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拆迁的消息,无论是在文章里边,还是在短视频里边,都出现的越来越多,很多农民好奇,自己的村子什么时候能够迎来拆迁,尤其是对于此前,就传出有拆迁信号的农村而言,当地农民显得更为着急。
近期,重庆将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即将启动高达约163个重磅项目建设。而这也预示着,从2025年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也将会迎来逐步规划,而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部分农民期盼的拆迁,或很快就会到来。
其实,作为农村规划的一种重要方式,农村拆迁,已经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而考虑到,2025年是下一个五年计划,也就是“十五五”计划拉开序幕的年份,农村规划也将驶入“快车道”,而这对于农民而言,只要农村有房,就与其相关。
农民对于拆迁后的考虑,有哪些?
农村拆迁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但考虑到农民需求,很多地区开始试点非楼房式统建房。这么做的好处,是让农民尽可能保持原始居住方式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下水道等重要设施的铺设,方便农民生活。但是对此,农民却戏称房屋样式过于统一,不仅无法体现当地风俗,而且回家之后,认不清门牌还得开导航,希望彼此之间能略有差异。
与此同时,对于成为拆迁户的农民而言,最开心的时候就只有两次,一次是获得拆迁款,另外一次就是乔迁新房。但是在搬进新房之前,拆迁户还需要支付领钥匙费和安置费等费用,这对于家底较薄的农民而言,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压力。而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兴开始试行一平换一平,东北部分地区开始试行平房换楼房,实现低成本回迁。
总的来说,农民对回乡后的考虑,既包括能够体现差异化,又包括希望能够低成本回迁。在拆迁补偿中,除了宅基地和农房进行单户单赔付之外,公共建设用地和村内道路用地赔付,也会归全体村民共有。但最终所获得的拆迁金额,更多取决于拆迁类型差异,不同类型拆迁,赔偿单价也不同。
中央国务院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揭示未来农村走向。
在上述《方案》中,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实施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坚守空间管控底线,统筹各类用地需求。可以见得,接下来的农村规划,还是以县域为中心,向周边农村梯次蔓延。在基本农田不破坏的情况下,需要的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产业用地,都需要从农村宅基地的整治和拆迁入手,大批农村将拆迁。
除此以外,在上述《方案》中,中央国务院表示,在接下来的强化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引导中,合理确定宅基地改造项目规模。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农村规划,将进一步重视风土人情和建筑风格,体现出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差异。并根据现实情况,确定集中化居住农民数量,防止出现不易管理的超级大村出现。
面对接下来的拆迁,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农村拆迁速度和拆迁范围,都会梯次推进,保护好宅基地和农房,就是保护好未来的财富。另一个是在拆迁之前会禁止户口转移,尤其是转入,所以建议有拆迁信号的地区,赶紧进行户口回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