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一出现就能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韩信,还有东汉开国的名将马援,他们就是这种人。
公元28年,42岁的马援归顺了刘秀。在这之前呢,他没啥太多领军打仗的经验。可打从这以后,他这人就跟开了挂似的,在战场上那是屡次立下奇功,踏上了一条大器晚成的名将之路。
马援这突然一下就成功了,还让人觉着挺自然的,这有时候确实容易让人觉得“努力在天赋跟前儿根本不行”。那马援立了那么多战功,背后到底是啥原因呢?难道纯粹就是靠天赋压别人一头?
带着这些个问题,咱一块儿走进马援的人生战场瞧瞧,瞅瞅他到底是凭啥成为一代名将的呢?再说了,他这名将的成就到底能给咱带来啥样的思考和可学习的地方呢?
【堆米成山平陇西】
咱来唠唠陇西这个地儿。陇西这名字呢,从字面上看,就是陇山以西那块地方。陇山是六盘山往南延伸的一支,陇西大体就在现今甘肃省的东南部。陇山以西的这片区域,主要是陇南山地和陇中黄土高原,当中还有连着关中平原的渭河谷地贯穿其中,所以有了“秦陇锁钥,巴蜀咽喉”的说法。差不多包括现在的定西、天水、陇南这三个市,还有平凉的一部分。从这儿往东能到陕西,往南能去成渝,往东南可以到汉中。
知道了陇西这个说法,大家差不多就能明白这个地方啥样了。一方面,这儿胡人和汉人都有,住在一起,当地人性格比较强悍;另一方面,这儿地势高,对着关中那片地方是往下冲的样子,好守不好攻,而且跟汉中、成渝还能互相照应。
在这乱世当中,像这样的地方,那可一直都是割据势力的乐土。这儿的混居人群都比较随性放纵,而且这地方不但易守难攻,还让中原政权很难管得着。
陇西那地方在边陲,山高路远的,征服和管理起来成本太高,所以很多时候那儿其实是“自己管自己”。对中原政权来讲,很多时候他们要的就是个态度,不是非得让那儿的人像天子眼皮子底下的臣民一样特别温顺。
就因为这个事儿,陇西跟川蜀这俩地方,那可是割据势力的安乐窝,而这两个地儿,恰恰是刘秀统一天下时最难对付的两块硬骨头。
陇西那时候的割据军阀是当地豪族隗嚣。这老兄在乱世中也算是个厉害角色,趁着天下乱成一团,把自己弄成了陇西的老大。
隗嚣这人可不一般,不过说起来也没那么复杂,他未必就一心想着称霸天下,只是想当个裂土封王的主儿。啥名义啥的他可以不管,但陇西这块地儿给他带来的好处,那是谁也别想碰的。这人啊,吃到嘴里的肉,哪能轻易吐出来呢!
隗嚣这人啊,原先挺摇摆不定的。他让马援去川蜀的公孙述那儿和中原的刘秀那儿考察对比一下。最后呢,隗嚣听了马援的话,决定投靠刘秀,还把自己儿子隗恂送到洛阳当人质,好表明自己的真心实意。
可是呢,权力游戏里好多事儿,不是随便糊弄一下,或者表面上默契地应付一下就能过去的。隗嚣虽说名义上对刘秀投诚了,可他心里头想的是接着自由自在地当他陇西的土皇帝,要是刘秀能给他个面子,封他个王爷,那可就美了。不过,刘秀也有自己的原则,隗嚣既然投诚了,那就得有个投诚的样儿,得听从安排,不能再这么没组织没纪律地搞下去了。
这下子,隗嚣和刘秀之间的矛盾眼看着就要爆发啦。隗嚣觉着自己对刘秀已经很够意思了,而刘秀觉得自己得做个不肯凑合的皇帝。
这不,隗嚣没多久就在他的部将王元的挑唆下,声称自己要独立啦。
这事儿把中间人马援弄得挺尴尬,本来想着两边都讨好呢,没成想两边都不待见他。这不,马援赶忙给隗嚣写信劝他,干啥非得当那土皇帝呀?去京城或者别的地儿当个有钱有地位的侯爷不好吗?你又不是刘秀的对手,拿鸡蛋往石头上撞干啥,到最后啥都得不到。
隗嚣瞅见马援的劝词,那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你个小兔崽子,老子当初把你当自己的得力助手,哪成想你这家伙竟然帮着外人,又不是你马援家的产业让你舍弃,你当然不心疼了!”就这么着,连带着把马援也恨上了。
