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雪的成因和雪花六出

渊海探心 2024-08-20 20:51:38

现代科学对雪的成因有很多的解释,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索。

那么古人对雪的成因是如何认识的呢?

今天来讲讲这块内容。

雪在古代阴阳学派的观点来看,

就是阴气积蓄或者凝结到了一定程度的现象。

并且,古人已经观察到雪花基本是六个角,即六边形,

也就是雪花六出的现象。

并且尝试了从数理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

古人认为,雪和雨的原理是相通的。

将要下雪的日子,天气是微温的,

古人说是携带着火气。

因为只有微微温的温度,

才能让水气上升。

不温的话,气是不升的。

实际上,这里的微温是地气微温,

将地面湿气水气加热上升。

上升之后呢?

这些气遇到了什么呢?

古人又将天分成了三际,

也就是三个层次。

一个是近地之际,

这一界限之内的天,多是温的,

只有微温才孕养万物。

这个近地之际的上面则是冷际,

冷际的作用就是像一个棉被包裹着下面的空间。

使得下面温际的温度不会扩散逃逸出去,

最终没有了温度。

如果没有这层冷际,

也就不会形成雨雪霜露。

设想在海拔比较高的高山上,

夏天都要穿着大衣才能驱寒,

这就是冷际存在的证据。

冷际之上,还有一层,是火际,

这个火际相当于直接受到太阳的照射,

温度非常高,

因为火的特性,是上腾的,

所以火际在最上面。

类似于蜡烛烛火的温度,最外层最高。

实际上,古人对天空的三际划分非常接近现代科学,

也非常有意义。

当代科学中,

会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

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又称外逸层或逃逸层)。

在接近地面、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区域称为对流层,

对流层上界称对流层顶,一般在赤道地区高度约17~18千米,在极地约8千米;

从对流层顶至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平流层,

平流层内大气多作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臭氧层即位于这一区域内;

中间层又称中层,是从平流层顶至约80千米的大气区域;

热层是中间层顶至300~500千米的大气层;

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称外层大气。

古人说的近地之际,也就是温际,

接近于现代科学中的对流层。

雨雪雷电都发生在这一层,

温度略高。

冷际则对应着平流层、中间层。

但是这中间不全是冷的,

比如平流层从下到上是先冷后热,

中间层是先热后冷。

所以这两层更像是一层夹心棉被,

两头冷,中间热。

火际则对应着热层和外层大气,

古人又称为晶宇,

从晶字看,就是三个太阳照射的空间,

形容非常晶莹剔透(空气稀薄),温度很高的空间了。

雪花为什么是六边形呢?

古人也给出了一个答案,很有意思。

古人说,

大凡是想用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围同样的一个正方形,

外围的正方形需要八个,

也就是以八围一,

看九宫格就清楚了。

想用面积相等的圆形围同样一个圆形。

外围圆形需要六个,

也就是以六围一。

这是属于定理之中定数。

水气在空中,

是处于弥散的状态,

气不溶于水中,

此时,水如果想不使之四散开来,

就需要围拢聚集自保。

自保到了极致,就是聚集到极致,必成圆体。

这是定理之中的定势。

水气升腾形成云,

云遇到冷际,变成雨降下来,

雨滴一个个都是圆的。

一开始的圆比较小,

雨滴和雨滴的汇聚从小变大。

也就是一点点的雨滴降落下来。

如果是雨下降过程中成了冰体,

那落在地上之前,也都是圆的冰体。

这还不是雪,而是冰粒子。

在冬天,地下温度回暖时

水气上升,

形成云,如果在未成雨下降时,

遇冷,此时就要开始变化,

每个水单元(水分子)遇冷成圆,

受到了冷气的侵袭,需要一个个抱团凝互,

此时还都是散圆。

到了下零的温度,也就是古人定义的一个温度,

可能是冰水混合的零度左右。

水单元需要凝互,此时不能直接混合,

而是一个个圆球相互依附,

按照最节省空间的方式汇聚,以六圆围一圆,

即成雪花。

每一个角再延伸出去,

聚集水单元。

这就是古人对雪花六出的解释。

2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