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发刚与亲妈见面,认亲后喜迎两大好消息,哥哥为他留一半宅基地

叨哔叨了 2025-03-26 18:10:0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叨哔叨了

别再只关注谢浩男了。

寻亲界又一好消息传来。

又有一个孩子找到亲生父母了。

而这个孩子的故事甚至比谢浩男还要传奇。

6岁与家人走散。

一只眼睛因故失明。

后来被美国养父母收养。

又患上了心脏病,数次进出ICU。

2025年3月,他时隔23年终于漂洋过海认亲成功。

却因为跪地向亲妈送出戒指而备受质疑。

这个坚强的孩子究竟是谁?

寻亲的这些年,他又经历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被命运捉弄却从未放弃希望的“海外游子”。

越发刚的故事。

23年跨国寻亲路:失明男孩终回家

江西宜春的老屋里,60岁的母亲颤抖着双手。

将29岁的儿子越发刚拥入怀中。

这个跨越太平洋的拥抱,整整迟到了23年。

1995年出生的越发刚,原名吴苏成,小名苏伢子。

2002年那个春寒料峭的早晨。

6岁的他和哥哥一起被带去广州卖花。

没想到却意外迷路,和哥哥就此失散。

当警察发现这个浑身伤痕的男孩时。

他的一只眼睛已经因视网膜脱落导致永久失明。

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严重受损。

甚至心脏也落下病根。

右脸还留着明显的烧伤疤痕。

不用孩子细说,大家也能想象得到他走丢之后都受了什么样得虐待和苦楚。

在福利院的8年里。

小发刚学会了用仅剩的一只眼识字读书。

2011 年,一对美国夫妇的到来。

让越发刚迎来命运转折。

“他们在酒店陪我住了两周,观察我的性格。”

越发刚回忆,养父母的尊重让他倍感温暖。

可身体的残缺和语言的隔阂,让他在异国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

“想做的事,因为眼睛看不见,总是很难实现。”

他曾在采访中哽咽道。

远渡重洋后,发刚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名校。

成为汽车检测工程师,月薪相当可观,生活优渥。

但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几乎全盲的男孩。

始终用中文发朋友圈,坚持用筷子吃饭。

微信头像用故宫雪景,手机壁纸是万里长城。

时隔多年回国认亲时。

他毫无语言隔阂,竟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

他直言:

“中文是我的根,只要不忘掉,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2024 年,发刚突发心脏病住进 ICU。

在生死线上挣扎时。

在养父母支持下启动寻亲计划。

他记得自己有个“苏伢子”的小名。

记得家门口的巷子,更记得父母模糊的脸庞。

23年里,他无数次尝试寻亲,却因信息残缺屡屡碰壁。

直到2025年,在志愿者和DNA技术的帮助下。

他终于锁定了江西宜春的亲生家庭!

而等他回了家之后。

才知道他走丢的这23年,不仅是他人生的遗憾。

也让这个贫穷的小家一直生活在崩溃的边缘。

团圆现场:一声“妈妈”破防全网

23 年间,父亲一直在广州街头打零工寻子,积劳成疾。

哥哥因自责当年没照看好弟弟,至今未婚。

母亲每天抚摸着儿子的旧玩具,在村口守望。

苦等20年,他们心心念念的宝贝终于回家了!

2025年3月23日,宜春慈化镇鞭炮齐鸣。

发刚手捧金戒指走向母亲:

母亲颤抖着将戒指戴在手上,老泪纵横。

面对自责多年的哥哥,发刚紧紧拥抱。

他还惊喜地发现,家里新房特意留了半间未装修。

哥哥在不知道他究竟能不能平安归来的前提下。

也还是给他留了一半的宅基地。

在农村,这个行为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在媒体和其他寻亲家长的宣传、转发之下。

越发刚认亲的视频一夜之间传遍全网。

无数网友为他的遭遇和寻亲经历而感动。

还有南昌的眼科专家注意到了越发刚的眼疾。

为了帮助他,医院还主动和越发刚一家取得了联系:

更暖心的是,发刚在抖音分享寻亲经历时。

如今,发刚计划带父母游览北京故宫。

这个曾被命运捉弄的男孩,用 23 年书写了最励志的寻亲故事。

可在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的同时。

一些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越发刚面前。

这场看似圆满的团圆背后。

却也暗藏着不为人知的争议与质疑。

团圆之后,争议四起,寻亲故事沦为“生意经”?