既然脸皮都扯破了,马援也没啥可顾虑的了。既然这事儿劝不住,那自己就得争取在平事儿的时候好好表现一番,省得两边都不落好。于是,他主动给刘秀上书,献上了消灭隗嚣的办法。
刘秀那可是特别能折腾的人,他咋能不明白“内部最容易出问题”这个理儿呢?所以他立马就听了马援的主意,让马援带着五千突骑,去给隗嚣的手下高峻、任禹这些人,还有羌族的首领们讲讲,说清楚这里面的好处和坏处,把隗嚣那伙人给弄散了。
马援接到命令后,立马就去找了隗嚣的部将杨广,当起了马政委,给杨广好好讲了讲利害得失。不过,杨广可不是好糊弄的,在局势还不清楚的时候,他啥也没说,就选择沉默了。毕竟,很多像他这样的骑墙派都想着,先看看情况再说,让事情再发展发展。
统战工作没起作用,那双方就只能动手干仗了。可这一打发现,陇西高地太难攻打了。刘秀手下虽说有不少能征善战的猛将,但打陇西的成效着实不佳。为啥呢?因为人家那边占据着有利地形,进攻能打,后退能守。而刘秀这边呢,兵力和物资投放能力都被地势所限,根本就没法跟上。
这下可把位面之子刘秀搞得挺没面子的。他可不干了,直接喊道:“都给我闪开,看我刘秀给你们露一手!”就这样,在建武八年(32 年)的时候,刘秀亲自出征去打隗嚣了。
老大要亲自上阵了,这下子下面的将领们那心情可复杂了,既兴奋又有点犯嘀咕。为啥呢?陇西那地方的地形可不一般,特别险要,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栽里头。因此,大家都劝刘秀别着急,稳当点行事。
刘秀那可是个军事行家,对将领们的意见向来挺尊重的。他心里明白陇西这块地不好攻打,为此特别纠结。硬要打的话,风险着实不小;可不打的话,自己这面子往哪儿放呢?
就在这个时候,马援马政委接到命令来到了部队。刘秀赶忙问他有啥想法。
马援那可是心里早有主意了,他说:“打啊,肯定得打!要不然我跑这儿来干啥?你们觉着陇西不好打,那是因为你们不了解隗嚣那边的内部情况。他们那些人看着好像紧紧围绕在隗嚣身边,实际上都是各顾各的,很难真正团结一心。只要咱们的军队强势压过去,他们自己就散伙了。”
接着,马援让人拿些米过来,当着刘秀的面就开始展示了。他把米堆成山谷、沟壑之类的地形,接着就给刘秀讲起了山川的形势,还标明了各路部队前进后退、来来往往的路线,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深深浅浅,全都清楚地呈现了出来。这种很有创意的用米当“沙盘”来讲战术的方式,一下子就让刘秀明白了作战的思路。
刘秀有了马援技能的助力,第二天就带着军队直接前进,到了高平第一城。接着,让凉州牧窦融带着河西五郡(就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的太守,还有羌、小月氏等的步兵、骑兵好几万人,以及五千辆装着物资的车,来和刘秀会合,分成好几路去攻打陇地。
隗嚣的那些手下一瞅这情况,根本就招架不住啊,所以好多人没打就投降了。经过统计,有十三个大将,还有部众十万多人呢。
隗嚣心里头就想着那仨字儿:你们这帮完蛋玩意儿!你们能投降,老子咋能投降呢!随后,他带着剩下的人跑到西城,接着死磕到底。
那当然了,隗嚣也不是一点儿帮手都没有。川蜀的公孙述心里清楚,要是隗嚣完了,自己也得倒霉,所以就派李育、田弇带着军队去帮隗嚣了。不过呢,这俩人没起到啥大作用,最后只能带着兵退到上邽去了。
汉军那叫一个顺风顺水,轻轻松松就把天水的 16 座属县给占了。然后呢,他们还派吴汉和岑彭去围西城,又让耿弇去围上邽。
虽说后来汉军由于缺少军需物资,最后只好主动撤了。可到这时候,隗嚣军队的主力差不多都被汉军给灭光了。
在征战陇右的时候,马援“堆米为山”这事儿特别关键,在战争史上这可是个开创性的举动,意义重大着呢!
