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男子花105万买了一台豪车,但想要开这车却要先学会阿 拉伯语!原来,这车是中东版的平行进 口车,买的时候4S店的销售承诺可以免费汉化,但汉化完这车“水土不服”了!吴先生想换辆豪车,销售跟他推荐了这款车型,说这是平行进 口车,质量杠杠的,而且价 格只要105万,也在吴先生的预算内!吴先生看完车的外形很满意,但在车身上看到一些字不认识,问销售这是什么字?销售说,这是中东版的车,所以车身上的也是阿 拉伯语,而且中控也是阿 拉伯语的系统,不过4S店可以免费给吴先生汉化,这样使用起来就没有障碍了!
听完销售的解释,吴先生觉得那问题不大,只要车能正常用就行,于是就付钱买下了这款车!但是交付车辆的时候,吴先生让销售给自己汉化系统,但销售却告诉他这车的软件是新款,汉化版还没推出了,要再等段时间才行。 吴先生很是郁闷,责怪销售怎么买之前不说,但还是无奈把车开走!之后为了用这车,吴先生只能靠手机翻译软件来对着操作中控,但这样操作实在是太麻烦了,在他开了半年之后实在是忍受不了,于是找到4S店要求给自己马上升级! 但之前接待他的销售却说汉化要收费了,目前繁体中文版要6000元,简体中文要12000元!吴先生听后愤怒了,之前答应免费的,怎么就变收费了?于是找来了调解员帮忙! 可是4S店的负责人却说,我们一切都是按照合同办事,如果吴先生坚持说汉化免费,那请你把合同拿出来!看到负责人耍无赖,吴先生拿出自己和销售的聊天记录。证明销售确实承诺给自己免费汉化!
但销售则否认说,当时他不知道汉化要这么高的成本,现在要12000元肯定不能免费了!而负责人则坚持说,不管销售跟你承诺什么,那都是他个人的承诺,我们要以合同为准!合同上没写免费汉化,那自然要收费! 吴先生气得咬牙切齿,当初他其实要求销售把这话加到合同里的,可是销售说合同是个格式合同,不太好加,而且他们的店开得这么大,不可能赖账的,让吴先生放心!吴先生也没想到汉化要这么多钱,当时也没在意就没有强求了,谁知道4S店现在耍起了无赖!后来在调解员的劝解下,4S店愿意退让一步,建议吴先生选择繁体汉化,他们给打对折收3000元! 吴先生为了能正常用车,只能妥协交了钱,但是升级完后他无语透顶!本来通过手机翻译还能使用中控,但现在整个中控死机了,一个程序也打不开! 想到自己花了100多万的车居然变成这个鸟样,吴先生越想越气!让4S给个说法!
负责人说,你这是新车,我们头一次给这车做繁体的汉化,也是改完才知道繁体汉化不适配!听到负责人这样说,吴先生气得怼他你是拿我的车在做实验吗?负责人急眼了,说3000元可以退给你,车子给你恢复成原样。 吴先生不接受,认为4S店不应该拿自己车做试验,而是在做升级前,他们自己应该先试验下,这事情怎么能退款了事?而且车子又变成阿 拉伯语自己也开不了啊! 但负责人说,简体汉化他们试过,升级完没有问题,现在吴先生可以选择做12000元的简体汉化! 可吴先生不能接受,他认为就算自己有钱也不能当冤大头!而且明明买之前说免费汉化,凭什么让自己再交12000元。后来双方僵持不下,吴先生表示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那么,吴先生到底能不能要求4S店给自己免费汉化呢? 虽然双方没有在合同上备注这句话,但吴先生和销售的聊天记录能证明销售承诺过免费升级,而口头上的承诺也是有法律效力的!而销售人员的话就代表了4S店的立场,如果销售的乱承诺给4S店造成了损失,那也是单位向他追偿!《民法典》规定,口头承诺符合法定有 效条件就是有 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所以4S店要按照规定给吴先生免费汉化,不然就属于违约!另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第 19条 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 陷,应当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当初吴先生在提车时,销售明知中控是阿 拉伯语且不能马上汉化,还骗吴先生把车先买下,这样的行为也是违法的,甚至还构成了欺诈!在这种情况,吴先生可以要求退一赔三!此事也是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说,进 口车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哥们买平行进口的豪车,英里和公里不同,上高速分就被扣完了,弄了几个月才知道是英里和公里不同的原因,要改成公里,车还得托运回生产国去,费用得七万,而且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也有网友说,真黑,汉化12000元!有这个钱,直接报一个阿 拉伯语班,把这门外语学好,再开车!还有网友说,4S店肯定想着你100多万都花了,一万多小意思,宰的就是这些有钱人!那么,你对此事怎么看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