不同于谢浩男和解清帅。

越发刚的原生家庭就是普通人家。

甚至算得上贫穷。

他却在美国拥有年薪百万的工作时。

质疑声随之而来:

更尖锐的质疑指向他的美国身份:

随着认亲视频红遍全网。

越发刚也顺势开通了抖音账号。

现在粉丝已经有五万了。

而一家人团聚后。

越发刚的哥哥也开始在抖音频繁直播。

看着他的一系列动作。

不是网友对他不信任,而是“寻亲带货”的事件频频发生。

先是解清帅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开始直播带货。

3月22日。

孙海洋的儿子孙卓竟然也在直播间现身带货了。

虽然孙母一直解释,说只是想让孙卓在直播间锻炼一下口才。

但孙家还是受到了很多质疑。

越发刚的美国背景和高知形象,让部分人怀疑背后有团队运作。

“失明工程师+跨国寻亲,这人设太‘完美’,怕是早有剧本!”

“我给妈妈戴了戒指,但我会回美国工作。”

越发刚的这句话,揭开跨国收养家庭最深的痛。

他坚持用中文发朋友圈、吃辣到“秒杀四川人”。

甚至为郑州洪水祈福,网友盛赞“不忘本”。

但养父母23年的养育之恩,与亲生父母的血脉羁绊,如何平衡?

更令人揪心的是,哥哥因当年带他出门导致走失,自责23年。

尽管越发刚多次安慰“不是你的错”。

但愧疚与隔阂能否真正消解?

有类似案例显示,寻亲家庭常因长期分离引发情感错位,甚至反目成仇。

网友留言:“亲情不是一场直播就能修复的,需要时间磨合。”

而随着质疑声四起。

媒体对越发刚的报道,也逐渐从感动转向猎奇。

记者追问:“你给父母多少钱?”“会送房送车吗?”

此类问题被批“偏离亲情本质,制造道德绑架”。

原生家庭的贫困被放大,甚至有人嘲讽:

“这家人靠儿子‘逆袭’了!”

而越发刚的残疾,更成了一些人攻击的“素材”。

有键盘侠冷嘲:“盲人还能当工程师?美国故事编得太假!”

殊不知,他靠放大镜苦读考入名校,用左眼仅存的视力检测汽车零件。

这份坚韧本应成为励志符号,却沦为部分人泄愤的靶子。

团圆不是终点,而是难题的开始。

越发刚的故事,照见了寻亲群体的集体困境。

当流量裹挟善意,当亲情碰撞现实,当苦难遭遇质疑。

我们是否还能守护最纯粹的感动?

网友的争议,恰恰说明公众期待更健康的寻亲生态。

少一点炒作,多一点尊重;少一点揣测,多一点包容。

从街头卖花郎到跨国工程师。

从福利院孤儿到双家庭的珍宝。

他用坚持告诉世界:只要心中有光,山海皆可平。

命运给了他失明的双眼,却给了他最明亮的心。

23年跨国寻亲,是血缘的奇迹,更是人性之光。

愿每一个“苏伢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愿天下再无骨肉分离之痛!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走失23年海外游子认亲送妈妈戒指:可以握在手里永远不放开.大象新闻.2025-03-23

走失23年被美国夫妇收养中国小伙:不是哥哥的错别再自责.大象新闻.2025-03-23

抖音账号-小刚 寻亲成功

0 阅读:1

叨哔叨了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