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赚3000亿!出口150万辆,“打趴”比亚迪,汽车巨头闷声发大财

二狗看影视 2024-09-07 17:59:16

2024年,“蔚小理”还在为国内市场份额杀得昏天黑地,另一边,奇瑞默默地干了一件大事。它,登上了《财富》世界五百强榜单。

消息一出,全网哗然。

要知道,几年前,提起奇瑞,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还是“低端”、“廉价”的标签。谁也没想到,这家曾经被戏称为“汽车界拼多多”的企业,竟然闷声不响地搞了个“王炸”。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奇瑞究竟是如何完成这场惊人的逆袭?

2023年,奇瑞集团的出口量已经突破了惊人的93万辆,这个数字,比上一年增长了101.1%,妥妥地在中国汽车制造商出口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你没看错,是第一。

一直以来,奇瑞就像一个低调的“卷王”,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当国内的新能源车企还在为抢占市场份额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奇瑞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从非洲大陆到南美洲,从东南亚到东欧,奇瑞的足迹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些国家,奇瑞甚至超越了丰田、大众等老牌车企,成为了当地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

奇瑞的成功,并非偶然。

早在20年前,当国内的汽车企业还在依赖合资品牌的技术时,奇瑞就已经开始布局全球化战略。他们深知,想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走出国门,直面竞争。

奇瑞的全球化战略,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抢占先机,本土化运营。

早在2001年,奇瑞就开始了海外出口业务。当时,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还不算激烈,奇瑞完全可以凭借价格优势,在国内市场轻松地“躺赢”。

但奇瑞并没有选择“舒适区”,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出去”。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汽车工业基础薄弱、但市场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伊朗、叙利亚、埃及等。在这些国家,奇瑞不仅建立了销售网络,还设立了工厂,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奇瑞的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奇瑞成为了当地消费者心目中“物美价廉”的代名词。凭借着在发展中国家积累的先发优势,奇瑞在全球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

然而,奇瑞并没有满足于现状。

他们知道,想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提升品牌形象,进军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为此,奇瑞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并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

2012年,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在国内成立了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通过与捷豹路虎的合作,奇瑞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造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如今,奇瑞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汽车品牌,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他们在海外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开发出了适应当地消费者需求的车型。

例如,针对俄罗斯市场冬季寒冷的特点,奇瑞在当地销售的车型上,特别加强了车辆的保暖性能,并对发动机进行了优化,以适应极寒天气下的使用需求。

在巴西市场,奇瑞则针对当地消费者喜欢大空间、高底盘车型的特点,推出了多款SUV车型,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除了产品方面的本土化,奇瑞在营销方面也入乡随俗,制定了符合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的营销策略。

例如,在东南亚市场,奇瑞就赞助了当地的足球联赛,并邀请当地的明星代言,迅速打开了市场。

奇瑞的全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进军一些发达国家市场时,奇瑞也曾遭遇过挫折。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差距,奇瑞在这些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然而,奇瑞并没有轻言放弃。

他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并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努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时间回到1997年,彼时的中国汽车工业,还笼罩在合资品牌的阴影下。国产车企大多扮演着“组装厂”的角色,“核心技术靠买,关键零部件靠进口”成为了行业的普遍现象。

那一年,安徽芜湖,在一间破旧的砖瓦厂里,奇瑞汽车诞生了。

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有的只是一群怀揣着“汽车梦”的年轻人,和一颗想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决心。

创业初期,奇瑞的条件异常艰苦。

为了节省成本,创始人尹同跃甚至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出去,用来购买设备和原材料。

“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奇瑞的一位老员工感慨万千。

“我们买不起新的生产设备,就到处去淘二手设备,有些设备还是从废品收购站买回来的。”

但是,再简陋的设备,也无法阻挡奇瑞人造车的热情。

没有技术,他们就自己摸索,自己研发。白天在车间里干活,晚上就点着蜡烛,查阅资料,攻克技术难题。

为了研发发动机,奇瑞的工程师们几乎吃住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进行试验。

“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为了一个技术问题争论不休,有时候甚至会吵起来。”

一位参与了奇瑞第一台发动机研发的工程师回忆道。

“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是在为中国汽车工业争一口气,所以再苦再累,我们也心甘情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2000年,奇瑞终于成功研制出了自己的第一台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的诞生,标志着奇瑞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之路,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2003年,奇瑞推出了第一款自主品牌的轿车——风云。

这款车的推出,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要知道,在那个合资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年代,自主品牌轿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风云的成功,不仅仅是奇瑞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它证明了,中国车企,也能造出属于自己的好车。

然而,自主研发的道路,并不平坦。

由于缺乏经验,奇瑞早期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方面,与合资品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消费者甚至戏称奇瑞是“七拼八凑”,认为奇瑞的车“便宜没好货”。

