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接连失败,刘禅为什么还一直支持?其实他才是隐藏最深的人

恨之看历史故事 2024-11-23 09:29:03

北伐接连失败,刘禅为什么还一直支持?其实他才是隐藏最深的人

世人皆知蜀汉北伐屡战屡败,却不知这背后竟是一场惊天大局。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数十次北伐,耗尽国力却终无寸进,这看似不智的战略背后,竟暗藏着一位君主的精妙算计。那个在正史和演义中被塑造成"扶不起的阿斗"的刘禅,其实才是这盘大棋的真正操盘手。为何他要在国力衰退之际依然坚持北伐?为何在朝臣反对声中仍执意支持姜维?这个执着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的政治考量?让我们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一、表象之下的精明君主

世人都说刘禅是个昏君,可鲜为人知的是,建兴元年(223年)刘禅即位时,朝中重臣魏延就曾上书,言:"陛下聪明睿智,实非世人所知。"这番话绝非奉承之语。

建兴三年,蜀汉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朝中一位叫做李恢的大臣,因不满诸葛亮的新政,联合宗室刘瑰等人上书弹劾。按常理,诸葛亮势大,这些人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可刘禅却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既不偏袒诸葛亮,也不处罚李恢,而是将此事交由尚书台详议。此举既维护了朝廷威严,又给诸葛亮留足面子。

建兴七年,蜀汉内部又起波澜。当时负责汉中防务的魏延,因不满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多次上书请求单独领兵北伐。刘禅不动声色,只是让诸葛亮亲自去汉中安抚。此事后来不了了之,但魏延却从此收敛许多。

更令人称奇的是,刘禅对朝中各派势力的控制。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朝中一度陷入混乱。刘禅当即启用蒋琬为大将军,但同时提拔与蒋琬不同派系的费祎为参军,以此制衡。这一手段,让蜀汉朝廷始终保持稳定。

延熙年间,姜维多次北伐,耗费巨大。朝中反对声此起彼伏,可刘禅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挺姜维。后来有史料记载,每次姜维北伐前,刘禅都会秘密召见尚书令李翊等主和派大臣,安抚他们的情绪。

延熙十六年发生的一件事,更能说明问题。当时反对北伐的大臣郤正上书,言北伐劳民伤财。刘禅不但没有降罪,反而加封郤正为光禄大夫。这一举动,既安抚了主和派,又没有影响到北伐大计。

世人都说刘禅软弱可欺,可知道吗?延熙二十年,宦官黄皓虽然得宠,但始终不敢干预军国大事。有一次黄皓想插手北伐军饷,刘禅当即下令:军国之事,宦官不得过问。这道命令虽短,却让黄皓再不敢越雷池一步。

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懦弱的君主,竟在位四十余年而无大乱。期间东吴数易其主,曹魏更是政变不断,唯独蜀汉江山稳如泰山。这岂是一个昏庸之主所能做到的?

二、北伐决策的深层动机

延熙年间的一份朝廷档案显示,刘禅在支持姜维第七次北伐前夕,曾连续下达三道诏令:一是大赦天下,二是减免边境赋税,三是允许士族子弟从军。这三道看似寻常的政令背后,实则暗藏玄机。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逝世后,蜀汉朝廷内部矛盾逐渐显现。以李严为首的益州大族主张休养生息,而以蒋琬、费祎为首的中枢力量则倾向于继续北伐。在这个节骨眼上,刘禅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既不完全支持李严,也不偏袒蒋琬,而是让两派势力各自保持一定影响力。

延熙二年,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体现了刘禅的高明之处。当时姜维请求北伐,朝中反对声音很大。刘禅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先下令在汉中修建粮仓,同时派遣黄崇查访民情。这一举动既安抚了主战派,又给主和派一个交代。

更值得注意的是刘禅对世家大族的控制。延熙五年,刘禅下令在成都、绵竹等地开设官营工坊,专门生产军需物资。表面上看是为北伐做准备,实则打击了当地世家的经济基础。那些原本垄断军需生产的大族,不得不让出部分利益。

延熙十年前后,刘禅在处理军政大事时采取了一个特殊策略:每次姜维北伐归来,不论成败,都会召开大朝会。在朝会上,他总是让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大臣轮流发言,借此了解各方态度。这种做法,使得任何一派都无法独大。