打仗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地形要是不搞清楚那可不行!有时候大自然会给你找麻烦,弄些天然障碍,那真是让人没办法。就像武都大地震把天池大泽震没了以后,从汉中往关中打,基本上就没成功过,就是因为地势不好。要是对地形不熟,进去了可能就出不来了,没准前面还有个陷阱等着你呢……在这方面,飞将军李广或许挺有感触。
为啥马援对陇右的地形那般熟悉呢?那是因为他在那一块儿待了好些年,当地的风土人情他都摸得透透的,这下正好派上用场了。你说这是不是赶巧了?
大伙们!咱年轻的时候啊,可得多去经历些事儿,多学点知识。有句话说得好,艺多不压身呐!别觉着有些东西平常好像用不上,就不去搭理了。要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说不定啥时候,那些平常看似没啥用的东西,就成了你出人头地的关键竞争力了呢!
【剿抚并用平羌乱】
建武九年的时候,马援被安排当上了太中大夫。他呢,成了来歙的帮手,带着各路军队在长安驻扎防守。
这段日子,刘秀政权碰上件挺闹心的事儿,啥事儿呢?就是羌人来边境捣乱。这种情况挺常见的,羌人这类外族啊,在生活水平和安稳程度上,比咱中原人可差不少呢。所以只要中央政权管得没那么紧了,他们就会趁机闹事。这其实就是一种较量,他们就服强者,不服弱者,这也没啥好过分批评指责的。
那时候啊,好多塞外的羌族老是来侵扰边境,甚至有不少羌族趁着中原乱套的时候,大模大样地进到塞内居住。就像金城那一块儿,好些个属县都被羌人给占了。
长安的大总管来歙觉得有些事儿得特别重视,就给刘秀上书,说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来歙这办法其实就是推荐个人,这人是马援。为了能让自己的意见被刘秀采纳,来歙把话讲得挺绝对,说陇西那地儿羌人闹的乱子,除了马援,别人都搞不定。
建武十一年(35 年),刘秀把陇西太守这个职位给了马援。为啥过了挺长时间才让马援去当这个官呢?一个原因是刘秀做决定、走程序得花些时间,另一个原因是陇西刚打下来,好多后续的事儿得处理呢。
马援刚当上官,那可是干劲十足!他派了三千步兵和骑兵到临洮,把先零羌给打败了,砍了好几百人的脑袋,还弄来了一万多头马牛羊呢!那守边塞的八千多羌人,一看这架势,赶紧就投降了。
哼,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都不清楚马王爷有几只眼呢!这马援啊,就是在通过高压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威严。
羌人挨了狠狠一击后,好几个部落的几万人跑到浩亹占着险要地方继续抵抗。马援一瞅这情况,明白这些羌人没完全被打怕呢,接着就和扬武将军马成带着兵去攻打他们了。
羌人把自家老小还有粮草辎重都弄到允吾谷,打算在那儿拦住汉军。他们觉着:打不过你们,那凭借有利地形跟你们打消耗战,总可以吧!
