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3-01-13 00:14·纵横蓝星
说起德意志地区的古老贵族世系,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最出名的几个:统治奥地利600多年的的哈布斯堡、统治勃兰登堡-普鲁士500多年的的霍亨索伦以及统治巴伐利亚800多年的维特尔斯巴赫。
11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
说到武德充沛,大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室及普鲁士王国王室的霍亨索伦家族。从一个士瓦本公国小地方走出的小家族,到一统德意志、称霸欧洲的大国皇室,霍亨索伦家族的奋斗逆袭史堪称励志典范。
索伦家族
很多人觉得霍亨索伦家族一路战争一路打杀,靠着“铁与血”才终于站上历史巅峰,其实对也不对。这个家族的成长史就如同后来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领航普鲁士一般,正确的外交选择站队与战争暴力两条路缺一不可。
敲黑板划重点。让我们一起通过几位关键先生来看看这个传奇家族的成长史。
霍亨索伦城堡
起源霍亨索伦家族,原名索伦家族,11世纪初起源于德意志南部的士瓦本公国境内的黑兴根一代,得名于其家族据有的索伦城堡,有证可考的开山老祖乃是布尔夏德一世,在十一世纪初,受封为索伦伯爵,建立士瓦本公国-索伦伯国。
最初的索伦伯国
多提一句,士瓦本公国真是个龙兴之地。先后走出了韦尔夫、霍亨斯陶芬、哈布斯堡和霍亨索伦等显贵豪族。韦尔夫家族的一支后人建立了汉诺威公国及最终入主英国,为英国王室注入德国血统。霍亨斯陶芬家族最先发迹,在12-13世纪中期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由于后来绝嗣,家族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德意志夜空而转瞬消逝,哈布斯堡和霍亨索伦两大家族更是为人所知的名门望族。
1356年查理四世金玺诏书时的神圣罗马帝国
可以注意到,霍亨斯陶芬、霍亨索伦家族,都带有霍亨(Hohen-),意为“高贵的”。显然,这个前缀是家族发迹后加入的点缀词。我想如果是同时期的中国贵族看到这样的词,估计会笑掉大牙,嘲讽一番太土气。你能想象比如大宋老赵家发迹了,改名自称“高贵的老赵”家么……
回到索伦家。
索伦二代伯爵是腓特烈一世,他是家族第一个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承认的诸侯,从此不再是乡村土财主,变成有身份的贵族了。
虽然家族有了身份,但毕竟实力弱小,既然上半身不够强壮,只能依靠传统套路-下半身来寻求盟友,即下半身的联姻和大脚丫子的政治站队。
1号关键先生腓特烈二世的索伦伯国继承人是三子腓特烈三世,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一世与亨利六世的忠实追随者和属臣,他是索伦家族崛起的关键性人物之一。
1185年,索三代腓特烈三世娶了纽伦堡伯爵康拉德二世的女儿索菲亚,然而岳父康拉德二世死后,没有留下任何男性继承人。
于是,腓特烈三世以女婿的身份入主纽伦堡,被主子皇帝亨利六世任命为新一任纽伦堡伯爵腓特烈一世。
纽伦堡和安斯巴赫领地
这样,索伦家族就有了两块根据地,一块是祖传的索伦伯国,一块是德意志的大城市,神罗皇帝行宫之一的纽伦堡。显然,纽伦堡领地比小地方索伦伯国更为重要和显赫,让索伦家族从此从乡村走向城市,成为天子近臣。
1192年,有了实力的索三代腓特烈三世效仿主子霍亨斯陶芬家族,在自己家族名也前缀了“霍亨”一词(Hohen-),家族遂改名霍亨索伦家族(Hohenzollern)。
值得一提的是,腓特烈二世的长子,也就是腓特烈三世的大哥布尔夏德二世的玄孙女安娜后来瞅准时机,嫁给了隔壁的史上最牛潜力股-哈布斯堡王朝的始祖,德意志国王鲁道夫一世。由此,霍亨索伦家族在当时赢得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谊和支持。
哈布斯堡家族始祖-鲁道夫一世
索三代腓特烈三世去世后,将家族两大块领地分给了两个儿子。
长子康拉德一世获得纽伦堡伯爵领地,因为纽伦堡位于法兰克尼亚地区,长子这支也称为法兰克尼亚系。
次子腓特烈四世获得索伦伯爵领地,因为索伦堡位于士瓦本地区,所以次子这一支也被称为士瓦本系。
霍亨索伦家族从此分裂为两大支系,开始各自独立发展。
首先,我们聊聊法兰克尼亚系。
2号关键先生在霍亨索伦家族分成2大系统的200年后,法兰克尼亚系的纽伦堡的腓特烈六世,通过家族继承先后获得安斯巴赫与库尔姆巴赫两大块领地。此时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是卢森堡家族的德意志国王西吉斯蒙德(1433年加冕为神罗皇帝)。
