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新物种”,萤石网络要做“雨林生态构建者”

壹观察 2024-07-04 09:27:28

文丨壹观察宿艺

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模型浪潮,我们经常会好奇,依托AI的赋能,物联网的未来将行往何处,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现在,萤石网络给了我们一个充满希望的精彩答案。

6月27日,在2024 ECDC萤石云开发者大会上,萤石网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两大创新成果:面向物联场景的具身智能大模型“蓝海大模型”,以AI为核心的新一代架构“HomePlay OS”。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分界点。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来的不断演进,是物联网规模化发展的“上半场”;那么,在萤石网络的创新引领下,整个行业已经加速走向智能化的“下半场”。

“寒武纪大爆发”:物联网的新时代

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次神秘的生命奇迹。

在仅占地球生命演化过程千分之一的微小时间尺度里,动物门类从3个迅速增长到38个。现今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的祖先,都是在这一时期“突发性集体诞生”。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被称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的奇妙现象?英国学者安德鲁帕克给出了一个人信服的解释:这个阶段的生物开始产生视觉,生物彼此看见,因此彻底改变了演化节奏与竞争方式,最终导致了物种的大爆发。

如今,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物联网的“寒武纪大爆发”,也已经近在眼前。

自比尔·盖茨1995年在《未来之路》中,首次提及物联网概念以来,过去1/4世纪的时间里,物联网的产业浪潮已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席卷全球。IoT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活跃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已超过140亿个,已经部署物联网传感器超过500亿个。而且,在未来的数年甚至数十年内,这一数字的规模还将持续高速增长。

这是一场宏伟壮阔的科技革命。与只能传输数据信息的互联网不同,物联网能够感知和影响包括声、光、电、热、力、磁在内,几乎所有的现实世界环境信息。所以,伴随网络的连接从“人与人”扩展到“万物互联”,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现实,从科技到生产,人类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将再一次得到史诗级增强。

尤其是2023年以来,具身智能的突破性发展,将会为物联网的爆发,填补上最关键的一块短板。

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指“具有机器本体的人工智能”,拥有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的能力,能够以“第一人称”视角来感知和学习物理世界,与环境互动,更自然地展现出智能行为。与传统AI被动式交互相比,具身智能会像人一样,有情感、有温度地与我们进行交流,甚至主动帮助我们提出问题,处理问题。

得益于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突破,这个图灵1950年首次提出的概念,如今正逐渐走进现实。

“具身智能即将成为AI的下一个浪潮。”在不久前的ITF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如此表示。

在物联网环境中,无论设备与人,还是设备与设备,都天然对主动交互能力有极强的需求。在此之前,虽然智能家居、智能传感器都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但由于交互能力不足,智能设备的理解、执行上仍然存在明显智力短板。

未来,当它们获得具身化的智能,拥有了更强的认知能力与交互能力,可以像人一样为人类工作服务,就会如同5.4亿年前的生物产生视觉一样,实现物联网的“寒武纪大爆发”,快速演变进化,深刻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

而现在,萤石网络刚刚发布的创新成果,为我们推开了这场变革之门。

萤石“新物种”:为智能物联而生

无论蓝海大模型还是HomePlay OS,都是天生为智能物联而生的“全新物种”。

在此之前,虽然大家都早已看到,具身智能对物联网进化的重要意义,但始终没有专为物联网设计的大模型出现。

因为,这是一个实际难度远超想象的工程。

当下,相对成熟的通用大模型平台,都是基于互联网数据训练的大模型,天生缺少与设备的交互,不具备具身记忆,更不具备端云协同能力。而物联网天然横跨了现实物理世界和虚拟信息世界,对具身智能有更迫切的需求,它的运行也必须依赖端云协同。

而物联网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天然需要不同模态的协同,需要兼顾不同物理设备,及物理设备与云的协同。所以,它的开发更难,更专业。

而萤石网络的蓝海大模型,正是这样一个面向物联场景的具身智能大模型。

与互联网大模型相比,它基于“人、物、环境和知识”四个维度衍生,全面覆盖了从设备感知到设备执行的完整链路,具有历史记忆能力,可以接入多种多样的设备,可以同时处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不同模态,可以精确感知、识别与理解世界,并自主规划指导设备做出响应,可以提供从基础事件感知,对话式设备交互,直到具身式交互的能力,实现与物理世界的全方位交互。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蓝海大模型是跨空间,也跨时间的具身智能。通过端云联动交互,它能够联动分布在物理空间的不同位置的各种设备,来构建完整的具身智能能力;然后基于用户的历史习惯,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服务。比如,在你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就已经为你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提前点一单你喜欢的餐饮,让你一到家就能感受最习惯最舒适的温度。

