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温州常住人口增量约8.2万,总量达约976.1万人,消息令人振奋。
但很多人质疑这个数据。这一部分人质疑的依据,是所谓温州“街头没人”。或者说,温州街头的人流量,看起来没有一二线城市大。
那么,温州的人口,到底在哪里?
01
♪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大家说的街头人流,主要指温州市区,看起来比十多年前少。
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过去十几年,温州市区人口确实没有增加。
据2010年的“六普”数据,当时的温州市区加洞头县,常住人口约312.72万人。
经历了老高事件、减员增效、大拆大整等,2020年的“七普”数据,温州市区(洞头已纳入市区)常住人口仅约300.5万人。
好在这些年,温州市区人口有所增长了。去年,温州市区常住人口总量约311.69万,终于接近“六普”水平,今年预计会创新高。
老城区在人口总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对比2010年,温州城区的框架却扩大了很多。
要知道,2010年时,连新田园住的人都还不多,黄屿的楼盘也基本还没交付。七都、瓯海中心区、南湖、瑶溪等板块还是一片空白。
很快,越来越多老城区的居民,搬到了黄屿、七都、蒲州、梧田、南湖、瓯海中心区等新兴板块。还有搬到三江的,都不属于市区常住人口了。
还有永强老城区的居民,也大量搬往科技城、瑶溪、龙湾中心区、滨海、瓯江口等新兴板块。
建设中的新区温州的轨道交通、商业综合体(早期)、知名医院总院区、商务区等一系列新建优质资源,也都布局在城市外围,将更多流动人口引导至周边新区。
工业厂房,也大量离老城区不太远的蒲州、梧田、双屿等地,搬迁至东部沿海的滨海、瓯江口等产业园区。
科技城局部人流还有曾经的城中村,看起来都是矮房子,其实房子里的人口密度高得惊人,基本都是外来人口。减员增效、大拆大整后,这些场景也基本消失了。
这种情况下,老城区的人口密度被稀释,很正常。
滨海六路的人流量这些年,瓯海中心区、滨海园区等新兴板块,从生活到就业,都出现了新的高人气区块,有时人气非常旺盛。
就连总体空旷的浙南科技城,小范围内的人气都还可以。
只不过,很多人平时不去这些地方,就以为它们不存在。
02
♪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温州街头人流看起来不多,还在于市中心不强大。
其实很多城市,出了市中心,其他地方街头也没什么人流。但是,大家去外地,没事不会去普通地段,一般都绕不开市中心,就产生了这些城市人流量大的印象。
面对一二线城市人潮汹涌的市中心,再对比温州市中心,就有落差了。
温州的传统市中心大南门,只是一座传统商圈,一度人气下滑。随着近年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重新焕发生机,人流量才逐步得以恢复。
即便如此,大南门的商业模式依旧落后,再加上停车难、没地铁,仍难吸引更多市民前来游览、消费,吸引力与辐射范围有限,人流量自然难以比肩一二线城市的市中心。
大南门的人流真正商业发达的城市,市中心往往能吸引周边城市乃至全省的人前来消费。当温州商业模式不发达,自然难吸引周边城市的市民前来温州消费。
甚至不少人,都说不出温州的市中心,到底在哪里。
至于其他商业综合体,都是孤零零的“方盒子”,而非现代化商圈,与周边其他场馆的步行设施也没建设好,人流量都关在“方盒子”里面,少有外溢,从街头看人流量也不大。
关在商业综合体里面的人流温州在文旅方面有不错的先天资源,却打造得一般,虽能吸引一些游客,但与热门旅游城市相比,差距很大。
同时,来温州出差的商务人士,也没一二线城市多。
当来温的游客、商务人士规模有限,温州的实际管理人口数据,会明显低于一二线城市。而这些游客、商务人士,一般都会去市中心逛逛,从而增加市中心的人流量。
03
♪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温州街头人流量少,还在于没地铁。
在一二线城市,地铁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每个地铁站,都有半径数百米的辐射范围。
除了少数相邻建筑有通道相连,大部分人前往地铁站均需步行,带动了街头的人流量。
排队进商业综合体的车辆温州没有地铁,导致温州人出行高度依赖私家车,从一个地下车库到另一个地下车库,从而街头车流越来越大,却不见人流量增加。
像传统市中心大南门,没地铁,直接制约了其他地方的市民前来游览、消费。
还有一些所谓创意园区,以及印象南塘等非标商业,同样停车难、没地铁,红极一时之后,原有的人流量也难以为继。
S1线科技城站及接驳车辆当然,温州已开通了轨道交通S1线、S2线,近年客流量也明显增加。然而,S1线、S2线车站周边开发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与很多重要设施保持着一定距离,出站后超出了步行范围。
所以,在温州,我们会看到很多人,都是开车、打车去轨道交通车站的,并不是步行前往。多数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人流量也不大。
S1线惠民路站及停车场04
♪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除了市中心,周边的新兴板块,也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足现象,影响了入住率、常住率、市民出行意愿。
比如,七都、三江部分新盘交付多年后,周边仍是黄泥路,导致沿街商铺无法正常经营,规划、建设中的商业设施也未达预期效果,甚至停工。
三江商务区部分道路现状七都、科技城、瓯江口等板块的新建住宅,并非集中开发,而是在中间留下了空地,导致人气被阻断,只能形成小范围的小人流,整体上还是冷清。
分散开发的新兴板块当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滞后,人气自然难以聚集、提升,也影响了周边商铺入驻率、住宅常住率,自然影响街头的人流量。
哪怕是住进这些住宅的居民,面对这样的周边环境、配套,也不愿意下楼,变得越来越“宅”,宁可叫外卖,或开车去别的地方。
所以,很多新兴板块发展了十多年,街头人气依旧不足。各方面相对较好的瓯海中心区,街头就很快有人气了。
05
♪
楼市温州 LOUSHIWENZHOU
温州街头人流量不大,还有很多原因,比如部分商业项目运营失败、部分区域绿化过多、部分广场设施尺度太大、部分设施缺乏步行友好设计等,但这些问题其他城市同样存在。
过于浓密的绿化与高架桥阻隔总之,温州不是没有人,而是各方面因素制约着温州人走上街头,尤其是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功能布局,以及各类设施建设滞后。
当温州街头人流量有限,影响了温州的城市活力,不利于刺激消费,掩盖了温州城的真实实力,给唱衰温州的人多了个理由。
温州有必要通过更好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解决温州现有的一系列问题,让生活在温州的人,愿意走上街头,并吸引更多人来温州生活、就业、旅游、商务。
当温州人愿意走上街了,周边城市的市民愿意来温州市区逛了,游客和商务人士更多了,街头人流大了,城市活力、消费水平自然都会起来。
都在上班呢 温州工厂 月休一天
想就近停个车要你命,有时不得停到1公里远再走路去。
我也以为没人了 直到元旦那一天 人山人海的青年男女 平时也看不到他们
老市中心,没啥必要温州人都不高兴去的。[笑着哭]
市区人口也就二三百万,人口都是分散在各个县市。
小城市,吊儿郎当!没有存在感
瑞安加乐清人口和市区四区差不多了
温州街头上一个人多没,967万人口是温州周边县城加起来的,