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臭豆腐的起源,众说纷纭,而我个人认为说法四相对而言更为合情合理。虽说网上普遍认为是王致和,但或许只是因其较为出名,具备名人效应,再加上当时北京乃政治聚焦之地,举人卖豆腐这一事件确实新奇,故而才广为流传。
先来看说法一,相传朱元璋出身贫苦,年少时历经坎坷,做过乞丐,当过和尚,常常食不果腹。在一个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饿得头晕眼花,几乎失去了意识。就在这时,他偶然发现了他人丢弃在角落的过期豆腐。求生的本能驱使他不管不顾地捡起那些豆腐,哪怕明知其已变质。他好不容易寻到了一点珍贵的油,艰难地将其烧热,把那发臭的豆腐放入锅中煎炸。当豆腐在油中翻滚时,那股刺鼻的味道弥漫开来,但饥饿让他顾不得许多,一口塞进嘴里。且不说这味道如何,单说当时那种极度贫困的境况下还有油炸豆腐,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那时的油可是极为金贵的呀!后来,朱元璋时来运转,成为了军事统帅。在他率领军队一路胜利打到安徽时,心情愉悦之下,回想起曾经那特殊的经历,竟命令全军一同食用臭豆腐来庆祝。于是,臭豆腐的美名也由此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
说法二则提到,明代学者何日华在其著作中绘声绘色地描述,安徽黟县人尤其喜爱在夏秋之际用盐令豆腐变色生毛。他们精心挑选合适的豆腐,仔细地撒上盐巴,耐心等待着豆腐的变化。待豆腐达到理想的状态后,将其擦洗干净,然后怀着期待与兴奋的心情投入沸油中煎炸。据说,那独特的味道竟有海中鳄鱼的别样滋味,令人难以忘怀。
说法三表明,臭豆腐属于豆腐乳的一种,颜色呈青色,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其发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迄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王致和原本是个心怀壮志的文人,屡次进京赶考均未中举,梦想的破灭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失落。然而,生活还得继续,他决定转行,以制作豆腐为生。在无数个日夜的摸索与尝试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创造出了臭豆腐。这独特的美食竟引起了宫廷的注意,臭豆腐曾作为御膳小菜被送往宫廷。当那独特的味道在宫中散开,慈禧太后品尝之后,对其赞不绝口,还亲自赐名为“御青方”。
至于说法四,绍兴人的饮食向来有着独特的风味,一是霉,二是糟。绍兴的众多美食,如糟虾、糟菜等,其所用的卤水和臭豆腐所用的极为相似。而且,臭豆腐作为一种并非轻易能让人接受的食物,极有可能是偶然产生而后被人发现的。从气候方面来考虑,温热湿润的江南,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湿润的气息,这样的环境相较于干燥的北方以及气候宜人的云南,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也就更有催生这种特殊食品的可能性。
还有说法五,光绪时期,在长沙的一条热闹的街巷里,有一家普普通通的豆腐店。店主每日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有一天,店里有一批放置许久的酱腌豆腐,眼看就要浪费。店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其放入油锅中炸制。豆腐在油锅中滋滋作响,散发出一种奇特的味道。当店主忐忑地品尝第一口时,竟被那意外的美味所惊艳。随后,他让路过的客人也尝试,没想到大家都赞不绝口。店主见客人们颇为喜欢,便决定持续制作这道美食,使其成为店里的招牌。这便是长沙臭豆腐的雏形。后来,经过口口相传,臭豆腐得以流传,成为长沙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美食小吃之一,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综合来看,每种说法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就个人观点,还是觉得说法四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