“物理世界感知,端云联动交互,空间具身执行,这都是一般大模型相对困难,而蓝海大模型擅长的能力。”萤石网络智能算法总经理程战战说。

当然,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就蓝海大模型的AI能力,萤石网络也进行了更精确的五个层级定义。

其中,L0是特定任务下的专有算法,比如判断是否有人、是否有哭声等。它们是已经相对成熟的经典AI技术。L1是单一模态的交互与理解,比如语音交互或单纯的图像理解。L2是能够对物理世界的视觉、音频及其他传感信息进行空间感知、理解与决策交互的多模态交互与理解,比如对生日会活动的精彩瞬间进行理解。L3是主动式的交互与理解,比如在下雨天主人出门时,当注意到主人没有带伞,主动提醒主人带伞。L4是能自主行动的具身智能体,比如机器人根据主人习惯,择时给主人冲一杯专属口味的咖啡。

就目前而言,蓝海大模型已经基本具备L0至L3层的AI能力,而其最终目标是让L4走入现实。

“雨林生态构建者”:新架构,更开放

雨林,整个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生命栖息地。每一片雨林,都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完整生态群落。

而萤石网络,正是智能物联网时代的“雨林生态构建者”。

这片雨林的根系,正是以AI为核心的新一代架构:HomePlay OS。

萤石网络云架构负责人明旭表示,HomePlay OS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通过提供智能代理及以视觉为主的AI能力,让开发者可以快速、灵活、低成本的方式开发自身智能场景或应用的平台。

在此之前,萤石网络除了自身的“1+4+N”智能家居生态,也一直保持开放态度,面向设备商和行业开发者,提供了自身能力与平台的全栈开放。

截至今年6月,萤石网络已累计发布超过1000个开放接口,包含接入、直播、通话、存储、AI、信令和用户连接7个类别,共计31组原子能力,百余种算法,以及20多款aPaaS低代码组件,为超过31万开发者提供了有力的视觉技术支撑。

而现在,面向具身智能驱动的物联网进化革命,萤石的开放生态也随之进化。

在进化前,萤石的消费者服务和开放平台,都是基于传统的IT架构,从底层的混合云基础设施,到上层的硬件接入,以及媒体、云存储、AI、RTC等服务。其中,AI能力只是被封装好的一个独立服务模块。

而在HomePlay OS里,蓝海大模型已经站上“绝对C位”。原有的架构主体,变成了新架构的基础支撑,包括传感、响应、交互、学习、推理、规划、执行、知识库、代理封装在内,一整套具备“感知-计算-执行”完整具身能力的AI体系,成为了新的架构主体。

相比以前,这一全新的架构可以将智能从信息世界延伸到物理世界,完成不同时间、空间等更多数据维度的更复杂任务,通过“助理、助手”的角色参与、帮助用户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降本增效。

众所周知,大模型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都需要消耗极大的算力和电力,数据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尤其是通用大模型,一次推理的成本,通常会达到简单任务小模型的数十倍到数百倍。比如,GPT-4的模型参数为1.8万亿个,是GPT-3(模型参数1750亿个)的10倍左右;而它的实际成本,却达到了GPT3.5的20~30倍。而物联网无论场景的复杂度,还是数据的规模,都远远大于同等规模的互联网,这意味着,更高的研发与应用成本。

同时,本地与云端的能力各自适应的需求也不同。云端算力更强,但是云的成本需要按量付费,数据传输需要更长时延,用户也会有隐私顾虑,所以更适合处理间断型的、脱敏的、百毫秒以上延迟的复杂任务;端侧一般都是一次性投入成本,而且处于本地,所以更适合连续性的、高敏感的、低延时的简单任务。

作为以AI为核心的架构“新物种”,HomePlay OS的灵活在于,它实现了原有IT支撑体系与AI核心体系的完美融合,具备AI核心、代理封装、端云协同、隐私保护、全面开放五大特性,从而可以通过不同规模模型的组合、端云算力分配的组合,始终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安全的数据保护来完成不同的任务需求。