15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
作为国王的铁杆马仔,纽伦堡的腓特烈六世率大军支持了国王镇压波希米亚的胡斯战争。1415年,西吉斯蒙德国王为奖赏这位忠实的追随者(一说是欠债抵押),将本家族(卢森堡家族)的世袭领地勃兰登堡赐予腓特烈六世,并授予他为帝国七大选帝侯之一—勃兰登堡选帝侯。于是,这位纽伦堡的腓特烈六世改称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一世。
勃兰登堡
从此,霍亨索伦家族从普通贵族一跃成为帝国内部的显赫望族,家族的政治地位发生了质的改变。
从1415年算起,直到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灭亡,霍亨索伦家族统治勃兰登堡长达503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1433年加冕为皇帝的西吉斯蒙德,在位仅仅4年后便无后而亡,卢森堡王朝就此终结,他临死将自己的匈牙利国王和波西米亚国王王国传给了自己的女婿,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由此开始对波西米亚和匈牙利有了执念,并在100多年后,终于将这两个王国变成哈布斯堡王朝核心领地。
奥地利-波西米亚-匈牙利
可以说,这位卢森堡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西吉斯蒙德,以一人之力成全了霍亨索伦和哈布斯堡两大家族,成为他们崛起的贵人。
然而好景不长,1420年,腓特烈一世与纽伦堡周边公国发生领土纠纷,进而双方大打出手,结果纽伦堡不敌强大的巴伐利亚,还被其一举攻破纽伦堡并摧毁了城堡。
如此一来,腓特烈一世失去纽伦堡领地,无奈之下,只得挪个窝,整个家族搬家去了另一块刚到手的勃兰登堡领地,定居在了首府柏林。
纽伦堡搬到勃兰登堡
3号关键先生腓特烈一世的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三世是个武功卓著和富有政治眼光的雄主。
武功:他在位期间,勃兰登堡不断发动战争攻打领地周围的的小诸侯国并成功取得波美拉尼亚公国,勃兰登堡实力大大增强。
波美拉尼亚地区(绿色部分)
普鲁士王国的波美拉尼亚省(红色)
文治:1473年,阿尔布雷希特三世摒弃了传统的诸子分封制,规定他这一支实行长子继承制,即家族目前的三块领地:勃兰登堡、安斯巴赫、库尔姆巴赫,分别由他的三个儿子继承。但他的孙子辈开始,这三块领地不允许再做分割,只能由三个儿子的长子继承。这一点非常重要,类似于终结了“推恩令”,使得家族领地不再会被无限碎片化,除了长子外,没有继承权的其他儿子只能另谋出路,出去自己奋斗个好前程。也正是这一点,让霍亨伦索家族和德意志地区之外的普鲁士有了瓜葛。
4号关键先生阿尔布雷希特三世的二儿子腓特烈五世,他的三子阿尔布雷希特因为没有领地继承权,便只能自己出去打拼。他选择离开德意志地区,去了东部的普鲁士地区碰碰运气。
1466年的条顿骑士团国
他在当地加入了条顿骑士团,做了一名教士。
但是,他加入条顿骑士团时,已错过了骑士团横行东欧的辉煌时代。此前骑士团两次遭到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毁灭性打击,领地只剩下东普鲁士一块地盘,并沦为波兰的附属国。
条顿骑士团
只能说运气太差,阿尔布雷希特加入的这个骑士团已经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的三无组织。
但是,这位阿尔布雷希特是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一世的外甥。
1510年,在舅舅的支持下,阿尔布雷希特被选为第37任骑士团大团长,并在一顿武力屈服+利益分配的操作之下,把条顿骑士团成功改组成了自己家族的一块世袭领地—普鲁士公国,成为第一代普鲁士公爵。当然,这样操作的前提是普鲁士公爵世代向波兰国王效忠。
有了自己家族地盘的阿尔布雷希特在当时宗教改革影响下,把新教路德宗确定为普鲁士公国的国教。
16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
虽然终于在外混出了名堂,但这位普鲁士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及其兄弟却都没有孙子辈,所以他的父亲腓特烈五世这一脉绝嗣。根据继承关系,这一支的所有遗产:普鲁士公爵、安斯巴赫-库尔姆巴赫藩侯都由长房宗家的后代约阿希姆·腓特烈继承。
17世纪初的勃兰登堡-普鲁士
