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改革深水区的越南

德尧说这个 2025-01-31 03:39:25

越南自1986年“革新开放”(Đổi Mới)政策实施以来,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近年来改革进入“深水区”,既得利益固化、制度性矛盾和国际环境变化导致改革阻力加大。以下通过最新案例和具体领域分析越南改革的现状与挑战:

一、国有企业改革:利益集团与市场化的拉锯战

案例:越南油气集团(PVN)的腐败与低效越南油气集团是国企改革的缩影,长期垄断能源领域,但腐败频发。2023年,其子公司PV Power因虚报项目资金被查,涉案金额超1.2亿美元。矛盾焦点:

垄断难破:PVN控制全国70%的能源供应,政府试图拆分其业务却遭内部抵制。外资限制:能源领域被视为“国家安全”核心,外资持股上限仅49%,阻碍技术引进。改革措施:越南计划2025年前推动至少10家大型国企上市,但进展缓慢。二、土地制度改革:农民抗议与外资需求的冲突

案例:北江省“苹果供应链”征地纠纷(2023年)为承接苹果供应链转移(如立讯精密、富士康),北江省征用数千公顷农地建设工业园,但补偿标准仅为市场价的20%-30%,引发大规模农民示威。深层问题:

产权模糊:越南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民仅有使用权,政府可随时以“公共利益”名义征地。外资依赖:工业园土地租金低廉(约30美元/平方米/年),牺牲农民利益吸引外资。政策调整:2024年新《土地法》允许农民参与土地定价谈判,但执行效果存疑。三、反腐败运动:政治清洗与社会信任危机

案例:外交部“护照贿赂链”事件(2023年)越南外交部官员被曝向公民收取高额费用加速护照审批,甚至勾结黑市伪造签证,涉案金额超5000万美元,导致护照芯片短缺、国际形象受损。改革困境:

运动式反腐:阮富仲发起的“熔炉”行动已处分超4.5万名党员,但基层腐败仍渗透至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体制性缺陷:公务员薪资低(平均月薪300美元),寻租成为潜规则,司法独立性不足难以根治腐败。四、制造业升级困境:低端代工与“中等技术陷阱”

案例:三星越南工厂的“技术隔离”现象三星在越南投资220亿美元,贡献全国20%出口额,但核心技术(芯片、显示屏)仍由韩国工程师把控,越方仅参与组装环节。结构性矛盾:

劳动力素质瓶颈:越南仅15%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无法支撑半导体等高端产业(需30%以上)。税收优惠依赖:外资企业享受“四免九减半”政策(4年免税+9年半税),挤压本土企业生存空间。五、环境危机与能源转型压力

案例:湄公河三角洲盐碱化危机(2020年至今)因过度开发水电(如中国投资的松拉水电站)和采砂,湄公河三角洲每年下沉1-2厘米,40%农田盐碱化,威胁全国50%的稻米产量。政策应对:

越南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煤电仍占发电量50%(2023年数据);美国主导的“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承诺资助155亿美元,但要求越南放弃煤电引发争议。

改革深水区的核心矛盾政治逻辑 vs 经济逻辑:一党制下,经济放权可能削弱越共控制力;短期增长 vs 长期转型:依赖外资代工实现GDP高增长(2023年达6.7%),但产业升级停滞;全球化红利 vs 主权风险:中美博弈中越南成“替代工厂”,但过度依赖外资加剧经济脆弱性。突围路径与可能性制度层面:建立独立反腐败机构,推行公务员财产公示制;经济层面:对本土科技企业减税(如越南版“硅谷”FPT软件公司),培育自主产业链;社会层面:允许农民土地入股工业园,分享城市化红利。

越南改革的成败将取决于能否在政治稳定、利益重组和国际博弈间找到平衡点。若成功,或可复制“韩国模式”;若失败,可能陷入“拉美式陷阱”——增长停滞与社会动荡并存。

作者:蜀中野人

编辑:蜀中野人

图片:头条免费图片。

0 阅读:5

德尧说这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