结果呢,羌人想得可太好了,可他们没想到马援那可是利用地形作战的行家!马援轻轻松松地就带着人从暗中抄小道去袭击了羌人的营地,把羌人又给逼得远远地逃进唐翼谷里头去了。
马援打算接着狠狠收拾那些已经处于劣势的敌人,带着军队不停地猛追。
羌人把阵脚稳住后,就把精锐的兵力集中起来,都聚在北山那儿坚守着。
马援呢,先弄个假装进攻的架势,把敌人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另外还派了好几百个骑兵,绕到羌人的后面。等到晚上,就放起火来,还敲着鼓大声喊叫。羌人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汉军,吓得都赶紧逃跑了。这一仗马援大获成功,杀了一千多个敌人。不过呢,因为兵少,就没使劲追敌人,只是把羌人的粮食、牲畜啥的财物,都给汉军弄到手了。
羌人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啊,汉军咋老是这么不地道呢,老是搞偷袭,这还咋整啊?实际上,不是马援不地道,而是他确实兵力有限,所以最后没使劲儿追着打,就是因为人手不够啊。
在这场战斗里,马援冲锋在前,结果腿肚子让人给射穿了,光荣负伤。这事儿后来让中央领导知道了,刘秀赶忙派人去探望,还送了好几千头牛羊当作慰问的东西。马援还是老样子,把这些全都分给了手下的人,真是个像政委一样的好头儿。
金城的羌乱算是搞定了,羌人都跑到金城西边去了。有些人就跟刘秀说,差不多得了,毕竟金城西边好多地方都是啥都没有的荒地,要是再兴师动众去对付那些羌人,那可就不划算了,地方又远,就让他们随便折腾去吧。
不过呢,马援特别坚决地表示了不一样的看法:其一,那儿的城堡都挺完整结实的,适合在那儿防守;其二,那个地方土地挺肥沃,浇水灌溉也方便;其三,要是不管不顾地舍弃了,让羌人占了湟中,那可就是给自己养了个大麻烦。
刘秀琢磨了一下,认为马援讲得在理,就让武威太守把从金城迁来的三千多客民都送回原来的地方。还依照马援的主意,给这些人安排官员,修建城郭,构筑工事,疏通水利;鼓励大伙发展农牧业,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这其实就是“教化”或者“同化”的办法。
这办法挺管用,等那些受到政府扶持的羌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后,马援就挑了羌人中挺有威望的代表——羌族豪强杨封,去劝塞外的羌人,让他们和塞内的羌族搞好关系,一起把边疆开发好。大伙听好了,政府的政策那是相当好,别在外边瞎折腾了,赶紧回来踏踏实实地过好日子吧!
另外啊,对于武都那边背叛公孙述来投靠的氐人,马援很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还向朝廷上奏,让氐人恢复原来侯王君长的地位,给他们发了印绶,并且把马成的军队也撤回来了。
羌人归顺了之后,马援把羌人弄到天水、陇西、扶风这三个郡去安家了。
瞧见没,马援同志那剿抚并用的手段可真是厉害!不过呢,这事儿也有意外情况。在建武十三年(37 年)的时候,武都的参狼羌跟塞外的各个部落联合起来,把官吏给杀了,然后就起兵造反啦。
处理蛮夷问题的行家马援,又带着四千人奔向前线啦!当走到氐道县那一块儿的时候,瞧见羌人占着山头呢。马援就让部队找个合适的地儿扎营,把羌人的水源给断了,草地也给控制住,自己这边则养精蓄锐等着。这下羌人没水没草,可难办了,那些首领带着好几十万户跑到塞外去了,剩下的一万多人也都投降了。
打那以后,陇右这地儿就安稳下来了。
马援当陇西太守那六年啊,他恩威并用,结果陇西那儿打仗的事儿越来越少了,老百姓也慢慢过上安稳日子啦。这就说明马援很厉害啊!
要是让吴汉那种粗人来处理这种事儿,那结果肯定不是这样,吴汉就擅长用暴力去对付暴力。可是,像这种关乎生死、像冰与火一样的矛盾,光靠武力打压能行得通吗?那永远都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那咱解决问题的时候得跟马援学学,得搞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儿,不能光是把问题表面的影响给消除了就觉得行了,得把那些坏根子给挖出来,用合理又合情的办法,打造出全新的、稳稳当当的,能一直有效的好局面来。
【北国南海戡乱忙】
打从马援在军事方面显露头角开始,他就一直忙着平乱,不是这儿有乱子要他去平,就是在赶去平乱的途中。
建武十七年,也就是公元41年,那邪教头头维汜的徒弟李广,拉着一帮人闹事,把皖城给攻下来了,还杀了皖侯刘闵,然后这家伙就自称“南岳大师”。咱这儿得说明一下,这个时候说的南岳,可不是湖南衡阳的衡山,而是在安徽的霍山,也叫天柱山。就因为这样,李广才敢说自己是“南岳大师”。
朝廷派了个叫张宗的谒者(差不多就是秘书、参谋那类的),带着几千人去讨伐李广,可这帮人太不专业了,最后反倒被李广给打败了。
刘秀一琢磨,这乱民的事儿可不能轻视,得找个靠谱的人去处理,这时候,马援又出场啦!
