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综述基因看似神秘,实际上是每个人身体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让科学家们得以深度解读人类的基因图谱,揭示出遗传密码中蕴含的诸多奥秘。
复旦大学曾主导的一项研究首次绘制出中国人群的专属基因图谱,并将其发表在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这一事件在科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时也在国内外舆论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要理解为什么会引起争议,首先需要弄清楚基因图谱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基因图谱?基因图谱是一个种群或个体所有基因的“完整地图”,它不仅描述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还揭示了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基因组中的精确位置。
想象一下,基因图谱就像一本解读生命的“说明书”,它记录了从眼睛颜色到某些疾病易感性的所有遗传信息。每个人的DNA序列中有大约30亿个碱基对,而正是这大约300万个碱基对组成的千分之一的差异,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
基因图谱的绘制过程既复杂又精密。以“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为例,这项跨国科学项目耗时13年,花费约30亿美元,终于在2003年完成了第一个人类基因图谱。
这项成就不仅使人类首次全面了解自身基因,还为医学、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中国的基因组计划也不例外。从2008年起,中国科学家采集了来自15个省份、25个民族的1000多位中国人的基因样本,这项研究的规模和深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
到2023年,这一项目终于形成了一份包含超过300万个基因变异的图谱,涵盖了中国人群中99.9%以上的遗传多样性。同年,他们将研究出来的基因图谱上发表到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
然而,此举也引发了公众和专家的担忧:公开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给敌人送基因弹药”?
基因图谱会成为基因弹药?关于“基因弹药”的讨论绝非危言耸听。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在2016年发布的报告中就曾警告:基因图谱可能会被用于制造针对特定基因特征的生物基因。而这些武器一旦问世,将极大改变传统战争的格局,使得其具备更高的隐蔽性和精准度。
举个例子,某些遗传变异可能会使某个种族更容易患特定疾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在非洲人群中的高发,或者某些类型的癌症在东亚人群中的多见。
掌握这些信息,攻击者可以设计出高度针对性的病毒或病原体,使其只对特定基因型的人群造成伤害,而对其他人群影响甚微。
这种可能性并非空穴来风。以色列早在1998年就被指控正在研制一种“种族生物武器”,专门针对阿拉伯人的基因特征进行攻击,尽管这一指控未能被证实,但它揭示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现实:基因数据在未来的战争中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弹药”。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武器的研发成本可能大幅降低,同时其技术门槛也在不断降低。正如美国生物安全专家格雷戈里·科博所说,“基因武器的威胁已不再是科幻小说,它可能在未来成为现实。”
基因武器的威胁也不仅限于种族灭绝那么简单,它还可能在更微妙的层面上影响人们的健康、繁衍能力,甚至智力表现。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被用来开发一种病毒,这种病毒并不致命,但会导致特定人群出现持续的健康问题,如代谢紊乱、免疫系统崩溃等,从而削弱一个国家或族群的总体健康水平和经济生产力。
这样的武器,几乎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却能够在长时间内悄无声息地削弱目标群体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复旦大学公开中国人群基因图谱的举动,自然引发了深刻的担忧。
为什么要发布这份图谱?不过从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基因图谱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遗传机制,还可以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
例如,研究发现,中国人群中存在一种名为APOE ε4的基因变异,这种变异显著增加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
通过将这一发现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全球科学家可以更快地开发出针对这种基因变异的药物,减少中国及其他东亚地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每年新增患者约30万人,这一研究成果无疑为改善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公开基因图谱还有助于加速新药研发过程。精准医学的发展依赖于大规模的数据共享和国际合作,基因数据的开放能够显著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和时间。
根据《药物经济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传统药物开发平均耗时12年,成本高达25亿美元,而通过利用共享的基因数据,新药开发时间有望缩短至7-8年,成本降低30%以上。
最近开发的几款针对乳腺癌的靶向药物(帕博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就是基于公开的基因数据,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公开其基因数据,以加速医学研究的进展。更重要的是,这种发表彰显了中国科学界的国际影响力和开放态度。
根据《自然》期刊的统计,发表在其上的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的次数达到43次,而被引率的提高不仅能帮助科研团队获得更多的资助和合作机会,还能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加入科研项目。
这种国际认可对提升国家科研实力、获取国际科研资金至关重要。然而,这样的贡献并不是没有争议的。虽然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然而,当这一追求牵涉到国家利益时,事情便变得复杂起来。
尽管科学家们强调,这些数据主要用于学术研究,但基因图谱的公开却让中国人的遗传信息透明于全球,难免让人担心它是否会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点,成为他人手中的一件武器。
结尾不过,即便基因图谱有可能被滥用,但将其直接视为“基因武器”的威胁可能还为时过早。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科学而理性地讨论这一问题,理解技术的局限性以及防范措施,而不是被恐惧所左右。毕竟,科学的进步应该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而非成为一种新的恐惧来源。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