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毛主席为什么向着黄河笑?

路生观史 2023-02-11 15:36:49

这是一种神奇,也是一种预言。看到它的时候,人们一定会这样发问——水怎么会是这样的——一道道地,从闸口流出来,仿佛是流动的银箔或面皮,唱着欢快的歌,告诉人们它的质变,成了流动的精神和财富。

在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一道闸口前,我拍了一张照片,这样问李浩宇:“每年来这里拍片的人多吗?手机掉下去的多不多。”李浩宇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多、有。

“黄河宁,天下平。”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黄河。在闸口附近的一座纪念碑上写着一句话: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大河汤汤,日月轮转。今天,古老黄河的保护与发展正在进入历史新境界,展开历史新篇章。

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坐落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总干渠的入口处。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灌溉丰饶的河套平原,主要靠东西长180多公里的总干渠。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恰似总干渠这条血脉的心脏,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运、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拦河闸全长309多米,巍然屹立在波滔滚滚的黄河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纪念碑的底座,我看到了中华黄河龙的形象。龙是黄河文化的显著标识,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纪念碑的底座中华黄河龙的形象也是我们有共同的“龙根”。在巴彦淖尔的河套,我读到了,更面对这河套大地读到了这“龙根”形象背后的支撑——中国人自古以来敬畏土地,历代政权重视农业。5000年来,重视粮食及粮食安全,一直是全体中国人的持续共识。

河套平原,是因为黄河的注入才存在,巴彦淖尔就在中华黄河龙的最北端。大地因为河流的到来,有了“龙根”的支撑,有了自己在“龙根”的文化,当然更是有了粮食,成了一个温柔而善良的地方,成了黄河臂湾里的中国。

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 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黄河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多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沉淀了《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产生了儒、释、道、墨、法、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大家。在绘画、雕塑、篆刻、书法等艺术门类中出现了《熹平石经》《祭侄文》《女史箴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和麦积山、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等艺术宝库,涌现出阎立本、皇甫轸、吴道子、颜真卿等丹青大师。在科学技术方面,黄河流域产生了最早的天文历法家和数学。《考工记》《禹贡》《水经注》《齐民要术》《梦溪笔谈》等反映了我国工、农及地理学等方面的技术成就。

应该说,黄河流域深厚的农耕文明为儒释道学说发展融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源流。(翁淮南《黄河: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炎黄春秋,2022-03)历史表明,中华文明不但没有中断,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个重 要原因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历史著作的撰写与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形成了世界上绝无仅 有的“文化长城”。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杨共乐认为,两河流域与古埃及人居民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编撰了法典,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在古代, 只有古希腊和中国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涉及其当代战争史,没有产生数代史家连续依时叙事的作品。而在古代中国,史学乃国之要事。从《竹书纪年》《史记》到《资治通鉴》,贾谊、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一大批历史学家的文化担当,汇集了黄河文史之大成,集中展现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连续不断的史学巨著既是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体现,更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输送了无穷的食粮。

三盛公水利枢纽是黄河流域进入巴彦淖尔的门户,三盛公水利枢纽是中国唯一的一首制自流灌溉节制闸,承担着河套灌区865万亩的农田灌溉任务,是整个套区的水利大动脉,防凌防汛意义重大。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黄河干流上游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引水龙头工程。

三盛公水利枢纽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平原引水灌区。工程造型别致,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枢纽工程运行40多年来,在农业灌溉、防凌防汛、工业用水、水力发电及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枢纽工程可资开发利用的不同形态的水体和水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丰富,是科普修学、工业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渊源,黄河的内在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她以其博大的精神,雄浑的气势、特有的神韵令人向往。黄河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而且养育了河套儿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这里的人们对黄河的认识和依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明和水利文化等,也成为了河套文化的精髓与主体。

河套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北方文化中的瑰宝。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共同生活、劳动、融合、传承,创造了灿烂的河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民间书画、音乐、舞蹈、剪纸、二人台、爬山调、漫瀚调、民俗风情等,都是构成河套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这里的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创造性地建设了黄河一首制灌溉工程,使得这片原本干旱的土地有了黄河母亲的哺育,历史性地把黄河的灾害变成为宝贵的水资源,形成了广阔无垠的河套平原,使这里成为名扬天下的“塞外江南”、“塞上粮仓”。并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明和治理江河、开发水利的文明历史。