面对质疑和嘲讽,奇瑞并没有退缩。

他们深知,自主研发,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沉淀。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奇瑞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斥巨资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奇瑞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合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奇瑞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009年,奇瑞推出的瑞虎SUV,凭借着时尚的外观、可靠的质量和亲民的价格,迅速成为了爆款车型,也让奇瑞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

2010年,奇瑞的发动机技术,再次取得了突破。

他们自主研发的ACTECO系列发动机,不仅在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还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

ACTECO系列发动机的成功,标志着奇瑞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也为奇瑞进军高端汽车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CopytoChina”到“MadeinChina”,奇瑞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自主研发之路。这条路,漫长而艰辛,但却充满了希望和光明。

时间拨回到2006年,彼时的奇瑞,已经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性价比,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

然而,过于依赖价格战,也让奇瑞陷入了“低端”的泥潭。

“价格屠夫”、“廉价车”……,这些标签,就像一块块巨石,压得奇瑞喘不过气来。

为了撕掉这些标签,奇瑞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转型。

他们意识到,想要摆脱“低端”的形象,就必须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品牌溢价。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从那时起,奇瑞开始潜心修炼“内功”,默默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他们先后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高水平研发平台,并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奇瑞发布了“V字型正向开发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奇瑞的产品开发,进入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全新阶段。

依托“V字型正向开发体系”,奇瑞推出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奇瑞的第三代ACTECO系列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1%,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奇瑞自主研发的DCT双离合变速器,传动效率高达97%,换挡速度仅为0.2秒,性能堪比国际一流水平。

奇瑞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集成了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制动、LKA车道保持等多项智能驾驶功能,达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

技术的突破,带来了产品力的提升,也让奇瑞的品牌形象得到了重塑。

曾经被戏称为“汽车界拼多多”的奇瑞,如今已经成为了“技术流派”的代表。

2022年,奇瑞发布了“瑶光2025”科技战略。

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涵盖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银河生态四大核心领域。

火星架构,是奇瑞面向未来智能汽车开发的全新架构,具备了高性能、高安全、高智能、高扩展等特点,可以满足未来汽车对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等方面的需求。

鲲鹏动力,是奇瑞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开发的动力系统,涵盖了燃油发动机、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多种技术路线,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雄狮科技,是奇瑞面向未来智能座舱开发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集成了智能语音交互、人脸识别、AR导航等多种智能化功能,为用户打造更加智能、便捷、舒适的驾乘体验。

银河生态,是奇瑞面向未来出行生态打造的开放式平台,将整合汽车、能源、交通、通讯等多个领域的资源,为用户提供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出行服务。

“瑶光2025”科技战略的发布,标志着奇瑞已经开启了全面进军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新征程。

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浪潮下,传统的造车模式正在被颠覆,跨界融合、合作共赢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奇瑞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拥抱变化,主动寻求合作,与各领域的优秀企业强强联手,共同开拓未来汽车市场。

2021年,奇瑞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汽车、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

与华为的合作,可以帮助奇瑞快速提升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2023年,奇瑞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了时代奇瑞公司,双方将在动力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在动力电池技术、产能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可以帮助奇瑞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电池焦虑”,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除了与华为、宁德时代等科技巨头合作,奇瑞还积极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在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出行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构建未来汽车生态。

例如,奇瑞与百度合作开发了Apollo小度车载系统,并应用在了多款车型上。

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了斑马智行车联网系统,并应用在了多款车型上。

与腾讯合作开发了腾讯TAI汽车智能系统,并应用在了多款车型上。

通过与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奇瑞不仅可以快速获取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还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的用户资源和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出行服务。

在与这些科技巨头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同时,奇瑞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与当地的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例如,奇瑞在巴西与当地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CAOA集团合作,建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开拓巴西汽车市场。

在俄罗斯与当地最大的汽车制造商AvtoVAZ集团合作,共同开发和生产汽车。

在埃及与当地最大的汽车组装厂GB Auto集团合作,共同在当地生产和销售汽车。

通过与这些海外企业的合作,奇瑞可以快速进入当地市场,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并利用当地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从曾经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强强联手”,奇瑞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如今的全球汽车行业巨头,奇瑞的崛起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

这条路,有荆棘,也有鲜花。

有质疑,也有掌声。

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奇瑞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全球化战略,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也正在被重塑。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奇瑞已经做好了准备。

“瑶光2025”科技战略,是奇瑞面向未来的宣言书,也是奇瑞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品牌的决心。

未来,奇瑞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全球化战略,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汽车品牌。

这场汽车产业的“马拉松”比赛,才刚刚开始,奇瑞,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参考资料

0 阅读:520
评论列表
  • qian 1
    2024-09-18 23:49

    年年月月销量增长,就是路上没见多少辆。

  • 2024-09-18 13:02

    你精神吧

二狗看影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