这样,勃兰登堡选帝侯与普鲁士公爵这两个头衔便归于一人名下,勃兰登堡-普鲁士共主邦联诞生。在这个邦联内,勃兰登堡选帝侯兼任普鲁士公爵,也就是说,在神圣罗马帝国体系中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而在波兰体系中则又是臣服于波兰国王之下的公爵。显然,这样的身份很奇葩。于是,后面数代普鲁士公爵都在抗争于波兰的霸权,直直到第二次北方战争后才取得独立地位,并于1701年,把共主邦联升级为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王国徽章
5号关键先生约阿希姆·腓特烈的曾孙,就是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即历史上著名的“大选侯”。
大选侯
这位大选侯统治勃兰登堡-普鲁士长达48年时期(1640年-1688年),在他治下,国家日渐强盛,实力已经不允许他再屈服在波兰国王脚下,因此,他是最后一位向波兰国王宣誓效忠的普鲁士公爵。
三十年战争爆发时的神罗帝国
对外,在打赢三十年战争后,他将勃兰登堡领地扩张到波美拉尼亚东部并在1675年打败当时的北欧霸主瑞典,成为中北欧地区的强者。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的神罗
对内,他施展手段授予国内容克贵族巨大经济和政治特权,成功使其效忠于霍亨索伦家族,于是,普鲁士建立了霍亨索伦家族的绝对君主制。
在那个德意志分裂成数百个邦国的形势下,这样一个社会有秩序、中央有权威、政府有效率、军队有战力的普鲁士就显得十分与众不同。
6号关键先生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只允许存在波西米亚一个国王,并且是由皇帝兼任,其他邦国最大只能是公国。
腓特烈·威廉的儿子腓特烈一世,继承了父亲留给他的强大国家。凭借实力,他也想当一把国王。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
怎么办呢?合法途径只能是皇帝授予。当时正值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四处征战扩张法国势力,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为了对抗法王路易十四,召集帝国各邦国共同出兵,双方爆发大同盟战争。战争中,腓特烈一世率领普鲁士军队甘当马前卒冲锋,战场表现极其出色,令皇帝印象深刻。
紧接着。1701年,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又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陷入窘境,孤立无援,又是腓特烈一世站了出来,第一个公开与皇帝结盟并派出大军增援。
这一次,皇帝不能再无动于衷,必须表示表示,给予回报。于是,了解腓特烈一世所思所想的皇帝在一份秘密协约中答应授予其国王的称号,但碍于帝国惯例,腓特烈一世不能在帝国境内称王。显然。这意思是腓特烈一世不能在帝国境内的勃兰登堡称王,但可以在境外的普鲁士领地做他想做的事。
1701年1月18日,迫不及待的腓特烈一世在柯尼斯堡加冕为普鲁士国王,又称“在普鲁士的国王”。
而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失利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实力大损,再也阻止不了普鲁士王国走向独立。
新建立的普鲁士王国周边分布着诸如瑞典、俄国、奥地利、法国等强邻,作为一个家底相对薄弱的新生小国,普鲁士如同铁罐堆中的一只小陶罐,随时都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险。
因此从建国伊始,历代普鲁士君主就把军队建设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第一要义,而继承自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也为普鲁士军国主义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7号关键先生腓特烈一世的儿子,是被称为“士兵国王”的腓特烈·威廉。在这位士兵国王统治时期,普鲁士每九个男人就有一位被征召入伍,这种穷兵黩武的措施让普鲁士军队的规模急剧扩大到了8.3万人。
可以说,士兵国王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奠基者。既然有了奠基者,那必然有发扬光大的人,这个人就是士兵国王的儿子腓特烈二世。
由于他雄才大略,是拿破仑横空出世前的顶级军事奇才,史称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