具体到北伐本身,刘禅的支持也很有讲究。延熙十三年,姜维请求增派兵力,刘禅没有直接同意,而是让尚书台先行评估。等到评估结果出来,他才下令征调新兵。这种看似拖沓的决策方式,实则给了各方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

在民生方面,刘禅也颇有手段。延熙十五年,他一面支持姜维北伐,一面在成都、汉中等地开设义仓,平抑粮价。这既安抚了民众,又维持了战时供给。同时,他还不定期举行大赦,让更多人口补充兵源。

到了延熙末年,刘禅对北伐的支持更显精妙。每当姜维请战,他必先召集三公九卿商议。等到争论最激烈时,他才表态支持北伐。这种做法,既让主和派无话可说,又给了主战派足够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刘禅在位期间从未完全偏向任何一派。即便是支持北伐最力的时候,他也会保留一些主和派大臣的职位。比如延熙十八年,他在支持姜维北伐的同时,还破格提拔了主和派的谯周为太常。这种平衡之术,使得蜀汉朝廷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三、隐藏的政治博弈

延熙九年的一场朝会,揭示了刘禅治国的深层逻辑。当时姜维新败归来,朝臣杨戏上书请罢北伐。刘禅不但没有降罪,反而加封杨戏为侍中。这一举动背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大戏。

建兴末年至延熙初年,蜀汉朝廷形成了三股势力:以蒋琬、费祎为首的中枢集团,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士族,以及以魏延、姜维为首的军方势力。刘禅对这三股势力采取了不同的制衡策略。

首先是对中枢集团的控制。延熙三年,刘禅在任命费祎为尚书令的同时,又让与费祎不和的董允出任尚书。这两人此前就因军费开支问题多有争执。刘禅这一手看似矛盾的任命,实则是为了防止中枢权力过于集中。

对于益州士族,刘禅的手段更为巧妙。延熙七年,他下令在成都设立三市,允许商贾自由贸易。这个政策表面上是活跃经济,实则打破了士族对商业的垄断。同时,他还通过开设官营作坊,逐步削弱士族的经济基础。

军方势力的制衡尤为关键。延熙十一年,姜维北伐大败,军中怨声载道。刘禅不但没有追究姜维的责任,反而加封他为后将军。同时,他又任命了几位主和派将领镇守各地,以此平衡军中势力。

延熙十四年发生的一件事最能说明问题。当时主和派大臣上书,历数北伐之患。刘禅召开朝会讨论此事,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支持继续北伐。这看似是刘禅支持主战派,实则借此打击了益州士族的气焰。

在人事安排上,刘禅更显示出高超的平衡术。延熙十六年,他在支持姜维北伐的同时,还破格提拔了几位主和派官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郤正,此人素来反对北伐,却被任命为光禄大夫。这种做法,既安抚了反对势力,又不影响既定政策。

到了延熙末年,刘禅对朝廷各派势力的控制达到巅峰。每当姜维请战,他必先召集群臣商议。在争论最激烈时,他总能做出看似折中实则有利于北伐的决定。这种做法,既给了主和派表达意见的机会,又达到了支持北伐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刘禅对宦官集团的控制。延熙二十年后,宦官黄皓虽然得宠,但始终不敢干预军国大事。史书记载,每当黄皓想插手朝政,刘禅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将其制止。这种手段,确保了朝廷决策不受内廷干扰。

在这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北伐成为了刘禅制衡各方的重要工具。通过支持北伐,他既维持了蜀汉的对外进取态势,又借机削弱了各派势力的影响力。这种看似矛盾的政策,实则暗含深意。

四、军政改革下的权力制衡

延熙十二年的一纸诏书,揭示了刘禅治军理政的独特手段。这道诏书规定:凡北伐军需,须经三署会审。表面上看是为了规范军需供应,实则是在军政体系中植入了一套完整的制衡机制。

从建兴末年开始,刘禅就在军事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将北伐军队分为前后两部,前军由姜维统领,后军则交由廖化指挥。这种分兵制度表面上是为了策应,实则是为了防止军权过于集中。

延熙四年,刘禅在军需供应上做了重大调整。他下令在汉中、剑阁等地设立十二个军需仓,每个仓库都由不同官员负责。这些官员分属不同派系,互相牵制。通过这种方式,任何一方都无法独占军需大权。

