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火”一词出于民间,由于它大多出现在坟墓周围,人们就以“鬼火”为其命名。其实这种火焰是“磷火”,人的骨骼腐化会产生磷元素,而磷元素可以“自燃”,这就是坟墓多出“鬼火”的原因。如果你对“鬼火”不了解,它还会追你;你越是要跑,它就越顺着气流追着你跑;你跑的越快,“鬼火”追得也就越急。
1971年,为了响应中央“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湖南军区决定在马王堆附近,修建两座地下医院。但地下医院建设工作并不顺利,时不时就会出现塌方,而且有呛人的气体传出。工人们用火源,点燃了这种气体,之后“鬼火”就出现了。考古人员得到报告后,马上做出了判断:地下很能有一座古墓,在当地人的传说中,马王堆埋葬着长沙王刘发的母亲程姬和唐姬,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考古人员在清理工作完成后,发现了一个20米深、4米长、1.5米高的墓室,墓室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棺材,四周则是丰厚的陪葬品。漆器、丝绸、竹简、动物标本、陶瓷、乐器、兵器、古鼎,这里应有尽有,其中《五十二病方》一书,比《黄帝内经》的年代都要久远,是中国存世的最早医学著作。另外,墓中的《易经》和《老子》,与后世流传的内容,有较大的出入,《系辞》更是存世最早的道家典籍,马王堆汉墓陪葬品的传世价值不可估量。
更令人惊叹的是,墓中一位两千多岁的女子,形体依旧完好,皮肤湿润有弹性,甚至部分关节都可以活动。马王堆女尸的出现,引起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总理索要它做“国礼”;周总理拒绝后,他又多次开口:哪怕给根头发都可以,但都遭到了拒绝。中国方面表示:我们自己研究,不需要外国人插手。
周总理对马王堆汉墓的相关工作,极其重视,先后下达了5次指示,这是任何一座古墓无法比拟的。而马王堆女尸也确实当得起这份殊荣,现代医学化验报告表示:X光显示,这位2000多岁的老太太,关节依旧可以活动,皮肤湿润有弹性,骨质比现在许多60岁的正常人还要好,是世界上最早保存最成功的“湿尸”。
她的名字叫做“辛追”,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她活了50多岁,生前患有冠心病、血吸虫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多种病状,那么“辛追”究竟是怎么病逝的呢?医学手段发现:“辛追”皮肤富含脂肪,营养状况良好,没有过度衰老现象,应该死于突发性疾病。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辛追”的食道、肠胃内,有着许多甜瓜子,合计138颗。
就此,专家们给出了死因:“辛追”在炎热的夏天,食用生冷的甜瓜降温,引发了固有的心脏、动脉疾病。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极其有限,“辛追”不治身亡,在短时间内猝死。“辛追”留给后人许多启发,比如:吃肉太多、营养过剩,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在高温天气,食用生冷食物,容易诱发疾病。
马王堆汉墓中,马王堆女尸和竹简、帛书,是人类历史上璀璨的瑰宝,可以供几代人研究的文物。《五星占》用肉眼测算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天,仅仅偏差了0.48天;《黄帝四经》——《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再次得以重见天日;其中的学派思想、天文、地理、政治、哲学、艺术、文学内容,唯有博大精深四字可以形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