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绍平教授团队发布中国旋磨注册主研究结果

小雁的记事本 2024-05-08 09:24:36

编者按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4月8日上午11:30,在202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4)的“主题壁报”环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晓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发布了由聂绍平教授领衔的大型前瞻性旋磨注册研究——中国旋磨注册(Rota China Registry)的主研究结果(The Practice and Outcomes of Rotational Atherectomy in China)。该研究是首个在当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条件下前瞻性评价冠状动脉旋磨术在中国人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严重钙化病变患者,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成功率高,且短期及长期预后良好。

研究背景

在当代复杂PCI时代,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仍然是重大挑战。尽管近年涌现了多项新技术(轨道消斑术、准分子激光、震波球囊等),冠状动脉旋磨术仍是处理严重钙化病变必不可少的工具。基于国家介入统计数据,冠状动脉旋磨术在国内PCI中的渗透率仍不足1%,且目前尚缺乏冠状动脉旋磨术效果和安全性的中国数据。

研究方法

中国旋磨注册为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基于“中国旋磨导师团”的19家成员单位(NCT03806621)。所有主要研究人员和术者均接受了基于北美和欧洲旋磨共识的标准化方案培训,并制定了旋磨操作流程图以确保对所有必要的临床、血管造影和手术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旋磨指征包括靶病变存在中重度钙化、靶病变处球囊扩张失败或器械输送失败。研究的主要安全性终点为术后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主要有效性终点为操作成功率。次要终点包括术后30天和1年的MACE和单个终点事件以及手术并发症。

研究结果

本研究于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国19家中心共纳入980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8.4岁,其中男性占比61.4%。79.1%的患者手术入路采用桡动脉途径,32.7%的患者应用血管内影像(IVUS或OCT)指导。手术过程中,22.6%的患者使用了1个以上旋磨头,24.4%的患者最大旋磨头尺寸≥1.75 mm,且19.3%的患者术中进行了旋磨头升级,最终旋磨头/动脉比例为0.52。主要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操作成功率达91.1%,30天和1年MACE发生率分别为4.9%和8.2%(图1)。多因素分析显示,总病变长度是30天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HR 1.014,95%CI:1.002~1.027;P=0.021),而肾功能不全是1年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HR 1.916,95%CI:1.073-3.420;P=0.028)。

图1. 中国旋磨注册主要结果

专家点评

聂绍平 教授

主要研究者聂绍平教授表示,在当代PCI条件下,尽管有轨道消斑术、激光成形术和震波球囊成形术等新选项,严重钙化病变依然是冠脉介入尚未完全攻克的“堡垒”。中国旋磨注册研究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旋磨术不仅在技术上成熟可靠,且在严重钙化病变安全有效,依然是导管室的常规“武器”和可靠工具。该技术尤其适合对严重浅表钙化进行“斑块减容”,并可作为器械无法通过严重钙化狭窄病变时的“开路先锋”。本项目研究者和术者均进行了旋磨标准化培训,从而实现了较高的操作成功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且短期和长期结局良好。本研究血管内影像应用比例较高(32.7%),超过既往欧美数据,血管内影像指导的优化PCI是否优于冠脉造影指导仍需进一步探讨。

图2. 王晓教授汇报中国旋磨注册研究结果

图3. 王晓教授在2024年ACC会议现场

附表1. 中国旋磨注册研究中心和研究者

专家简介

聂绍平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美国心脏病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专家会员(FSCAI)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暨肺血管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暨心血管急重症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脏学会副会长、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执行主席、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大会(CMIT)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副主任、心血管共病临床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主要从事冠心病临床与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北京市重点项目6项以及其他多项省部局级课题。作为PI主持RIGHT试验、RESTORE试验、OSA-ACS注册、中国旋磨注册等多项重要研究,在Circulation、JACC、Eur Respir J、JACC Intv、Ches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2019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王晓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破格)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凤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首都医科大学青年学者,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指南与共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交流会胸痛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杂志青年编委、《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杂志青年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青年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审稿人等职。

主要从事冠心病精准诊疗和研究工作,擅长高危复杂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自然青年和面上项目等12项,获市科委“北京市科技新星”、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和市医管局“青苗”计划等,2020年获全国“敬佑生命 荣耀医者”青年创新奖,2022年获龚兰生青年学者奖二等奖,2023年获第五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科学科研创新”奖。在《Circulation》《Eur Respir J》《JACC Imaging》《Chest》《EHJ Imaging》等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90余篇,单篇最高IF37.8。获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参编卫计委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心血管内科学》第2版、《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培训教材》第3版和《血管内超声》第2版等专著9部。

Wang X,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ROTATIONAL ATHERECTOMY FOLLOWING STANDARD PROTOCOLS: THE ROTA CHINA REGISTRY. Presented at ACC.24.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