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明朝的“南直隶”到底有多强?

明朝的“南直隶”到底有多强? 明初,#朱元璋#将帝都南京周边的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扬州府等14个府级地区,确立为直属地区,称之为南直隶。整个地区包括江苏、安徽和上海等地区,总面积235,368平方公里,仅占全国总面积的7%。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南直隶人口约30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 在僵化的数据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南北方的夏税秋粮第一分别是山西和南直隶,山西收取了2800937石,南直隶高达7234820石,前者仅占后者的38.71%。不仅如此,比较南方地区的赋税,南直隶是第二名浙江的2.63倍,其赋税总额占全国赋税的1/3,足见经济实力之强。 #南直隶#巨大的经济优势,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朝廷公布了乡试录取举人名额,南直隶独占100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各占40人,广东和广西各25人。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南直隶和北直隶乡试取中名额各增加到135人,数量远超其他省份。 南直隶下辖的府州中,苏州和松江(今上海)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南京和苏州同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还有两淮盐业中转重镇扬州、军事要地徐州、龙起之地凤阳,南直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