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之下,艺术品能保值吗?

收藏夜谈 2024-04-04 02:52:28

艺术品保值增值最核心的要点:只有资产才能保值、增值。

对于2021年的经济形势,大家普遍预测会进入全球性通胀阶段,这个判断主要与美元的增发有关。美国新政府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增加印发美元以刺激经济、援助民生。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加大印钞量,本国货币会快速贬值, 物价会快速上涨;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必然将大批美元输出到世界各地,让大家一起承担物价上涨的压力;而其他国家肯定不会坐等被“稀释”,也会跟着印钞。所以疫情以来大家都在放水,这使得全球通胀成为极大可能。

通胀之下,民众往往会选择避险,减少财富缩水。所谓避险,就是把钱换成物,让自己手里多一些“干货”。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艺术品是最好的避险资产。那么通胀之下,艺术品真的会保值吗?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一言以蔽之,要视具体情况分析。艺术品在通胀环境下是否能够保值的关键,在于艺术品是不是真正的“资产”。何谓资产?无非是价值稳定、信用度高、流通性好。只有艺术品成为资产或者具有了部分资产属性,艺术品才能保值。以此为立足点,我们很容易发现,并非所有的艺术品都是资产。国际艺术品市场有相对完善的法律、税收、信用体系,因此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流通的艺术品具备了较强的信用,也就是说有足够可信的证据证明艺术品的价值与流通性,因此可以视为资产——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的艺术品能够去银行进行抵押。中国艺术品市场就比较复杂了,不同门类背后的市场逻辑截然不同。来源清晰、流传有序的古代艺术品,其信用有全民基础,无论懂不懂艺术、是不是艺术专业,大众对古代名家和名作都有天然的认知与认可;因此古代艺术品天然具有较强的资产属性;与之相比,在世艺术家、当代艺术并不具备天然的群众基础,因此其信用体系是缺失的,必须通过后期打造,以反复确认艺术品的信用和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代艺术需要不断地展览、评论。如果有些现当代艺术品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价值依据和流通性,那也可以说它们具有了一定的资产属性,只不过这种资产属性比较弱,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理论上仍然能够保值,只是落实到流通环节时风险会比较高。

至于那些尚未在市场中交易有序,同时也无大众认知基础的艺术品,也就不具备资产属性,不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这样的艺术品,就算是已经处于艺术市场中,它们也只能是精神“消费品”而不是“资产”——在资产评估的逻辑里,消费品具备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投资价值,所以非但不能增值,反而是逐渐耗损、贬值的。在通货膨胀的环境里,人们一般会钟情于购置资产,减少消费,这就意味着“艺术品”会走向分化:越是具备资产属性的艺术品,越受到青睐;越不具备资产属性的艺术品,越被冷落。

这显然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说法有很大差异。许多业内人士一直认为,只要艺术品具有严肃的学术价值,就一定能保值增值。从历史经验来看,艺术品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尤其是经济萧条时期,诸如英国铁路基金之类的例子被一再提及。这些观念并不是错的,但流于片面,其片面之处在于忽略了艺术品之所以保值增值最核心的要点:只有资产才能保值、增值。学术价值是艺术品成为资产的必要而非首要条件;而欧美艺术品回报率的前提也同样是艺术品具备资产属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欧美艺术市场的经验并不一定对中国艺术市场有效。

当然,不排除会有这样一个逻辑:货币增发形成过量的资本,热钱无处可去时会再一次进入艺术行业,这种情形在上一次货币增发时出现过,直接促成了艺术市场的火爆。的确,历史常常会重演,但历史的重演需要条件,本次货币增发的具体情形与上次已经大不一样。上一次,资本并非直接流入艺术市场,而是借道金融行业、地产行业进入艺术市场,在艺术品暴涨之前,首先是房价的暴涨。今天的情形是,国家对金融和地产进行管控的体系已经形成并生效,就算有富余资本,也要进入科技、民生和农业农村,艺术恰恰尚未进入这些产业的链条中。所以我们发现,脱离了金融和地产支撑的艺术市场,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冷淡。

一切资产都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大众化是产业化的前提,而产业化是信用与流通性的基础,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艺术品虽然有特殊性,但不足以颠覆这个规律。过去一段时间里,艺术行业沉迷于圈子化、精英化带来的愉悦与红利,没有像音乐那样及时地社会化、普及化、商业化,也因此让艺术品失去了成为资产的机会;就算曾经在资本游戏中获得了一时的名声与天价,也最终随着资本的退潮而回归本质、水落石出;无论为艺术品添加多少说辞,只要不是资产,通胀环境下就是不能保值增值。

转自:艺术市场 赵子龙先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