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为大家推荐两本进行股市投资之前应该读的书,分别是《基础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现在是第三本书《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其中的折现准则、资产定价理论、时间价值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现金流量折现法、交易成本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内容是各个券商研究员在写作研究报告的时候经常采用的,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阅读研究报告。201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罗伯特·席勒等人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指出:几乎没什么方法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市债市的走向,但也许可以通过研究对三年以上的价格进行预测。这句话简直是对那些试图用技术分析判断股价走势人士的暴击。
其他几门学科大家多少还是有所涉猎,但是《行为金融学》接触过的人就比较少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看这本书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各个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在写研究报告的时候会大量使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如果投资者没有读过这些书,根本就不知道研究员的研究是胡乱写的还是符合基本理论,再就是你可能根本看不懂研究报告的内容。
例如折现准则,也就是很常见的用现金流折现来对公司进行估值。历史上很有名的案例,就是当年巴菲特为什么要买可口可乐呢?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喝可口可乐就下手买了吗?可口可乐作为一家盈利很好的上市公司,每年给股东创造利润带来自由现金流,(“现金流”,其实指的是未来可供你支配的现金收入,其含义是这个资产给你带来的收益)那么我们可以把持有可口可乐的股票看成购买理财产品,两者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个赚钱的资产。那可口可乐创造的未来自由现金流是多少呢?
股票作为一个长期资产,要用长期利率去做现金流折现。最长期的收益率数据是30年国债收益,2015年的时候30年国债的收益率(利息)是2.6%。可口可乐当时的账面每股净资产是5.91美元,将这些数据带入公式:
计算的结果是40.81美元,而当时可口可乐的股价是35美元到36美元之间,研究报告宣称经过计算之后会有10%以上的上涨空间,于是很快股价上涨到40美元以上了。
行为金融学中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有效市场假说,这是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70年提出并深化的。股市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股价进行分析和预测,全力研究各家公司的会计报表与未来前景以决定其价值,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还有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认为股市会反映经济的好坏。其实这些如果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完全是不对的。
有效市场假说对有效市场的定义是: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根据这一假设,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响一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中,因此根据这一理论,股票的技术分析是无效的。
事实上技术分析有三大前提:股价沿趋势变动、市场行为反映一切信息、历史会重复。其中的市场行为反映一切信息本身就已经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假设,而这一假设只能是理论上的,所以技术分析实际上无效。
平时我们身边更为常见的例子,可能就是羊群效应。指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从而倾向于模仿或跟随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或观点的现象。这一效应同样也可以在行为金融学中找到理论,并且和我们身边的实际相互联系起来。由于大量的散户蜂拥而入,股市可能会出现短期繁荣,股价疯涨,也就是俗称的牛市。在牛市中股价很容易就会远超实际的价值,但是大家都浑然不觉。当股市到达一定的高点无法再继续支撑,就会大幅度下跌,此时就是熊市。很多散户在牛市中疯狂追涨,熊市里疯狂割肉,实际上都是羊群效应在作怪。
不仅仅是买卖股票,投资者在买卖基金、买卖理财产品、买保险等等行为中,同样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都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他们不一定理解自己行为代表的意义,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在这样做而已。
熟读《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在避免自己入坑的时候,还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