并不安分,不被道光帝所喜。

以至于赫舍里入宫八年都没有晋封位份,反观同赫舍里氏一起入宫两位:

一位被晋封为全贵妃

一位被晋封为祥妃

而赫舍里氏到了道光十年十二月时终于被道光帝想起,下旨晋封为睦嫔,着内务府准备晋封睦贵人为睦嫔的典礼以及金册等物品。

道光十一年正月十二,礼部已经在为赫舍里氏晋封为嫔挑选封号的事情,告知了内务府。

正月二十四日时,工部为赫舍里氏晋封为嫔准备的宣读册子、彩仗、祀服等物品都已经准备妥当

这年四月,内务府在准备将赫舍里氏房间等处所需要的银两等事上奏给道光帝;

并且在四月十九日时,工部便开始为赫舍里为准备造金册。

到了六月的时候,赫舍里氏晋封为嫔的金册已经做好,而且钦天监挑选的在金册上镌刻吉期是道光十一年六月十九日。但是道光帝却下旨:等到了明年开春后再择吉期。

可见在道光十一年六月之前,赫舍里氏便触怒了道光帝,道光帝对于正式册封赫舍里氏为嫔之事有些犹豫了。果然道光十一年八月,道光帝正式下旨,将睦嫔降为睦贵人。

赫舍里氏尚且正式册封为嫔,便被降为了贵人。而这对于赫舍里氏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被降为贵人后的赫舍里氏,宫里的官女子被裁撤了两位

道光十一年九月,赫舍里氏再次被降低位份,被降为了睦答应,之后内务府便按照答应的规格为赫舍里氏准备吃食;并且在十月与十二月将赫舍里氏宫内的镀金嵌宝花盆簪收回了三个。

答应已经是后宫妃嫔中最低的位份了,看上了赫舍里氏确实是降无可降。

然而道光十二年四月初三,赫舍里氏再次被降低位份,被直接降成了官女子。

向来内务府选秀入宫的包衣女子才为官女子,而赫舍里氏作为勋贵世家出身的女子,却沦落为跟包衣出身的女子一样,做了官女子。

接连被降低位份本就对赫舍里氏来说是一个极大地打击,而直接降为官女子,对于世家出身的赫舍里氏来说确实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果然仅两天后,赫舍里氏便因落水而死。

至于赫舍里氏是自杀还是意外落水,尚且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已经被降为官女子的赫舍里氏自然没有资格葬入慕陵妃园寝,所以便被送到了六道口安葬。

赫舍里氏去世三年后,道光帝将其追封为睦答应。

被追封为睦答应后,赫舍里氏仍旧没有资格葬入妃园寝,内务府拟定将赫舍里氏改葬入曹八里屯寝园,毕竟这里向来是答应安葬的地方。

但是道光帝并未同意,而是下旨将赫舍里氏的彩棺,同孝慎成皇后的梓宫一起,移到清西陵。

就这样道光十五年九月,赫舍里氏在去世三年后,同平贵人一起葬入平贵人园寝。

大清唯一同皇后葬在一座园寝的答应

道光十五年时,赫舍里氏被葬入平贵人园寝(园寝中位份最高的便是平贵人)。

道光十六年,道光帝和妃辉发那拉氏(皇长子奕纬生母)病逝后,被葬入平贵人园寝;自此园寝改为和妃园寝,一直到道光帝病逝咸丰帝继位园寝仍旧是称之为和妃园寝。

毕竟和妃是园寝中位份最高的,但是咸丰五年,园寝改建增建,直接升格为慕东陵,而不是以某位道光帝后妃的位份作为名称。

这是因为咸丰五年时,园寝中葬入了道光帝的第四位皇后—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大清的皇后,不管是夫君亲封还是新帝尊封或者死后追封,若无特殊的情况都会同夫君一起同葬帝陵。比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朝仅为庶妃,但是儿子玄烨登基称帝,佟佳氏便被尊为皇太后,死后被追封为孝康皇后,同顺治帝合葬孝陵。

再比如亲封的三位皇后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均早逝,去世后先康熙被葬入景陵地宫;康熙病逝后,不仅康熙葬入景陵,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也葬入景陵地宫。

但博尔济吉特氏,既然是道光帝第四位皇后,为何不与道光帝合葬,为何要葬入妃陵呢?

这其实跟博尔济吉特氏特殊的地位有关系:

博尔济吉特氏在孝全成皇后去世后,被晋封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从未被道光帝晋封为皇后;

作为咸丰帝养母,咸丰帝登基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而非太后。

毕竟博尔济吉特氏并非咸丰帝生母,而是养母;道光朝时博尔济吉特氏虽然母仪天下,但毕竟没有晋封为皇后。

咸丰五年博尔济吉特氏病重时,咸丰帝将其尊为康慈皇太后,就这样博尔济吉特氏终于有了皇太后之尊。在其去世后,咸丰帝将其追封为孝静皇后,而非孝静成皇后,不系帝谥不附太庙。

辛酉之变后孝静皇后之子奕訢掌握大权,在得到慈禧与慈安两宫皇太后同意后,其生母得以系帝谥,并且附太庙。

就这样,睦答应赫舍里氏成为大清唯一一位同皇后同葬的答应。

1 阅读: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