同时,河套地区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之地、融合之地。匈奴帝国曾在这里跃马驰骋,弯弓射雕;汉武大帝曾派大军在这里抗击匈奴、兴修水利、屯垦戍边;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曾经这里出使西域,沟通中西;和平使者王昭君曾经这里北上,胡汉和亲;成吉思汗曾在这里攻打西夏,统一中国;民国初年,晋、陕、冀、豫、鲁等地的贫苦人民“走西口”来到这里开发河套,建设家园。在这片热土上,映照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与磨合;验证着“万里长城挡不住,蒙汉人民是一家”的民族凝聚力。

2019年所属河套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三盛公水利枢纽只是河套灌区的一部分。河套灌区地处我国干旱的西北高原,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灌区年引黄水量约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1988年,河套灌区配套工程计划开始实施,配套面积达21.11万公顷。有灌渠991千米,排水沟渠791千米。

河套灌区北依阴山山脉的狼山、乌拉山南麓洪积扇,南临黄河,东至包头市郊,西接乌兰布和沙漠。1949年有引黄干渠10条,灌溉面积约19.43万公顷。1961年后自黄河三盛公枢纽引水,分为保尔套勒盖、后套、三湖河3个灌域。作物有小麦、杂粮和向日葵等。灌区土地1.16万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73.7万公顷。1987年实灌面积48.37万公顷。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段北岸的冲积平原,引黄控制面积1743万亩,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在三盛公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中游的“几”字弯头,我看到小麦、甜菜、玉米、胡麻、葵花、糜子及瓜果、蔬菜等都巴彦淖尔这方土地上接受着黄河的哺育,都在巴彦淖尔这方土地上快乐地长成。在三盛公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中游的“几”字弯头,我听到,岁月深处的秦汉时代在开始挖渠,唐贞观年间,在河套修建了大型渠道,有的渠可灌600公顷以上。清中叶后,开渠种植日盛,清末已建成八大干渠。中华民国时代,将灌区向东延伸至乌拉山前的三湖河地区。但由于过去建设缺乏全盘规划,渠系紊乱,旱年水不进渠,汛期泛滥成灾。

最终是20世纪50年以来,修建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健全排灌系统,又修筑了黄河防洪大堤,同时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扩大灌溉面积,形成草原化荒漠中的绿洲……黄河就是这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最终变成今天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党的万丈光辉里凝结着一代代河套人的智慧与奋斗。

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这是河套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工程从开始勘测到提前施工,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援。苏联专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曾先后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和数百名老工人支援,国家还为这一工程培训了千余名各岗位工人。

三盛公水利枢纽显示了中国建国初期水利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水平和施工水平,这一工程利用水势运行规律,成功地解决了库区泥沙淤积和渠道泥沙淤积问题,保证了枢纽运行安全正常,渠道畅通无阻。

建成后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很好地发挥了调节水量的作用,根除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水旱灾害,还发挥了防凌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沟通黄河两岸交通、保障下游用水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盛公黄河大坝使黄河两岸天堑变通途;还保证了包头市的工业用水,不再因枯水季节水量小而影响生产。

三盛公水利枢纽除了本身的意义,也让黄河在巴彦淖尔一分为二,甚至是一分为三。怎么个分法呢?我看到横在黄河面前的大坝,一共有18个闸口,如果将这18个闸口全部关闭,水位就会抬高,就会流向侧面的大坝。与侧面大坝想通的是“二黄河”,这时,侧面大坝上的闸口就起了作用,人们可以用它来调节“二黄河”中的水量,如果是农业用水旺季,就会提高闸口,淡季则会降低,甚至关上。

