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省的城镇化进程开始加快。
特别是在“强县城”政策背景下,一些大县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上表现突出,为各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近日,安徽省发布了拟定的11个试点县(市)名单,名单上有一些热门关注的县(市),而这些热门关注的县(市)中有些被认为会成为试点,有些则被认为当选概率不高。
而这些热门关注的县(市)并没有如愿当选,并且根据公布的11个试点县(市)名单来看,皖南和皖北各自占据了一半,这也一度引起人们的好奇。
本就被认为会当选的城市落选,但最终入选的城市却和他们相距甚远,让人对安徽省的这次入选城市名单充满疑惑。

那么这次皖南和皖北所入选的11个试点县(市)又是谁呢?
据了解,他们分别是肥西、进贤、寿县、巢湖、肥东、当涂、绩溪、岳西、界首、太和、利辛。
这11个试点县(市)中,皖南和皖北各占了一半,分别有五个和六个。
这也让当选的县(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这众多试点县(市)中,首选关注的肯定是合肥周边的县。
在这次名单发布时,合肥周边的县市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肥西作为合肥的卫星城市,近年来发展势头一直非常强劲,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以高于合肥的速度在增长。

同时,作为合肥方向上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城市,巢湖市也同样如此。
这两个城市无论是在资源开发、交通基础建设还是在城镇化发展上,都非常符合试点城市的条件。
但是,他们却没有进入拟定试点名单,反而是皖南和皖北各自占据了一半。
此次公示也是基于皖南和皖北各自一半的区域布局分布。
而被认为当选概率非常高的肥西市和巢湖市并没有如愿进入试点。
许多人都认为这两座城市符合试点的条件,但是为什么却没有进入试点名单。
根据《安徽省“十四五”规划》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此次公示是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和城镇发展质量。
而入选城市则应符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但合肥周边的城市中却没有一座入选,这就让人对安徽省的这次试点县(市)名单产生疑惑。
众人纷纷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合肥市本身的规划原因。
如果合肥城市过度扩张,将会影响合肥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甚至会影响合肥市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潜力。
合肥周边城市布局。而合肥的规划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合肥本土城市的核心区域;
第二是合肥周边接壤的卫星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为重心聚集,形成群落,打造成合肥后院的区域;
第三是合肥向北延伸的淮河城市群,这片区域的发展主要依靠合肥市的资源辐射,重点打造合肥城市圈,形成合肥的中心支持区域。
显而易见,合肥市作为合肥的大城市,其规划主要考虑的是合肥本土城市的核心区域的发展。
尽管肥西县作为合肥市的卫星城市,具有许多优势,人口和经济实力均处于安徽省前列,但由于合肥市自身的考虑,以及合肥向卫星城市方面规划较弱的原因,使得肥西没有进入试点名单。
而巢湖市作为合肥方向上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城市,尽管其靠近合肥并且是合肥方向上核心城市布局的一部分,但同样出于合肥市自身的考虑,巢湖也没有进入试点名单。
可以说,合肥市的资源重点会放在合肥市本土及其卫星城市上,而合肥市向北延伸的淮河城市群,尤其是淮北城市专区中的亳州、阜阳、淮北都没有入选,反而皖南和皖北各占了一半。
合肥周边的城市布局也让人感到困惑。
这次公布的试点县(市)中,寿县和肥东在合肥周边也不是作为卫星城市的城市,肥东县在合肥市的规划中主要定位为合肥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区,而寿县则作为淮北城市专区发展,丰富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层面。
这两个城市的入选其实并不能说就比合肥周边的城市优秀,而是因为合肥周边的城市没有入选,反而给这些城市提供了机会。
这也让人对合肥的规划更加好奇,或许合肥市的规划是从合肥本土及其卫星城市的角度出发,但合肥的整体规划又是眼光长远的。
试点城市的独特优势。此次公示的11个试点城市共有七个大县和四个小城市。
那么这些试点城市又有何独特之处呢?
首先,皖南地区的当涂、绩溪和岳西可以算作小城市。
根据官方统计,涂县、省、县分别为264000人、109700人和164000人,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然而,这些小城市却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这次城镇化试点中,他们将进入第二阶段进行规划,这意味着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当涂县、绩溪县和岳西县的行政区划调整将会对整个省的城镇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寿县和肥东则作为大县入选试点。
寿县的人口将近一百万,而肥东县的人口更是超过了120万,其体量非常庞大。
这两个县之所以能够入选试点,主要得益于安徽省为他们制定的精准扶贫政策,使这两个县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最后,太和县和利辛县则体现了独特的文化价值。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太和县和利辛县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他们的历史厚重且深远,因此,尽管这两个县的人口不多,但是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虽然合肥周边的城市没有入选,但是不能说他们的发展就没有机会。
只要这些城市能够抓住机遇,依靠自身的力量不断发展,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展现出更大的潜力和价值。
此次公示的试点城市形式多样,既有大县的入选,也有小城市的入选,更有文化价值高的城市入选,反映出安徽省对不同城市的发展需求和潜力的全面考虑。
安徽省的城镇化之路,将会因这些试点城市的加入而更加丰富多彩。
在未来的规划中,希望安徽省能够更多地考虑合肥周边的城市发展,增强其作为卫星城市的潜力,让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合肥的城市圈,实现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其他地区的城市能够借鉴试点城市的经验,更好地推进自身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