更值得关注的是刘禅对军队指挥权的控制。延熙七年,姜维请求增兵时,刘禅没有直接下令,而是让三署会审。这三署分别是尚书台、职方曹和军功曹,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只有三署同意,增兵才能获准。

在军队编制上,刘禅也颇费心思。延熙九年,他下令重组北伐军队,将各部将领打散重组。那些资历相当的将领被安排在同一军中,互为牵制。这种编制方式,确保了军中不会形成独大的派系。

延熙十五年的一次军政改革最能说明问题。当时刘禅下令,凡是参与北伐的将领,必须定期轮换。表面上是为了让将士休养,实则是防止某些将领在军中形成过强影响力。

军需物资的管理更显示出刘禅的精明。延熙十八年,他在成都设立专门的军需监察司,负责稽查军需去向。这个机构不归属任何派系,直接对君主负责。通过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军需供应,又防止了贪污挪用。

在将领任用上,刘禅也有独特手段。延熙二十年前后,他经常调动各地守将,使得没有哪位将领能在一地久任。即便是姜维这样的重要将领,也要定期回朝述职。

值得一提的是刘禅对边境驻军的管理。他规定边境各部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常备军,这些军队不得参与北伐。这看似是为了防御,实则是在制约北伐军队的规模。

到了延熙末年,刘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政体系。北伐军队的粮饷、兵员、装备都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批。这种繁琐的程序看似降低了效率,实则是一种精妙的制衡。通过这种方式,任何一个派系都无法完全控制军队。

在这套体系下,北伐成为了维持军政平衡的重要手段。通过持续的军事行动,各方势力都不得不围绕军需、兵员、指挥权等问题展开博弈。而刘禅则在这种博弈中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五、政策背后的经济考量

延熙八年的一份户籍统计显示,蜀汉边境地区的人口较建兴末年增加近两成。这个看似寻常的数据背后,揭示了刘禅支持北伐的经济动机。

从建兴末年开始,蜀汉就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连年战事导致国库空虚,但刘禅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首先是在汉中、阆中等地设立互市,允许商人与北地互通有无。这种做法表面上是为了繁荣边境经济,实则借机获取了大量军需物资。

延熙三年,刘禅在成都推行了一项新政:允许军户经商。这个政策立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量从军者的家属开始参与商贸活动,既解决了军费开支,又活跃了市场。档案显示,仅成都一地,当年就新增商铺三百余家。

更值得关注的是刘禅对盐铁专营的改革。延熙六年,他下令在武都、汉中等地开设官营铁场。这些铁场表面上是为了供应军需,实则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冶铁业的垄断。通过这种方式,朝廷获得了稳定的军器来源。

延熙十年前后,刘禅实施了一项隐蔽的土地政策。他允许边境军户开垦荒地,免除三年赋税。这个政策看似是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实则在边境地区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在钱币方面,刘禅也有独特手段。延熙十三年,他下令铸造新钱,但规定新钱只能在军市使用。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军需交易的稳定,又避免了通货膨胀。据记载,当时军市中物价保持稳定,而民间市场反而出现了短暂波动。

延熙十六年的一次盐政改革最能说明问题。刘禅下令在阆中设立官营盐场,专门供应北伐军需。这个盐场的收入全部用于军费,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军需供应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北伐的经济负担被分散到各个环节。

工商业的发展也与北伐密切相关。延熙十九年的记载显示,成都的工匠数量较十年前增加了一倍多。这些工匠主要集中在军需产业,如铸造、纺织等行业。他们的产品不仅供应军队,还流入民间市场。

到了延熙末年,蜀汉形成了一个以军需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各地互市、官营工坊、边境屯田相互配合,既保证了北伐供给,又推动了经济发展。档案记载,当时汉中、阆中等地的商业活动异常活跃,甚至吸引了不少北地商人前来贸易。

这种经济体系的特点是军民两用。以武都铁场为例,它既生产军用武器,也制造农具。这种双重性质使得军需产业在和平时期也能维持运转。据统计,延熙二十年前后,蜀汉的铁器产量达到了建兴年间的三倍。

在这个特殊的经济体系中,北伐既是军事行动,也是经济活动。通过持续的军事压力,刘禅既维持了对魏的威慑,又带动了边境经济的发展。各地互市、屯田、工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链条,使得北伐在经济上具有相对的自我维持能力。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