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湖北省黄石市得到新消息,据当地的司机讲述当地的聚合妥e出行就在2025年2月24日开始执行新的出行计价标准。而根据新旧价格对比,新起步价降原来下降至7.38元(2.6公里)平峰期分段里程费则下降至1.13元/公里。
而据另一家平台的司机讲到,乘客端打车里程6公里计价已经是1.01元/公里,相当于顺风车的价格,一旦等平台抽取提成后,落到司机端的费用更低,预估是0.8-0.9元/公里。这个“价格”无疑对网约车司机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在湖北司机吐槽司机跑车“不容易”后,最近这两年无论是滴滴平台,还是高德、哈啰、嘀嗒出行等等,都相应下调了网约车的价格,但又随着网约车司机的不断增多,司机端的单子和收入也是越来越少。因此频频有网约车司机吐槽,如果在这么“内耗”下去,持续低价格的背后必然有乘客和司机共同承担。

如果0.85元/公里*400公里*365天=12.41万元。4*16度/百公里*0.5元/度*365天=1.17万元。保养费用:400公里*365天/10000公里*500元/次=0.73万元。报废要求:按照纯电车跑到60万公里报废标准,60万公里/(400公里*365天)=4.1年。而按照一辆车10万元价格来算,去除保险、保养、电费等剩余约7.5万元/年,平均每月收入约0.6万元。(此处计算为司机最好的一种接单状态,根据了解很多司机不足200元/天)

网约车平台的竞相恶性循环,不可能只有乘客受益。一旦司机端收入持续下滑,司机很有可能“诱导”乘客绕过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一方面可能乘客少付一些费用,但是乘客的意外险就会丧失,最终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的就会是乘客。同时,低价格的网约车,如果乘客提出一些比如冬夏开空调、运送过重行李等等提出拒绝;同时也会倒逼司机多平台接单,影响乘客的到达时间等等。最终网约车平台也得不到任何的抽佣,反反复复,平台的利益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持续低价格的网约车,并不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任由市场恶性竞争的蔓延,反而带来的社会负面东西也会越来越多,于此有相关部门、平台与消费者共同参与制定,才是一个产业或者一个行业长远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为了提高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效果,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程公公,乘客少付了吗,没。司机收入多了吗,没,所以只有程公公,及见不得人的幂后者
谁受益?网约车这个行业养活了各行各业,唯独是养活不了自己...[得瑟]
只剩下黑心平台和大把的贱骨头了,跑什么啊?
可怜那些刚刚分期购车跑网约车的人
只要还有人做,不降价?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资本家的嘴脸,压榨剩余价值,每个资本家都一样,读书时应该学过吧!
卷啊,请继续[笑着哭]
租车公司天天粘着你,发鸡汤忽悠你租车[捂脸哭]如果网约车可以招手即停,那出租车绝对没生意了!路上那些破旧的电动车全部都是网约车[呲牙笑]
平台吃相太难看了吧[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资本家和税收受益
估计有阴阳单吧
网单也是,不断刷新你的底线,你不干别人会干,经济不好没办法
你不跑有人跑总有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