在他的统治时期(1740-1786年),普鲁士军力继续大规模发展,平时的常备军队扩展到10万人,战时更是扩大到20万人,要知道当时普鲁士全国也只有300多万人,养活这么大一只军队的军费开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预算的4/5。当时的普鲁士面积在欧洲仅居第十位,人口居第十三位,但它的军队却排到了全欧第四的位置,却是可以算是穷兵黩武,但是正是这种穷兵黩武,让普鲁士在列强夹缝中活了下来并逐渐强大,当然,最终也成为它毁灭的诱因。
18世纪的普鲁士
当时人对普鲁士的评价是:别的国家拥有一支军队,而普鲁士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回到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刚刚登上王位,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来了。在1740年爆发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1740-1748年),腓特烈二世乘着奥地利帝国刚刚结束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的有利机会,率领普鲁士军队闪电出击,占领了当时欧洲的纺织工业中心,极具经济价值的赋税重地-西里西亚地区,普鲁士领土由此得到大幅扩张。
腓特烈大帝
得到这块大肥肉的腓特烈二世在击退奥地利的反扑后见好就收,专心致志经营消化新地盘。西里西亚确是是富庶之地,每年为普鲁士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财政税收,这也让普鲁士在接下来的七年战争中,整军备战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这才有底气一挑欧洲数国。
腓特烈二世知道自己突袭占据西里西亚的行为,必定会招致奥地利的愤怒。他选择和英国结盟,以对抗欧陆强国们。
普鲁士军人作战
果然,随后七年战争爆发。对战双方是普鲁士军队+英国汉诺威援军总共近17.5万人VS奥地利+法军+俄军+瑞典军总共41万人。
显然,普鲁士再强大也无法打赢这场战争,结果也是普鲁士差点亡国。但是天佑普鲁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在紧要关头去世,继位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大帝的脑残粉,他不顾俄罗斯国内贵族的反对,单方面停止攻打柏林,并与普鲁士签订同盟条约,这样的操作让准备自杀殉国的腓特烈大帝惊呆了。
18世纪的欧洲战争
这样的绝处逢生的机会,军事天才腓特烈大帝岂会浪费。最终对战双方签订和约,罢兵休战。普鲁士成功保住西里西亚,获得了实质上的胜利,由此晋升为欧洲列强之一,并在德意志地区内部建立霸权,为普鲁士武统德意志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8世纪末的普鲁士王国
8号关键先生由于腓特烈二世没有孩子,在他死后由侄儿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普鲁士王位。腓特烈·威廉二世的长孙腓特烈·威廉四世(1840-1861年在位)执政期间,普鲁士经历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冲击,被迫妥协颁布了宪法,建立了议会。
19世纪的普鲁士王国
1857年,由于腓特烈·威廉四世中风并患上精神病,由他的弟弟威廉一世摄政并与1861年登基。从威廉一世开始,普鲁士的历史就是我们在历史书上所熟知的了。
威廉一世执政期间,他重用宰相俾斯麦,发起了德意志统一战争,相继打赢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于1871年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登基称帝,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
接下来,1888年,威廉一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继位仅仅99天就去世了,腓特烈三世的儿子威廉二世继位,这位狂妄自大的威廉二世就是罢免俾斯麦、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位。
威廉二世上台,俾斯麦下台
威廉二世依靠强大的军队硬憾协约国,但最终军队背叛了他们的皇帝。
威廉二世
1918年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霍亨索伦家族在德意志的统治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