马援抵达安徽后,把各个郡的兵马组织起来,总共一万多人呢。就这么着,他轻轻松松地把李广等人给收拾了,让他们彻底歇菜了。
没多久,交阯的女子征侧、征贰起兵叛乱,把交阯郡给占了,九真、日南、合浦这些地方也都跟着响应。征侧还在麊泠自己称王了,明摆着跟东汉朝廷对着干。
刘秀让马援当伏波将军,扶乐侯刘隆做副将,带着楼船将军段志等人往南去打交趾。军队到合浦的时候,段志死了,刘秀就叫马援把段志的军队也管起来。接着,马援带着军队沿着海边前进,碰到山就开路,一口气深入了一千多里地。马援“伏波将军”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马伏波射潮”“马援铜柱”的那些传说,也是从这场战事开始的。
在建武十八年,也就是公元 42 年的时候,马援带着军队到了浪泊这个地方。在那儿,他把反军打得大败,砍了好几千个敌人的脑袋,还有一万多反军投降了呢!
马援接着猛打猛冲,在禁溪那一块儿好几次把征侧给打败了,敌人吓得纷纷四处逃窜。
公元43年,也就是建武十九年的正月,马援把征侧、征贰给杀了,还把他们的脑袋送到了洛阳。
朝廷把马援封为新息侯,给他三千户的食邑。马援奖赏三军将士,心里很是感慨,觉得自己碰上了好的领导和好的朝廷。这时候,三军将士都高喊万岁。
接下来呀,马援那可是把除恶务尽的劲儿给使足了,接着去收拾征侧的那些余党啥的,一直到把岭南完完全全地给平定了才罢休。
马援发现西于县地方特别大,有三万二千多户人家呢,那些偏远的地儿离县城有一千多里,管起来可太不方便了。于是,他就给刘秀上书,说想把西于县分成封溪、望海两个县。
马援呀,每到一个地方,就组织人手给郡县修整城墙,还开挖渠道把水引来,让田地能得到灌溉,给老百姓带来了方便。他呢,还按照汉代的法律,把越律给整理了一番,把越律和汉律有冲突的地方给修正了,并且跟当地人讲清楚,好让大家遵守。打那以后,当地一直都照着马援说的法律办,这就是“奉行马将军故事”。
建武二十年,也就是公元 44 年,马援领着他的部队胜利归来,回到了京城。刘秀赏赐给马援兵车,在朝见的时候,马援的位次排在九卿之中。
咱得更清楚地明白,像马援这样的好将领那可真是稀罕啊!他可不是那种只打仗不管后续事儿的人,不但能把仗打赢,还能顺带着把政务也给处理好了,打下一个地方就能帮朝廷把那个地方管理妥当。用咱现在的话讲,你要是安排马援做事,他每次都能给你带来惊喜。这样的人,能不招人喜欢、不受人尊敬吗?
就因为马援在平定岭南的时候,大力推行对百姓好的举措,关心老百姓的情况,所以直到现在,在两广、海南这些地方,有好多人都还记着马援呢,到处都能看到伏波祠、伏波庙。
在刘秀那个时候的中后期,马援那可是个大忙人。他平定岭南后,回到京师才一个多月,北边的匈奴和乌桓就又不安分了,跑去进犯扶风。这一下,三辅地区的人都心慌得不行,连皇家陵园都危险了。于是,马援又主动请求出征,那句有名的“马革裹尸”就是他在这个时候说的。
在建武二十一年(也就是 45 年)的时候,马援带着三千骑兵从高柳出发,接着在雁门、代郡、上谷这些地方巡查。然而,乌桓的哨兵一发现汉军来了,他们的人就都跑散了,结果马援啥也没捞着,就只能带着队伍回去了。
善于打仗的人往往没有特别显赫的战功,这会儿的马援差不多算是把功夫练到极致了,单靠他在江湖上的地位以及自身的那股气势,就能吓得对手不敢靠近。
【再征岭南裹尸还】
建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 48 年,南方武陵郡的五溪蛮闹事啦,朝廷派武威将军刘尚去征讨。可这刘尚太冒进,往深里走,最后呢,他带的军队全没了。这武陵郡差不多在今天的湘西那一块儿,还包括一部分贵州、重庆的地方。那地方山高林密,瘴气多得很,不好打呀!
62岁的马援,一瞅朝廷的威风被损害了,又待不住了,主动请求去南方征战。
刘秀寻思着自己都到了马爷爷那般的岁数,想着干脆让他在家好好享清福得了。可马援这倔老头不乐意了,觉着心里特不得劲,嚷嚷着:“谁说我老?我还能打呢,一次打好多人都不在话下。”接着又跟刘秀打包票说自己绝对没问题。
刘秀着实不想让一个老臣再去亲身冒险了,就故意让马援演练一下,想着他能知难而走。没想到,马援穿上铠甲骑上马,手扶着马鞍,向四周张望,那时候他头发胡须飘动,精神饱满,威风凛凛,真应了那句烈士暮年,志在千里,宝刀未老。就连刘秀都被马援的这股劲头给打动了,笑着说:“这老头身体真棒啊!”