尤其是在安全方面,萤石网络采用了用户控制下的端到端内容加密,并尽可能采用边缘计算或近场去隐私化计算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与此同时,HomePlay OS还保持了计算资源、模型、模型组合、代理在内的全栈开放,可以满足开发者不同层次的扩展需求。

其中,蓝海大模型的核心能力与算法工具,也都全部开放给了开发者。

一是29大类的93种“原子算法”,它们是开发者可以直接进行调用与使用的基础AI能力。

二是73种“深度算子”,它们基于萤石架构体系的端云协同,全面覆盖了物理世界各种模态,可以支撑开发者基于不同应用场景,设计对应的AI解决方案。

三是26种交互算法,它们是蓝海大模型实现L1-L3层智能与外界交互的核心能力。

依托HomePlay OS,萤石网络不但能更好地应对具身智能时代的物联网变革,也实现了自身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引领,展现了作为行业技术引领者的责任担当。

“Home的意思是,我们期望通过提供智能代理的方式,释放人的生产力,将人从相对繁琐、没有乐趣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升用户的生活及工作体验。Play则告诉大家,萤石并不希望所有业务都是自己完成,而是希望与合作伙伴和开发者一起,大家共同完成这个历史使命。”明旭说。

水聚成海:为什么是萤石网络?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中国已经有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讯飞星火等大模型,华为云米、海尔也都有强大的物联网平台,但现在,为什么是萤石网络率先引领了这场颠覆性的行业变革?

一方面,这样同时影响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横跨多个领域的全新特种,它的设计、开发和运营,都必须同时对具身智能和物联网都有雄厚的技术和产业积累,才有可能胜任。

而萤石网络作为行业内极少数从硬件设计、研发、制造到物联云平台、具备完整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的AIoT企业,在视觉技术、智能硬件、云平台等核心技术领域,都已经建立优势,无论技术储备、应用实力还是发展空间,都具备了引领智能家居行业走向具身智能时代的潜力。

尤其是从人机交互方式来看,视觉与语音正成为具身智能时代“新物种演化”的关键一环。

作为智能物联领军企业海康威视的控股子公司,萤石网络长期深耕视觉核心能力,已在智能家居摄像机、人脸视频锁、智能门铃猫眼、智能清洁机器人、智能陪伴机器人等视觉类产品方面建立了绝对的技术和产业领跑优势。

另一方面,这个颠覆式创新需要对消费者需求有深刻洞察。

自2013年品牌创立以来,萤石网络一直以实际用户需求为驱动、以物联网云平台为基础、以视觉交互为特色,提供高度完整、高度一体化的智能家居体验。截至2023年底,萤石云平台接入设备已超过 2.5亿台,月活用户超过5400万。

基于“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双主业,萤石网络在智能安防、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工地、销售连锁、畜牧养殖、教育教学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同时,也在开放平台、物联专有云等领域,不断提升面向物联网场景的云服务能力。

因此,无论是千行百业的企业用户需求,还是千家万户的普通消费者喜好,无论趋势预判、技术研发进度还是商业嗅觉,萤石网络都能对智能物联网前沿发展方向了然于心,最终精准锚定并把握行业关键发展节点,成为了智能物联网时代的先行者。

萤石网络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海青曾表示,萤石网络是一家低调的公司,愿意做幕后英雄的、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的公司。

面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这场智身能驱动的物联网革命,将为所有的个人、家庭、行业和社会带来无限可能。

“比如,中国还有很多数量大、相对分散、对视频/视觉有一定需求,且长期处于‘分散经营、集中管理’的场景,都需要智能物联网来帮助它们实现场景智能化升级。”萤石网络政企业务部总经理薄法强说。

在此过程中,伴随新时代的“生态雨林”不断成长,萤石网络也将日益壮大,聚水成海。

“萤石的大模型之所以命名为蓝海,是因为地球上的生命最初诞生于蓝色的海洋,并在此演化出了更多智能的物种。”程战战说,“我们期待在高度复杂的物联数据海洋中,蓝海大模型能够奔向通用人工智能。”

0 阅读:0

壹观察

简介:知名科技新媒体,关注智能手机、智能硬件与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