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蕙兰
要说民国时期的”时尚教主“,大家可能会想到阮玲玉、胡蝶、林徽因等,其实真正能被称为“教主”的,怕是只有黄蕙兰能担得起这个名头。从她的自传《没有不散的筵席》中,一件小事就能透漏出来:“有一次,黄蕙兰因皮肤病不能穿袜子,只好在大冬天光着腿穿旗袍去上海,也没有告诉别人原因。没想到第二天,上海的女子们接二连三的在大冷天也把袜子脱掉了,只为追捧这一“冷天光腿”的新时髦。 后来她的病好了,又开始穿丝袜,于是大家又都穿上了袜子“,她在时尚圈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黄蕙兰,1893年生于爪哇,可以说是真正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金枝玉叶。祖父偷渡而来,但是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卓越的能力,创办了商行。而父亲黄仲涵接班后,商行更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很快成为爪哇华侨首富。黄蕙兰的母亲祖籍山东,是爪哇中国城内第一号大美女。15岁就嫁给了丈夫,可惜的是她的母亲在婚后只生下两个女儿。父亲开启了纳妾之路,前后总共娶了18房姨太太,而父亲与母亲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最终母亲带着女儿远走,永远的离开了父亲。
因为母亲只生了两个女儿,所以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给了两个女儿最优越的生活,希望未来两个女儿能够找到人生挚爱却拥有可以牵制对方的力量,而不是像她一样被抛弃。
母亲视她为掌上明珠,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她三岁时,母亲送给她缀着80克拉的金项链,可见母亲对她的爱意。母亲请人教她音乐、舞蹈、利益、外语等等,完全照着社会名媛、大家闺秀的路子培养这她,而她最终也没有辜负家人的希望。
经历巴黎和会的顾维钧在外交界的名声与日俱增。有一天他受邀到黄蕙兰姐姐家,在姐姐家他第一次见到了黄蕙兰的照片,一眼就是万年。就这样,在姐姐的牵线下,两个人有了第一次见面的机会。只是第一次的会见黄蕙兰并不是有太多好感。只是顾维钧的热情并不因她的冷淡褪却,他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外交特权拍照的车辆、听歌剧享受国用包厢等等,对于从小环境优渥的黄蕙兰来说,这些荣耀和特权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就这样,两人在1920年10月成婚。
黄蕙兰与顾维钧
幸福总是短暂的。开始总是美好的,但是很快顾维钧发现黄蕙兰不懂外交礼仪,几次数落黄蕙兰。只是黄蕙兰从小学习各种课程,学习能力极强,所以外交礼仪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事,很快她就成为了丈夫身边最佳的得力助手和外交武器。可惜的是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在作祟。当你不够优秀时,他嫌你拿不出手;当你足够优秀时,他又嫌你盖过了他的风头。他甚至对黄蕙兰提出除了他购买的装饰品除外其他一律不能佩戴,出门也不能乘坐皇家专车。只是自小引领潮流的她,不让她佩戴这些首饰,无疑抽调她时尚的灵魂,并且她认为打扮得体,在一些场合上也能改善大家对中国人的印象,中国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贫穷和落后。
可惜两人互不理解,隔膜越来越深。而顾维钧心中也另有所意,他的心思已经不在黄蕙兰身上,早把她剥离自己的生活重心。在一次外加活动上,有一位外交官对黄蕙兰进行骚扰,而顾维钧竟无动于衷。黄蕙兰意识到丈夫的疏远,当他知道丈夫出轨时,她气愤的找到顾维钧,根本不顾其他人在场,将一杯水泼到他的身上。顾维钧见过外交场合,临危不惧,即使妻子如此羞辱,他依旧能淡定的继续打牌。
最终,这场婚姻在1956年走到了尽头,历时36年。离开中国定居纽约。只是战火的原因打破了平静的生活,除了父亲留给她的50万美金其他财产都没了。她开始过起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日子-自己洗衣、做饭、买菜、打理家务等等,她乐此不疲。就像以前的日子都是泡沫一般。
1993年12月,黄蕙兰在自己的百年生辰当天辞世,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她的地位、能力、气度、骄傲都值得细细品味,为之震撼。
黄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