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一聊育儿感悟
坦诚讲,以前我非常爱学育儿类的知识,也爱在自家孩子身上实验。
好多妈妈都这样。
有的孩子养的看起来很成功,她们主动过被动地到处传授经验,聊聊自己做对了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没那么好,调皮捣蛋,在外人看来就是养育失败了。于是,这些妈妈就觉得没面子——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很努力,我孩子也没多“优秀”呢?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努力得不够,使劲去让孩子干这干那的。
甚至还吵孩子说:你傻乎乎的就知道玩,你就不能上进点?!
我的“版本”还是低的,有些教师、学霸家长、成功人士……是不能接受自家孩子差的。
变本加厉,所以他们的孩子反而容易有心理问题。
话说回来,
也是经历了挫败、学习、些许成就……
突然就明白过来:
其实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智商和环境。

有些孩子就是聪明,不用怎么学就能学特别好。
有些孩子一点儿弯都不会绕。
数学题会加法不会减法;
会乘法不懂除法——
最简单的反着来他们都不懂。
遇到这种,不是你不行,是你孩子不行,得接受这个事实。
而环境是人主导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主导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爱学习也好,爱打扮也好,你是啥样的,你的环境就透出这些信息。
你的孩子会感知到这些信息,成长为你的样子。
自己不觉得,外人一看——这孩子就带着你的气息。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营造环境,去做个榜样。
不需要刻意,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去努力。

如果觉得:
我已经很好了,
我的环境也不错,
为啥孩子不像我?
可以考虑一下基因:回归平均、智商没有优势。
智商正态分布曲线,最高和最低的处于两边的极值处,大部分人都处在中间的平均状态。
你很棒,你孩子不行,智商回归平均了。
当一个人智商不够,一开始他学不懂一些东西,屡屡受挫,这个人就不想学了。
再去引导是很难的。
当他不想在学业上努力,并不意味着他就完了。
只要孩子找到自己可以轻易做得好的地方——也就是天赋所在,喜好所在,你的自律和处事方式,这时候就作用在他身上了。

总的来说:
别瞎折腾,把矛头对准孩子,你要“开搞”——
搞不好两败俱伤!
能搞好的,本来就是个苗子。
你应该:营造环境,做好自己。
包括家庭环境、周围社区(孟母三迁)、亲戚朋友。
你就好好生活、让身体健康、有热爱有努力,鲜活有趣地活着。
这样才能最大概率把孩子养好。
对,最大概率——人生总有不可控,要尽人事,也得听天命。
本文结束,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