最后啊,马援争来了这次差点要了他性命的出征活儿,带着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这些人,还有四万人,去远征武陵了。
要出征啦,亲戚朋友都来送马援。马援跟老朋友杜愔讲:“我一直都想给国家出力,这回好不容易能去出征,就算死了我也没啥遗憾了。我就怕一件事儿,军队里有好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当官人家的孩子,这些人要是乱搞一通,那可能就把事儿搞砸了!”
老马能认识路,马援的考虑是对的,没想到真被说中了,军队里那些权贵家的子弟后来真把他的大事给搞砸了。
公元49年,也就是建武二十五年,马援带着队伍到了临乡。这时候蛮兵来攻打,马援毫不畏惧,上去就打,把蛮兵打得大败,杀的杀,抓的抓,一共两千多人。那些蛮兵没办法,只好逃进竹林里去了。
马援带着部队接着追下去,等部队到了下隽这个地方,发现有两条路能走。一条是经过壶头山,这条路近,可山又高,水又险。另一条是经过充县,这条路远,军需方面消耗会很大,不过道路比较平坦。
这时候,云台第四将耿弇的弟弟耿舒说话了,他觉得从充县走挺好啊,稳稳当当的,难道不好吗?
马援心里琢磨着,孩子啊,你没操持过家,不晓得过日子的难处,咱这可是孤军跑到人家地盘上了,军需物资本来就少得可怜,要的就是赶紧把仗打完,所以就决定直接往壶头去了。
在军队里,两位头儿的想法不一样,那找老大来做个决定肯定是跑不了的,最后刘秀还是赞成了马援的想法。
耿舒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你这马老头,还跟我在这儿摆老资格呢?我们老耿家那可是将门世家,我爹耿况,连皇上都得敬着几分,那可是东北这一块儿的老大,我哥耿弇,是皇上特种部队——幽州突骑的头儿,你这老家伙懂个啥呀?咱走着瞧!
三月份的时候,马援带着军队到了壶头。然而那些蛮兵占据着高处,凭借险要的地势,牢牢地守住关隘。一时间,汉军对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汉军打算抛开他们接着往前打,可无奈水流太急了,汉军的船很难往前开。
一时间,汉军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壶头这儿被拖住了,进退都不是。而且那时候天气热得要命,好多士兵都染上暑疫之类的传染病丢了性命,就连马援也生了重病。
后来啊,马援让人在靠河岸山边的地方凿出窟室,好躲开那炎热的暑气。这事儿挺难的,可马援那股子劲头一点没减,壮志豪情依然在。每次敌人跑到高山上,又敲鼓又喊叫地示威,马援就算拖着病重的身子,也会出来查看敌情。他手下的将士们都被他的这种精神打动了,好多人都感动得眼泪直流。
不过呢,这战事一直僵持着,早就心里不痛快的耿舒可算找到机会告黑状啦。他给自己的哥哥好畤侯耿弇写信说,自己原先的判断那都是对的,现在部队被困在壶头,全是马援决策出错闹的。还有之前在临乡正巧碰上夷人,要是趁着晚上进攻,就能把他们给灭了,可马援非说敌情不清楚,不让打。他觉得马援打仗没啥上进心。就连现在部队被疫病困住这情况,他早就想到了,可惜那马老头就是不听他的。
耿弇收到信后,马上就告诉了刘秀。刘秀呢,派虎贲中郎将梁松去斥责马援,还让他代替监管马援的部队。
梁松去的时候,马援已经不在人世了。梁松跟马援之前就有些矛盾,这下他趁机污蔑马援。刘秀特别生气,把马援新息侯的印绶给收回去了。
哎呀,这突然就来了这么一档子事儿,马家的人都蒙了,压根不知道咋回事。可那是皇上的威严啊,谁敢违抗!结果可怜的伏波将军死后都不能埋进马家祖坟,只能花点儿钱买几亩不咋好的地,简单埋了就算完事儿。马援的那些朋友啥的,也都不敢去马家表示哀悼,那场面真是惨兮兮的。
马援下葬之后,他的侄儿马严带着他的妻子儿女去朝廷请罪。刘秀把梁松的奏章拿给他们瞧,马援夫人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连着六次给皇帝上书,诉说冤屈,那言辞可凄惨了。最后,刘秀才下令把马援好好安葬了。
