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贝勒”是什么意思?
清朝的“贝勒”是什么意思?
全称为多罗贝勒,是满语“beile”的意译,有一方诸侯的意思;贝子,原为满语“贝勒”的复数,全称为固山贝子,这两个词在清朝建立之后都成了爵位的名称。清朝爵位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其中宗室爵位只授予爱新觉罗氏人,其中的男性爵位又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贝勒、贝子分别为清朝宗室爵位的第三级和第四级,按照清朝的惯例,贝子一般是用于册封贝勒的儿子,但不一定是皇子。
需要注意的是,贝勒肯定是宗族子弟,但不一定是皇子。 #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