“二黄河”的名称又是怎么的呢?这中间还有一段黄河在巴彦淖尔改道的历史,即在唐代以前,黄河是沿着巴彦淖尔境内的狼山与阴山奔流的,人们把这叫北河,后来,由于河道积淤以及阴山地势的抬高,黄河就渐渐向游移了,形成了现在的河道,人们将它叫南河。本应该,北河是“老大”,南河才是“老二”,但因为北河一般在灌溉季才被用起,而南河始终奔腾不息,所以,“老大”和“老二”的排序被弄颠倒了。而这也就此成为巴彦淖尔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当地人都亲切地把北河称为“二黄河”。黄河母亲在这里孕育出丰饶美丽的后套平原,由一变二,多少有些不想离开的意思。

至于三黄河的说法也很简单,不被人们提及,即黄河在磴口的流向基本是朝北的,这就是就有了东西两边,河套里的巴彦淖尔和鄂尔多斯一东一西,鄂尔多斯因为地势较高,过去一直用不着黄河水,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后,正面的大坝留了几道闸口给鄂尔多斯,这就有了“三黄河”,但水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所以名头没被叫响。

巴彦淖尔的农耕灌溉基本都是这个原理——拦河,抬高水位,分水,然后通过排水渠让水流回到河道。过去,没有水泥,也谈不上大坝和闸口,用的是芦苇和泥土的古法,所以,在灌溉时节也存在的一定的危险性,一些人常在梦中被“发水了”的呼喊声惊醒。这都是记忆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著名诗人、文学家臧克家写了篇散文《毛主席向着黄河笑》,其后发表于1955年第10期《人民文学》。在这篇散文里,臧克家对黄河有过这样的记述:

毛主席向着黄河笑了。这是望到了壮丽的远景,从一个伟大心胸里流露出来的欢笑。这笑里带着完成一个伟大任务必胜的信心。这笑是有力的,动人的,富有强烈的感染力量……不必向前代的典籍上去清查它(黄河)那残酷灾害的记录,听一听千百年来挂在人民口头上的这血泪凝成的一句谚语吧:“黄河百害,惟富一套。”富庶的河套,是黄河所给的一点甜头,这一点点它口里所吐出的,和被它所吞没的比较起来,真是微乎其微了。

臧先生在文中“黄河百害,惟富一套”、“富庶的河套,是黄河所给的一点甜头”,指的就是河套地区。毛主席为什么笑呢?就是因为新中国在黄河之上有了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可以因此更好地造福人民了。今天,看着这些文字,我们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条被中华民族称为母亲河的黄河,从远古洪荒的历史中走来,在河套地区翻开了一幅大气磅礴却又温情无比的画卷。

从三盛公南望,黄河如一面平镜镶嵌在两岸绿树中,让人怀疑这不是黄河,而是一片湖水;转过身北望,闸下公路大桥如黄龙卧波,桥下则是河水翻腾咆哮,一直往北而去;向右看,是鄂尔多斯高原将一片广袤呈现于视线内;向左看,水利发电站气势雄浑,蔚为壮观,构成一幅立体的黄河大写意,可谓“万里黄河,仅此一景”。

如今,由三盛公游乐园、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河套源度假村三个景区组成的黄河三盛公风情旅游区,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功能齐全的大型旅游景区。在景区公园里有这样两个景点:一是籁之音;二是同心锁。古筝雕塑平躺于、三盛公水利枢纽景区公园的艺术广场,长27.5米,宽6.5米,重56吨,有21根钢丝琴弦,筝头以褐色为底纹,写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筝面板为淡黄色,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同心锁是三把锁环相扣的巨锁,银白色锁面上刻着“永固”、“永昌”、“永恒”六个大字,而“同心锁”雕塑由三盛公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中拆卸下来的拦河闸“退役”闸门制作而成,高27米、重240吨。李浩宇告诉我,因为同心锁的吉祥寓意,当地的人们在为孩子过十二岁生日时常来这里,取一把钥匙,从同心锁底部到顶部,再做个仪式,像古时的成人礼,而那些当年为建设三盛公水利枢纽牺牲的烈士,也在后来被“安置”在了当地的烈士陵园——今天,巴彦淖尔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一琴一锁,向人们讲述着巴彦淖尔这片土地上那些在三盛公水利枢纽建成之前黄河的灌溉往事。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