永平三年(60 年),马援的女儿成了皇后。可因为要避开椒房之嫌,所以既没给马援特别恢复名誉,也没把马援画进云台。
到了永平十七年(74年),马援的夫人过世了,这时候朝廷才给马援弄了个土堆当坟,种些树当作标记,还建了个祠堂。
在建初二年(也就是 78 年)的时候,汉章帝让五官中郎将拿着符节,去追加册封,把马援追谥为“忠成”。
一代有名的将领,到了这会儿才总算获得了他本该拥有的尊重与地位。
【一点点总结】
这篇文章篇幅太长啦,所以总结就简单点说。咱先讲两点哈:一是伏波将军这辈子那是相当精彩,我也就讲了讲他的主要事儿,所以文章篇幅就长了。二是这总结里不会去分析马援蒙冤的原因,这部分会单独讲,这儿就只分析马援咋突然就这么厉害,为啥一直深受历代老百姓喜爱。
咱先讲讲马援为啥这么厉害哈。前面其实说过这事儿,人的行为分输入和输出两部分,成不成功、厉不厉害,那都是输出行为带来的反馈和评价。
想搞明白输出结果是咋回事,得从输入这儿找缘由。为啥呢?因为您的输入能力早就把您的输出能力和输出结果给定下来了。
马援咋突然就这么厉害了呢?虽说他确实有天赋,但关键还是他前面那几十年一直坚持不懈地高效学习。他这人见识广,懂得多,还能把自己见到听到的东西有效地变成自己的本事,都弄明白了之后,他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一样,打通了任督二脉。
就说牧业、农业、经济、军事、政事、文学、相马、地理这些个方面吧,他哪样都挺在行。难道他都受过专业训练吗?其实就是见的多了,懂得也就多了,很多事儿自然就一通百通了。
咱得学学马援,得多学习、多琢磨,愿意去经历,也得多总结。说实在的,很多事儿的根本道理都差不多,就是展现出来的样子不太一样。你要是把最基础的根本道理和运行规律弄明白了,那学啥都能很快学会,效果还特别好。这就好比学会了九阳神功的张无忌,学啥武功都比别人学得快不少。
咱再讲讲为啥马援能让历代的人都那么喜欢呢?马援没在“云台28将”里边,死后还被冤枉着,地位也不算高,可他的历史评价,还有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咋就比大部分云台将都高得多呢?
马援这人啊,为人处世特别实在。他对社会的基本道理那是了解得透透的。就说他教育侄子吧,学啥东西呢,得学自己能把控住的,别瞎去学别人的优点。要知道,别人的优点搁自己这儿,没准儿就成毒药了。
就说他在公孙述、隗嚣和刘秀之间做选择的时候,那可是一直都很清醒、很理智的。他心里清楚,公孙述就是那种空有外表的人,没啥大本事,成不了气候;也明白隗嚣是那种凭着意气办事的人,这就是在自寻死路。只有刘秀这种懂得团结人、拉拢人心,还重视基础建设的人,才能走到最后,获得成功。
比如说他在那一系列军事战争里的表现,是不是一直都采用剿抚并用的办法呢。这可是刚柔相济的大聪明,毕竟人嘛,老是在找自己需求的那个平衡点儿,光靠简单蛮横地血腥打压,或者一味地软弱退让,那都没办法从根本上把问题解决喽。得先让他们心里有畏惧,再给他们弄个能信得过、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这样他们的心才能真正踏实下来。
马援那可是一辈子打仗特别厉害,要说表面上看,好像是他天赋好,确实也挺适合搞军事这一块儿。可实际上呢,主要是他自己长时间积累沉淀的结果。说白了,像马援这样明白事儿的人,就算他不去搞军事,去干点别的,那也照样能做得特别棒。
咱可别轻易就讲努力在天赋面前啥也不是,天赋确实重要,可努力也不孬啊!咱得认清自己、看清现实,找对方向、定好目标,拿出精雕细磨、一直坚持、慢慢积累然后爆发的劲头,往前冲,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握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